昼夜交替教学设计
董世荣 湖北省建始县官店镇竹元中心小学,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知道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昼夜交替等现象都是由地球的自转形成的。
2.经历对几种可能使地球产生昼夜现象的假设进行验证,培养学生从小像科学家那样进行模拟实验验证猜测的能力。
3.培养学生对天文现象的探究意识和能力。
4.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实事求是,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合乎逻辑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知道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昼夜交替等现象都是由地球的自转形成的。
2.培养学生对天文现象的探究意识和能力。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视频。
2.地球仪,手电筒,标记纸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学习
1.课件出示太阳东升西落、昼夜交替等现象,由学生一天的生活引入:每天,早上我们迎着朝阳(日出)上学,傍晚我们伴着晚霞(日落)回家。白天我们在学校快乐地学习,夜晚我们在家里安稳的休息。同学们觉得幸福吗?学生齐答:幸福。
2.那同学们看到这两幅图片,对于它的形成,有什么问题或是疑问吗?这样的现象可能会与什么有关呢?(板书课题)
二、提出问题
收集归纳学生形成的问题:太阳和地球到底怎样转,会引起昼夜交替呢?
三、猜想假设
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作出假设,老师以简笔画的形式在黑板上一一呈现出来。
四、模拟实验
1.师出示实验器材,让学生明白其作用。
2.出示实验过程注意事项,强调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要点和细节。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做模拟实验,并记录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4、视频展示学生的实验过程。
五、结论推理
1.在同学们猜测中,通过模拟实验,你认为出现“昼夜交替”现象,哪种可能性最大?
2.学生推测,交流,发表观点。
3、师通过之前收集的资料进一步分析昼夜交替现象形成的原因。
4、逐一推翻不符合现实的假设,最终得出正确的结论。
六、资料辅助
通过对书上资料的学习,进一步巩固所得结论。
七、结论小结
最终明白:
地球自转引起昼夜交替,自转一周为一天,大约24小时;
地球公转引起四季交替,公转一周为一年,大约365天。
八、课外延伸
1.课后了解哥白尼的故事,并把自己的感受和受到的启发与同学交流。
2.了解更多有关天文方面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