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的数学练习课需要优化设计
四川省岳池县团结小学校 赵芯
摘要:高效的数学练习课需要执教者优化设计和倾心实施。在设计实践中我们数学老师可以通过加强趣味性、针对性和分层性的设计使课堂更有效。
关键词:小学数学 练习课 优化设计 需要
练习课是一种与新授教学相对应的重在转知为能的常规教学课型,这类课型虽然没有新知教学难度大,但并不意味着就不用教学设计。“预则立”同样实用。实际上,从现目前看来,还需要我们一线老师提高其认识。因为很多老师都没有把它当回事,认为随便讲讲、出几道就可以“敷衍”了。这样的认知和态度是造成目前数学练习课效率低、负担重、质量差的核心原因了。练习课到底怎么上?此类课型极少得到专家和名师的指点和经验分享,也从来没有在竞教中出现它的身影。正是因为如此,缺少专家引领和实践指导的练习课就在各自为阵的教学实践中形成了千篇一律的模式---先出题再做题最后讲题。而且,在这类课型实施中还可以看到实施者随意出题、随意提问等不良情况。在积极创建提效提质课堂的今天我们要让我们的实施担当起“双减”政策要求,能真正提效育人,就必须在重视该课型的基础上加大优化设计力度,使其规范化、有效化,最大限度转知促能。
一、高效的数学练习课应加强趣味性设计
能让学生自学不辍的往往就是精神上的满足和学习上的快乐。大家知道,课堂教学缺乏魅力是导致学生上课分心的重要原因,不能使学习者产生较强的学习兴趣就开始把新授教学作为追求而进行实施。这样的只注重教而不注重学的实践只会造成学生注意力分散。这样就难以形成互动,没有积极对话的教学就使“双主”变成老师的一厢情愿。因此,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入手,加强趣味性设计以培养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感受到练习课也是如此有趣的学习。实践证明,提高练习过程趣味性是一种很好的提效途径。为了实现这种效果,我们在实施中如果将训练课程的整个过程都设计成为一次挑战或一次夺宝或夺红旗这样的竞争性强的趣味活动,那一次又一次的胜利带来的愉悦体验就会使学生动力不竭反生。这样,活动的趣味性就转变为练习课的趣味性,学生身在其中就会体会到一种真正的快乐。此外,还可以利用现代的教育技术——多媒体来创造课堂气氛,增加课堂的趣味,使同学们更愿意参与。这也是提升练习课趣味性的一种有效途径。
二、高效的数学练习课应加强针对性设计
练习课被视为对新知教学的一种扩展和补充,许多教师只会简单地将上一节课没有掌握的内容再次“回锅”,变成“夹生饭”。这种不做任何预设的课堂实施,操作虽然简单,只需要按照课本里的练习或者教材中的问题重复操练。但有不有效果值得考究。而且,其负面是明显的。因为其增加了学生课业负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体验成功学习的进程,既浪费教的时间,也浪费学生提升技能的效果。为此,我们要强化训练,预设新课程知识的重点难点,力求做到以小而精的形式达到更多更实在的育人效果,尤其是学生记忆困难、容易混淆、容易出错的问题解决上,要有针对性地进行,不能给课堂上留“缺憾”,要给学生带来一种满足和享受的感觉。比如“分数应用题”中的单位“1”的认知强化和问题解决方法,怎样让学生从单位“1”知晓与否来确定是用乘法还是除法求解的道理,是很有难度的。所以,为了避免“后患”出现,许多教师都会用“题海战术”来规避,让他们通过不断的训练来“悟”以达到强化效果。事实上,问题解决的练习课,就是要让我们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的方法来处理日常的问题,让他们把化解方法变成一种形式的记忆。形成的程式就可让同学们一眼就能明白使用的应是乘法还是除法,既简捷又可保证正确率。所以,训练的目标是要体现渐进性,特别是练习课我们应在其训练中做到既要承前又要启后,促进知识融合建构成整体。
三、高效的数学练习课应加强层次性设计
高效的训练是促进知识转化为数学技能的有效路径,其中要经历模仿、熟练和创造三个层次的质变过程才可以真正转化数学课标所说的“应用能力”。首先是技巧的雏形,主要是基础知识的获得与建构,第二个层次是综合题,包括变式题和小型综合题。在掌握了基本数学技巧之后,便进入到了第三个层次,即技术的发展,而习题则侧重于综合性和灵活性。习题库的设置应按照上述三个步骤进行,从简单到复杂、由易变难、从基本题型再到变式题型的方向发展。这样设计出体现层次的练习题目。这样的设计就可确保不同水平的同学在学习过程中都能得到愉快的成功而致的愉悦体验。所以,练习课最应强化分层设计,把学生分成三个层级,低中优递进,前者作为后者基础,后者为前者的扩展,两者之间相互联系、顺应,相互补充。而且这种训练方式,可以兼顾各个梯度学生的成绩和基础,让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享受到练习胜利的喜悦。
总之,“双减”政策背景下的数学练习课要获得高效就必须遵循“以生为本”实践原则,在注重知识传授的同时还要促进知识内化和外化能力的培养,建成新课标目标中的“应用能力”。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们一线老师要以灵活、有效的课堂思维打造高效练习课堂模式,注重过程,注重对学生的数学兴趣的培养和主体作用的激发,使他们能够真正体会到数学练习实践的快乐。这样作为主体的他们才能使自己变得更有活力和学有动机,才能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数学钻研的学习之中和能力发展的发现探索之中。
参考文献:
[1]李春娴,有效的数学练习课应是这样设计的[J].云南教育,2018年。
[2]王小林,小学数学练习课设计的有效性策略例谈[J].基础教学论坛,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