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顺州镇迪里小学 子庭文
口语交际能力是学生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一项必不可少的交际能力,人们无时不在的表达心意、交流情感、传达信息都需要口语交际能力的有效支撑。但在现实中我们看到,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的口语交际教学,并未取得理想效果,反倒是到了高年级,学生主动表达的兴趣少了,与人交流的愿望少了。这说明,我们口语交际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还存有问题,未能充分发挥有效作用,肩负起培养学生良好口语交际的重任。应该说我们现行学生较过去学生,在接触信息方面多得多,表达内容也应多得多,但还是“金口难开”或“言之无物”和“言之有序”呢?这说明,我们口语交际教学还需要不断加强,关把它当作重要任务来加以完成,才能取得应有效果。
一、现实口语交际课面临的尴尬
口语交际课缺乏有阅读教学那样有文本依据的教材,课本上即使有点,也只是一个框架,需要教师大量设计。现实生活中,还缺乏促使教师理念转变、技能提升的良好范本,可提供借鉴的课堂范烈很少,加之理念理解不到位,容易把口语交际课的任务交给看图说话课去担当。这是口语交际面临最典型的尴尬。虽然这二者都在培养学生说话能力上有很大相同点,但缺乏交际性的看图说话课又如何能担当“交际互动”重任。我们知道,看图说话往往是单向的,可以是一人说,众人听,也可以是自言自语,总之是语言信息呈单向传递状态,思想交流、思维碰撞较少,而口语交际就强调双向互动了,具有很强的“你来我往”的交互性。实际教学中,我们可看到有的教师在开展口语交际教学时,指着书上的插图一句一句问学生图上画的是谁,他们在干什么等等,这样的教学,哪里谈得上开展口语交际,可以说这与教材的编写意图当然是相违背的。有的教师虽然一开始创设了良好的情境,但稍不注意就会上成说话课。如在口语交际课《春天来了》中,学生准备好后,一位学生上台就说开了,但教师为了叙述更流利,对他说:“请你转过身看大屏幕说”。就这么一转身,这位同学就背对着同学“交际”了。这是十分典型的“独白”或“说话”。把口语交际课上成“说话”课,无疑削弱了口语交际应有的“交际性”。口语交际能力应该从低年级开始就培养。
二、口语交际教学要注重兴趣培养
教育家赞科夫曾经说到:“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到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很多小学生不敢表达或无话可说,怕遭到教师、同学异样目光而羞于开口是影响学生参与口语交际的重要原因。由于有这样紧张的心理和不安全感,他们不论在说、在听方面都受到“心理限制”。因此,对于小学生口语交际教学,我认为一定要以培养学生说听兴趣为首始,想方设法激发他们参与兴趣,让他们在乐意中找到说话勇气,再通过“以说促听”、“以说促参与”等方法带动学生听的习惯和能力得到培养。实践中,培养学生口语交际参与兴趣的方法很多,多媒体教学、情境教学、故事音乐渲染等都是良好策略,但我认为最好的激趣方法就是教师的积极评价,让学生感受到成功,这是调动他们参与的有效方法,多年实践证实了这一策略的有效性。
三、口语交际教学内容需要精心设计
口语交际教学在内容凭借上与其他教学不同,与识字挂不到边,与阅读教学也不同。我们知道,阅读课是在教师引导下,很多学习活动都是围绕阅读材料而展开,对文本的语言进行积累、感悟、内化、运用。而口语交际课则是学生与老师共同围绕一个话题展开对话、讨论、交流。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不断地进行言语交际,在交际的过程中丰富语言,规范语言,提升认识。每一个话题都源自生活,涉及到学生们的家庭生活、社会交往、校内学习等方方面面,蕴涵着极大的信息量。如果没有老师课前组织学生广泛搜集资料,积极地进行准备,光靠课堂上临时的记忆,短时的联想,学生能做到有事能谈,有话可说吗?答案是否定的,我们还必须在课前引导学生作好准备,为有序参与口语交际做热身活动。当然这一方法最好就是结合本单元教学内容的实际,提前布置交际内容,让学生在本单元的范例学习中学到表达方法,组织材料。例如在开展“我的想法”的口语交际时,我们就可以要求学生结合课文《我选我》进行准备。教学那篇课文时,我们就要有意识地提出本单元的口语交际教学要求,并明确为那示范,引导孩子们思考:“王宁选自己当劳动委员,对这件事,你有什么看法?”这样的引导,为学生以后参与有了心理准备和素材积累,他们在实践中就会做到“胸中有话自然可倾吐”。有了表达需求,参与进来就有信心,久而久之,再提高口语交际要求,学生自然也因有了基础而发展很快。
四、教给学生口语交际评价方法
只有正确理解别人表达才能做出科学评价。教学生如何评价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表达能力,还利于培养学生倾听习惯和理解能力。实践中我们的评价可从两方面做起,一是教师示范。我们要注意开展激励性的教学评价。但不管学生说得如何,教师总是说好是不能调动其积极性的,必须根据学生说话的程度和水平给予不同的恰如其分的评价。好的固然要肯定,不足的更要指出,分析原因,并有针对性地加以矫正。二是引导学生评价。可以是自评,也可互评、他评等。这一过程,我们不可包办代替,应该引导学生共同参与,形成师评生、生评生、生自评的局面,引导学生评语言、评仪态。教师可带着学生评所说内容的有序性和思路。
总之,发展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听、说习惯与能力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我们要采取多种策略,让学生在反复实践中得到良好培养,能为将来适应生活需要、社会需要打下扎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