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四川省岳池县罗渡中学 胡应兵
摘要:在体育课堂中选择体育游戏助教实施不仅能营造良好体育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兴趣,还能在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促进学生身体协调发展以及提稓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动能。本文探讨了在有效运用体育游戏提升教学效果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关键词:初中体育 体育游戏 有效运用
所谓体育游戏,就是指以各种基本动作为载体、以服务课堂教学提效为目的的一种讲究规则的助教游戏。作为体育提效增质的重要手段,在体育教学追求高质量效果的过程中具有重要实施意义,不仅能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激发学生体育求知欲,还能培养学生走、跑、跳、投、钻、爬、攀等多项基本运动技能,是体育教学实现高质量育人和增强学生终身体育兴趣不可分割的重要内容与教学基本方法。近几年,随着人们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提高,“追分”的造成“应试”压力越来越大,青少年的身体素质本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而越来越好的但实际上是愈发低下。因而,作为培养学生身体素质的体育教学受到了人们广泛关注。为了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积极性我们在创新教学方法的同时,可将体育游戏引入其中。实践告诉我们,这是一项成功举措。但为了使体育游戏辅助教学更具有效性,我们还应在几个方面努力。
一、体育游戏要因地制宜开展
体育游戏可以分为多种,按不同分类有不同方法。根据动作分,有走、跑、跳、投、钻、爬、攀等多种形式游戏。而按开展地点分,又可统之为室内游戏和室外游戏两种。这些游戏如何整合于课堂中,又什么时候整合最为合适,都是我们在实践运用中应思考的问题。多年体育教学告诉我们,必须符合实际,因地制宜。这是我们运用体育游戏助教的首应遵循原则。那何为结合实际?得考虑这样几个元素,一是内容实际。教什么内容,需要什么游戏热身,或巩固什么技能,需要什么游戏强化,都是我们是否选择游戏和选择什么样游戏时应思考的问题。这属于教学设计的一部分。二是学生实际,包括学生的现有运动技能水平、兴趣爱好、认知规律、身体状况、性别等因素。只有符合这样的因素我们才可以将之选进课堂整合于教学中。三是现有条件实际,包括学校场地、器材、天气等因素,如果场地不平或易滑、容易造成安全问题。器材方面如果不具备或年久有安全隐患的,同样不能利用和开展。只有做到了这三个方面我们选择进课堂的游戏才具有精准性和实效性,才能使游戏真正为教服务,以及为学生成为主体并充分发挥作用服务。
二、根据教学流程安排体育游戏
游戏设计与运用,我们要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应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流程的实际所需进行选编与运用。实践中,我们要由易到难。
(一)准备活动中的游戏。准备活动又称热身活动,属于体育教学一环,其担当除了热身、将身体调节到适合运动状态之外,还要激发学生对新运动技能学习的求知欲和掌握欲。因此,选择什么样的内容和方法来进行,仍然是我们高效课堂在设计时应思考的内容。传统做法大多是慢跑开始,或采取行进操、定位操之类的做法。这样的做法虽然能实现热身效果,但对激趣和促进学生对新知掌握的需要是没有多大效果的。这时我们可考虑将体育游戏整合进去,增添热身乐趣。例如,在教学短跑内容时我们可以将“长江黄河”这个游戏放在热身环节,篮球教学时将“跟我学”“猴子抢球”“夹球侧行走”“传球触人”等进行,这样同样可使准备活动既热身又激趣,实现提效增质。
(二)在身体素质练习中的游戏。身体素质练习是学生最不乐意参加的但又不得不进行的一项建身强体活动,由于其负荷大、过程长、易枯燥以及形式单一等多种不利于学生兴趣培养的因素都在其中。要让学生乐于接受这项锻炼我们就可选取他们最乐意接受的方式---游戏来减少对身体素质练习的枯燥感,在练习前可选取难度小、负荷小、益智悦心的游戏来实施。实践中可根据教学训练项目来选择,如在发展腿部力量的身体素质练习中我们可将“抱人快走”“企鹅接力”“蛙跳继续”等游戏放在训练前,如果教学训练项目是为促进上肢力量发展的素质练习我们就可将“海豚爬行”“推小车”“坐撑前进”等整合在其实施前。通过这样有针对性的游戏实施,既可减小枯燥活跃氛围,还可增强学生在进行身体素质练习中的主体性,提高训练愉悦性和有效性,减少肌肉拉伤等运动伤害。
三、注重游戏过程的激励评价
要提高游戏教学有效性,我们应注重游戏过程本身,特别是引导学生纠正游戏过程中的不足之处。纠正不足之处就必然要表扬做得好的同学。体育游戏虽然是课堂辅助,但不可忽视其小结与评价。作为组织者,我们体育教师要充分注意到初中学生好面子、乐表扬的心理需求在激发他们学习动力中的作用,尽可能对游戏实施这一环节进行小结与评价,虽然花时不多,意义不在此而在服务教与学上,但注重过程完整性而有小结与评价,不仅会促使学生对游戏更加重视,而且还可以增强他们游戏主体性,增强过程体验性。所以,在实施体育游戏过程中我们要注重过程观察,在纠正不足之处的同时也要积极采取激励手段,让参与性高、主体性强、效果好的学生受到应有表扬。其表扬一个学生的过程其实也在鞭策其他学生上进,起到多种作用。
总之,作为辅助手段的体育游戏虽然是“被选择”入课堂的,但在体育教学追求高质量育人的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有着其他手段不可替代的教育实施意义。我们要创新游戏设计与运用等系列实践策略,让有意义的游戏整合于体育课堂,在发展学生体育兴趣的同时,提升学生体育素养。
参考文献:
[1]范又明,浅谈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研究,2018年。
[2]陈丹桂,浅谈体育游戏在教学中的应用[J].教学与研究,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