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时代的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
唐天海
(四川省平昌县社区教育学院)
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应该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使教师了解信息文化,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增强主体意识、形成顺应社会要求的道德品质、为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服务于社会。
一、教师信息素养的基本内容及培养的必要性
信息时代,新时代的教师,充当着新的教师角色,要充当好这个角色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要求教师自身有一定的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是教师整体素养的一个有机部分,它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基本信息素养。即传统的信息基础知识和计算机基本技能。教师必须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的理论、知识和方法,了解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基本知识;必须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操作、Word文字处理、 Excel电子表格、打印机及一些常用应用软件的安装和使用,并能熟练应用计算机处理学生考试成绩、编写测验试题等。只有具备了基本的信息素养,才能培养信息处理的能力。②多媒体素养。信息时代教学,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师应根据不同的学科特点和教育对象,围绕教学目标、授课内容选择和使用不同的媒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学会使用Powerpoint、Authorware、Flash等应用软件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③网络素养。信息时代的教师应具有网络基本知识和素养。教师应当掌握电脑网络的一般应用,学会利用网络搜索数据、传输文件和网络交互式教学,能利用电子邮件跟同行或学生进行交流,利用电子公告牌或自已制作的网页发布自已的认识和观点,同时必须具备尊重知识产权和遵守网络道德的素养。④课程整合素养。教师的宗旨是以自身的影响,培养下一代,不同学科的教师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必须具备信息技术和不同媒体优化组合、将信息技术有机融入学科教学过程的能力和素养,真正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上信息素养内容可以看出,要想扮演新时代下新角色,培养或提高信息素养是唯一的途径。
二、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的策略与途径
信息社会的到来,迫切需要教师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以下是我校在提高教师信息素养方面制订的一些策略和途径。
(一)转变教育观念,正确对待现代技术教育
信息时代,把握了现代技术教育,可以使教学的方式、方法得到全新的更换。达到教学更高的效果。但我认为这种观念的转变,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并不是立竿见影的过程。教师应是原有的常规教学基础上,恰当地利用现代技术教育手段,我们这些农村来的孩子们,连电脑都是刚刚认识,在上课的时候,同学们对新鲜事物的注意力远远超过对教学内容的注意力,这样反而没有达现代技术教育的效果。
(二)搞好学校校园网建设,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搞好学校校园网建设,营造一个有利于教师信息素养提高的良好的外部环境。从2003年起我校为迎接省级现代技术示范学校的验收。建成了校园网并通过路由器连入Internet,一次性购买了87台联想电脑。加上原有的电脑在数量上有132台。校园网信息中心配有Dell Power Edge 1400sc专用服务器一台。购入行知校园先锋电子备课系统,教师可以在电子备室通过校园网络访问服务器,进行在线备课,考虑到教师备课所需要大量素材,学校购入了K12资源库加上校园先锋备课系统本身的资源,教师利用的资源在容量上可达到达230G,另外还可访问互联网,通过它进行异地交流,下载资源。学生的电脑教室通过清华同方思科多媒体网络教室软件联成一体,可通过教师机对学生实施网络教学。三间多媒体投影教室满足各学科教师的多媒体教学。也利于学生的信息素养的培养。另外服务器上还安装了九江市中小学学科网络教试系统。信息时代,瞬间万变,学校决定在原有的校园网基础上升级,信息中心另购一台专用服务器,组建自已的网站、宽带Internet电子邮件系统、e-learning自主学习系统及智博校长办公系统,使教师学生真正意义上实现信息化自主学习和学校管理信息化。
(三)加强师资培训,推动教育信息化进程
学校的师资培训分两种,一种是早在1997就开始派人到外地培训,多次组织信息技术教师到西南师大、四川师大等高校学习,这部分人回来后,在学校里起了骨干、领头羊的作用。另一种是校本培训,学校每年暑假时都要组织教师进计算机初级、中级技能培训,使大部分教师能熟练自如地编制多媒体教学课件并恰当地应用于教学,还经常组织相关信息技术与学科课整合主题论文评选等活动。
(四)学校制定相关政策,促进教师利用各种媒体自我培训
学校制定相关政策,利用经济手段的导向作用,促进教师利用各种媒体自我培训。新时代,新气象,新的领导班子,制定了许多相关的政策。如:①教师可凭利用业余时间自考、函授所获得的毕业证书,在学校领取2000元鼓励金。②教师上多媒体时制作的课件,可获10元的津贴。下载的课件可获5元津贴。③成立专门机构---现代技术教育中心和信息技术教研组。选拔中心主任、副主任、教研组长,其待遇相当于校中层领导待遇。
三、正确对待现代教育技术,避免走进误区
在不断提高自身信息素养的过程中,正确对待现代教育技术,避免走进误区。信息时代的到来,教师信息素的培养是一个缓慢的进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在利用现代技术教育手段的过程中,端正思想,避免走进误区,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在常规教学基础上,适当利用多媒教学,不一定所有的课都要用到多媒体教学。多媒体将所教授的内容,动听化、形象化。尽管如此,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帮助不大。比如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是要学生亲自动手,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一种实践能力,不能用多媒体课件去代替它。②教师不是一个多媒体操作者。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除了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外,更重要的是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这种情感的交流方式是多种多样的,通常有语言手势、肌体动作以及神态等等,缺少了教师这些热情的参与,既不利开学生阅读,又增加了学生视觉上的负担,教师成为一个名符其实的计算机操作者。人际化的师生情感交流被冷冰冰的人机对话所取代,与其说是教师在上课,不如说是计算机在上课。③不要一味追求形式。CAI,应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应和教师的教学有机结合。多媒体教学应该发扬传统教学的精华,切不可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抛弃优势方面,只是为了赶时髻,顾此失彼,捡了西瓜丢了字芝麻。现在有许多教师上多媒课时把大部分精力花在做课件上,并为了表现艺术感在课件内使用了大量的音乐,有的甚至在学生思考题时还配以背景音乐,我们要注意这是课堂而不是影视欣赏,完成教学目才是我们的真正目的。
综合以上论述,信息化时代,要求教师充当新的教师角色,当好这一角色,教师自身必需有一定的信息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