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数学课堂中和谐氛围的营造策略
四川省广安市前锋区得胜小学校 苏艳
摘要:成功课堂,需要和谐教学氛围支撑。本文探讨了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加强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升教学语言幽默和利用学生年龄特征需求等四种以促进和谐教学氛围的营造的实践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 和谐氛围 营造
课堂是师生对话的主阵地,是教师授知,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而我们知道,有效教学需要良好氛围作平台,才能让以对话为主的信息互换得到实质性推进。在这几年小学数学教学中,我发现,营造和谐教学氛围,能让师生、生生之间的对话更加有效性,原因于其能促进学生兴趣提升,思维活跃,想象放开,给了学生心理自由感和安全感。正是由于这种奇特功效,在推进“五育合一”课改实践中,我常常以营造和谐教学氛围为己任,并以首要追求的形式落实到教学实践中,让学生在开课便以良好状态投入到师生对话中。下面,我结合实际,谈谈营造和谐教学氛围的实践策略。
一、通过建立良好师生关系,以促进和谐教学氛围的营造
为了营造愉快而和谐的课堂氛围,课堂教学时,教师不能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忽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更不能少了诱思和煽情。因此,在教学时,必须尊重每个孩子的心理感受,根据他们需要,肯定他们努力,保护和激发他们所有的创造欲望和实践成果。让学生有时间和机会参与学习和思考问题,获得思维自由空间。特别是学生群体的合作学习具有激励和暗示的作用,它可以及时反馈学习信息,这空前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师生们共同对话,信息交流,情感沟通打下了基础。在全面践行新课改的今天,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在回答问题时的独特见解,并予以称赞,鼓励他们的探索和创新意识,以充分发挥全体学生的创造潜能。例如,在教授“年、月、日”课程内容时,老师创建的轻松对话场景使学生获得无限快乐。老师:孩子们,你知道你的生日吗?你的生日是什么时候?有学生回答到:我的生日是某月的某天。老师:生日快乐!(老师请几个孩子连续说生日,老师一一祝贺)然后老师问:你的生日有多几个了?结果是整个班级,孩子们谈论了甚至大人都无法想到的一年中的时间,例如“一岁就是一年”,“我去年的生日到今年的生日恰好是一年”。等等。同样,孩子们也用自己的语言讲了一个月的时间。这些简单的对话带给学生无限的快乐并激发他们的主动性。这种平等的师生沟通可以使教师和学生之间实现友好的沟通,顺畅的信息反馈,活跃的学生思维,并为数学课堂教学营造和谐的氛围。
二、加强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以促进和谐教学氛围的营造
实践告诉我们:加强知识的综合运用,不仅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起源和发展,还能促使他们产生数学学习兴趣,为他们进一步理解数学,形成数学实践能力提供内驱动力。心理学研究表明,贴近生活的例子将引起学生的注意,增强了学生学习乐趣感,还培养了他们对知识的综合利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使他们感受到了数学知识的乐趣。在教学中,我努力从周围的事物开始,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创设生活情境,并要求学生当前的生活经验和熟悉的生产实践,使学生的数学学习与生活相联系进行实践,成为一种自我的需要。在这过程中,就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学习的热情。
三、提升教学语言幽默,以促进和谐教学氛围的营造
教学语言是师生对话的必不可少,是我们教师开展教,引导学的必要借助手段。如果其幽默诙谐,不仅可趣化课堂,营造和谐氛围,还可让学生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实现优化教与学的双重效果。
(一)幽默可以有效地激发课堂气氛。和谐课堂教学氛围是愉悦的,是轻松的。这种氛围成为一种教学环境,直接对提升学生主体性和教学有效性发挥作用。而教学语言幽默,则可以快速营造出和谐课堂氛围,建立起民主平等的教学环境。因此,课堂上,特别是在营造和谐课堂氛围的实践中,不可少了幽默,这是增强教学亲和力的重要手段,是让学生“亲其师”的重要法宝,在促进学生“乐其学”中作用非常明显。
(二)幽默可以满足学生的认知需求。实践表明,由于认知、学习方法、态度、习惯等原因,学生在实践中经常会重复类似的错误。反复谴责或重做的方法不能直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而只能刺激他们低水平的生理需求(如避免身体疲劳)和安全需求(如不损害其声誉)。因此,只能收到短期结果。为了使学生不再重蹈复辙,再犯类似错误,我们就可通过幽默方式,善意批评或提醒,以满足学生的高层认知和自我实现的需求。所以,在营造和谐教学氛围时,我们不子防来“幽他一默”。
四、利用学生年龄特征需求,以促进和谐教学氛围的营造
有效的教学是能正确抓住学生年龄特征施教,这是满足他们年龄特征的最有效方式,如利用其好奇心理引导学生探索,利用其好竞争开展口算夺红旗训练等,都是很有效的教学方式。而在营造和谐教学氛围中,利用小学生爱听故事的特征,就可轻松实现目的,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认识》时,我们就可讲“猪八戒吃西瓜的故事”,在教学《异分母加法》时,我们就可以讲“小红帽”的故事。除了故事可有效营造氛围外,游戏也是一种常用手段,在营造氛围中的作用也是非常明显的。例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我们就可做动手玩沙的游戏。在教学“减法”时,就可以躲猫猫的游戏。实践证明,在数学教学中,采用讲故事和做游戏的方式进行,不仅可有效营造和谐愉悦教学氛围,还可大提高教学有效性。
简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要营造和谐教学氛围,就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各种形式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在对知识的强烈渴望和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到学习乐趣,进而使自己主体作用大爆发。
参考文献:
宋凤平,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J].学周刊,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