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对地理学有兴趣的有效方法探究
四川省岳池县伏龙初级中学校 张靖舒
摘要:让学生对地理学有兴趣是充分发挥学生地理学习主体作用的必然路径。本文探讨了让学生学有兴趣的提高认知、直观施教、课外实践等三种有效教学方法。
关键词:初中地理 学有兴趣 培养 有效方法
兴趣乃良师,难怪郭沫若说出了“兴趣出勤奋”这样有教育意义的至理名言。的确,学有兴趣对学生来说是件令他们学感无压、学乐相伴的具有良好个性心理的好大事,尤其是在新一轮的教学改革中提倡学生主体理念的践行,强化学有兴趣培养实践,更能起到强化“我要学”兴趣催发培养的效果。在地理教学中要让学生对之学有兴趣,我们就必须创新培兴激趣策略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培养他们对地理学科课堂参与的浓厚兴趣,让他们在地理认知中和地理实践力的发展中获得自我内驱动力。下面,笔者就让学生对地理学有兴趣的有效方法进行探讨。
一、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学习认知
在“分数论英雄”时代,“教以应试”已成为老师们的行为取向,“学以求分”则是他们所追求的目标。这种以考试分数为导向的教学当然是不合理学生发展需求的,更不能以考不考来判定课程的价值。目前初中阶段的地理课程虽是结业考试,在中考成绩中所占分数比也不大,但这并不影响其在培根铸魂、启智增慧过程中的素质教育作用。当前,我们很多学生将地理学科视为一门可以学习或不学习的“豆芽”学科。甚至把教地理的老师也看成是比教语数外主科更差的老师,这种认知显然是错误的。故而他们在学习地理时总是以敷衍的参与态度来应付,没有多大兴趣。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要促使他们学有兴趣首先就要转变他们错误认知提高认识,让他们在充分发挥地理学科重要性的前提下强化自我认知,培养他们热爱地理关心环境的意识;只有如此,他们的学习动机才会更强。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可以根据我国的地理国情来强化地理知识的普及,使学生了解自然地理知识和人文地理知识对我国人口分布、环境建设的影响;在资源利用和社会发展等问题中,加强对学生的地理知识的认知导向,使他们对人地协调和持续发展更加关注,从而使他们的课堂学习更加集中有主体性。
二、利用直观信息技术手段施教
直观的方法是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具体化地呈现出来的必用之策。我们都清楚,地理学的目标范围广泛,涉及到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多个问题,而在培养学生必备品格和责任感上,则是其他许多领域所无法比拟的。所以,单纯地运用口头教学的方式,很明显地不能真正地适应学习者的实际的学习需求,也就无法引起他们的兴趣更不能增强他们主体性。所以,作为执教者的我们应该尽可能地采用直观形象的方式来进行展开,充分利用实物作载体以调动学生视觉感官。实物、地图、地球仪、挂图等都是担当这种载体的有效介质。在“班班通”项目的推行下,智能教学一体机进入教室,并在地理教学中起到了很好的化抽象为形象的作用,而且功能优于一般实物载体,多项功能的科学组合更能使学生感官得到综合性参与,这样就可以很好的适应不同的感知需要。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按照教学内容的实际特征将智能教学一体机功能优势转化为直接获得教学成果提升的源泉,将载体中的知识和信息从隐变显到近在学生眼前,使其成为学生直观的视听目标。比如,当我们在介绍板块运动内容的时候,我们可以运用多种形式来呈现这一奇景---陆地的移动。接下来便是关于板块移动的文字说明。如此壮丽的一幕,再加上那震耳欲聋的音响效果,就可以使我们学生在视听觉上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也让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比如地球自转、公转等难度较大的课程,可以将地球、太阳、月亮等多媒体呈现在我们学生视野中,并附上简短的说明让他们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原理。这种方法实施既能使同学的注意力得到有效的聚焦,又能激发兴趣,给人留下深刻的感知影响。这样的提效教学就可以让学生学有兴趣,在体验学习成功的过程中他们现有的学习兴趣就会得到很好的维持和发展。
三、积极开展地理实践活动
得益于课外。多年来的经验表明,真正受益的平台并不在于教室,而在于课外。课外活动是对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对地理认知的延伸。而地理教学则是应以实际为基础的强化地理实践力培养的教学活动,其不仅要测量距离、方位、地形,还要制作工具、用好实验、强化演示等辅助教学,最主要的是地理实验、野外测绘、社会调查、乡土地理考察等基本的地理实践,把这些活动作为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阵地就可在提升能力的过程中实现学有兴趣的培养,能让同学们体会到地理学的乐趣和成就感。所以,我们在教学实施时不仅要着眼于课堂,更要建立一个以校外、课外的实践平台,让同学们从课堂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并运用已有的地理知识、方法和工具去进行地理实践,来解答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为了有效使这些地理实践成为学生地理素养培养的重要平台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建立天文、气象,地震、环境保护等学习实践小组,利用节假日组织同学去考察或参加地质夏令营,也可以组织同学到街上去做一些关于环境保护和其他方面的知识宣传。这种开展地理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法不仅能使学生兴奋有兴趣,还能使他们在充满竞争的参与中获得多项能力培养,达到既拓教优教又提效提质的效果。
总之,让学生对地理学有兴趣的培养问题是一个老生常谈的教学话题,但这个话题的探究我们一直没有停歇。随着学生对学习需求的多样化的出现,培兴激趣方式和手段也应随之而改变。在全面践行“双主双优”课改实践中我们更应创新策略实施,让学生受趣而学,能主动地把自我主体作用发挥在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建构中。
参考文献:
[1]王丽勤,新课改下初中生地理学习兴趣培养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19年。
[2]伍诚,地理教学中兴趣培养的方法探讨[J].科技风,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