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初中音乐教学在高效课堂创建中展开
四川省岳池县坪滩中学校 李思佩
摘要:让初中音乐教学在高效课堂创建中展开不仅利于提效提质,还有利于促进学生音乐实践能力和艺术修养得到真正地提升和发展。本文从更新教育理念、更新教学方式和搭建音乐平台三个方面阐述了音乐高效课堂的创建方法。
关键词:初中音乐 高效课堂 创建 展开
音乐,一种流动的音响,它是人类文化和文明的集中体现,带给人的是精神的陶冶与情趣的洗礼。随着“双主双优”课改推进和“双减”工作的持续落实,音乐这门学科在肩担素质教育责任的过程中扮演了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学科“形象”,它对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而且,这种意义还会随着教学效果的提高而被无限放大。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特别是“双主”理念和“双优”追求逐渐被广大的音乐老师所认同,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的教学中作为提效指导而落实到现实课堂中,起到了引领创建高效课堂的良好效果。尤其是在教学中不断引进高效教学思想和方法的创新实践,使音乐教学展开随着高效课堂的创建而有了更多突破途径,而且更具现实育人意义。接下来,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工作担当聊聊让初中音乐教学在高效课堂创建中展开的有效做法。
一、更新教育理念是高效课堂创建的前提
观念决定行动更直接影响到效果。在教学方式上,应以新观念为指导,以新的方式进行路径改革。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不只是凭借的变化更体现的是观念的转变和方法选择的变化。在具体的课堂中要追求效果的提高,实施者的观念就必须从旧的思想中走出来,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方式,转变以“优教优学”为路径的“提效提质”的实施方式,强调以生为主体。同时,我们也可以将整个音乐教学分为若干个小团体而践行分层教学,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特长进行团体的合作,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又可以提高他们在音乐学习参与中的自信和表达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这种转变使教师从课堂上的“主导性”转变为以“学”为主的“主体性”,使其“能动”“主动”地参加“学习”,从而激发出“内驱力”,让他们在这样的转变中充分利用自己的智慧去探索音乐这个未知世界。有了这个主体性作参与基础,音乐课堂就会从传统的低效走向高效创建。在这样的课堂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聆听能力,善于发问善于思考的动脑能力以及具有较强的联系能力和较强的学习能力,自觉地训练运用多元的思考方式来解决问题的音乐实践创新能力。
二、更新教学方式是高效课堂创建的保障
正确的教育实施方式是提高教学效率、创建高效课堂的保障所在。作为执教者,不仅要改变教育理念更要改革教育实施方法,以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和发展他们艺体素养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教会他们如何使用这些知识,还要教会他们如何从他们的生活中得到更多信息的获取方法、处理方法和整合方法。这不但是一个很好的强调学生自主性的教学方法实施,同时也是为学生以后能成为音乐爱好者和进一步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教给学生获得知识方法的过程中我们老师也要不断利用新媒体、新技术、新策略,既丰富手段又拓展平台,化教为导,以导引学,让学生在多媒体为核心的网络平台上学习更多的音乐知识,这样的拓展既可增大课堂容量又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实现高效课堂创建。
三、搭建音乐平台是高效课堂创建的关键
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离不开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但这种能力的形成需要以学生为主体的反复锻炼。作为一线老师应尽量从“我讲你听”“我唱你学”的模式中解放出来并转变到以生为主体的课堂上来,通过音乐平台搭建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进行音乐实践,从而赢得能力形成,发展音乐创造力。
(一)鼓励学生自编旋律。每次谈到音乐创造,很多学生都感到十分好奇。他们认为写一首歌太难了。事实上,我们可以让同学按照教师提供的节奏作为基点来自编旋律进行尝试,通过鼓励让学生进行即兴创作。虽然在开始几次他们的高音和节奏的处理并不是很好,但是,这是他们的努力成果,而且整个过程充满了他们创造的智慧和激情。应当得到老师的大力称赞。如果此时我们能不惜赞美,他们的创造兴趣将更加浓厚,更有动力去自编旋律以创作。
(二)鼓励学生自编律动。音乐虽是流动的,无确定意义的,但是它的表现却是形象的。在旋律下“手舞足蹈”就是将音乐转化为形象的再现。多年实践告诉我任何音乐都可以有多种表达方式,即根据音乐特点(包括歌词、旋律、节奏等)进行律动表演。这实际上就是音乐创造,既能活跃教室氛围,又能培养同学的协调能力和提升音乐创造能力。比如,在《青春舞曲》这个曲子的教学中我们就可以通过多媒体呈现的方式让学生在了解新疆舞蹈特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编律动。这样教学,让同学按照《青春舞曲》中的曲调和歌词来编排自己的舞姿,以此来调动同学的积极性和想像力。
(三)鼓励学生编配伴奏。从学生的现实情况入手,通过音乐的编排,使他们体会到音乐的和谐之美。为一首歌作伴唱,它可能与乐器和声音或其它声源一起演奏。老师们会依据不同的音乐形式,选择相应的表现方式。它既能丰富学生的表达能力,又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创意潜能,让他们在创作过程中既能体会到创作的快乐,又能培养出发散式思考能力。
总之,要使初中音乐教学在高效课堂创建中展开并获得良好的育人效果,就必须在新课程改革中不断地创新教学方法实施,尤其要把新课程改革的实践成果和理论成果转化为指导实践创建的方法和途径,尽可能在新搭建的平台上引导学生在不同的音乐课型中进行自主或合作式探究学习,从而使他们的音乐实践能力和艺术修养得到真正地提升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新圆,如何提高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考试周刊,2021年。
[2]杨丽梅,提高初中音乐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寻[J].新课程,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