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文低段识字教学的有效策略
四川省武胜县赛马小学校 廖香凝
摘要:提高农村语文低段识字教学有效性我们可采取激发学生识字兴趣、搭建游戏识字平台、教给学生识字方法等多种富有变化的识字策略来实施,让学生从中快乐学并学有所获。
关键词:小学语文 低段 识字教学 有效策略
身为一位小学语文老师,我们将深切地认识到,在小学这个奠基的特定发展阶段,读写的数量和质量将对学生未来学习有着很重大的作用和影响。由于语文学习就是发展学生对我国通用文字应用能力。而这种能力是以识字始发展语言基本功为方向的,故而不能忽视识字学习重要性。但是,在小学,识字量大,学习枯燥,特别是遇到教法不新颖的实施,给学生识字学习带来了极大压力,他们很难感受到学有快乐,而且学习进程十分单调,学习效果差。所以,如何改善农村小学生识字学习的教学氛围增强识字教学有效性,就成为我们在探寻“五育合一”创建高质量语文课堂中的重要主题。多年来的教育经验表明:要想有效地提高低段儿童的识字数量和质量,授予他们识字方式,发展他们的识字技能。为此,要从多方面入手,找准着力点,充分激发学生主体性,让师生共同去探寻识字获得的有效性。
一、激发学生识字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作为内驱力产生的发动机,读书便不再是一种累赘,而成为一种乐趣。在实际操作中,应注重选取符合农村儿童年龄特点的主题来展开识字教学,以调动他们对汉字的兴趣,并乐于学。我们都了解农村小学生这个特定群体,他们纯朴、活跃、天真、喜欢和同年龄的人玩。因此,在课堂上,我们可以用“娃娃”或者“小客人”来称呼新学的汉字,使他们产生一种亲切的感觉。这样就把汉字的认识过程,也就变成了一个结识新的客人的过程。而且这种亲昵、自然的称呼,会引起他们极大的关注,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增强主体识字需要。这种变化是由于低段小学生最易受到情绪的影响而产生的。针对这一年龄段的儿童的心理特点,我们根据其生活的需要,灵活地创造出许多生动的情景,让他们积极地参与到汉字的获得中来。这是我们增强学生识字主体性和提高低段识字教学有效性的必然要求和实践做法,既是前提又是必要,非此不可。
二、搭建游戏识字平台
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正处于形象思维阶段的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长较少,而无意识的注意力占主导地位。依此特点,要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对汉字学习感有浓厚的兴趣,就不能仅限于一种方式长期不变,否则会使刚兴起的趣味之火被浇熄。我们都了解,小学生喜欢玩,我们若能将识字学习融入到游戏环境中实现寓教于乐,不仅能使他们在玩的过程中得到充分的满足而且还能很开心地学习读写汉字,获得有效识字。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建立一个以儿童为中心的“游戏识字”教学实践的平台,把游戏和趣味识字的内容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促进学生在玩中学、想和创造。例如在教学新课程《小白兔和小灰兔》时,教师可根据低年级语文学习特点穿插以下活动辅导教学,利用多媒体出示课文插图---小白兔和小灰兔帮助老山羊收白菜的劳动场景,让同学们在认识该课的“翻”“浇”等8个生字的过程中“猜一猜”“比一比”;或者通过平台搭建让他们“演一演”“开火车”“你指我认”“我说你指”等识字游戏中的角色。这样将识字教学通过特定的活动既促进了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的兴趣提高,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还让他们在教师多样化的识字教学中丰富了自我识字方法。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注意力特点,在课堂上要不断地改变教学方式来强化识字训练。在练习该课“拉”“起”等6个字的书写过程中,可以使用“对口令”。这种方法符合小学生爱好需求,同时我们还可以使用“词语开花”“找朋友”“摘苹果”“思维导图”等多种形式的组合来增强识字过程趣味性。这些活动实际上都识字获得的好方法,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影响。
三、教给学生识字方法
正确的识字方法是确保农村小学生获得识字有效学习的保证。在掌握了良好的识字方法之后,这群小学生不仅识字效率也会随之提升,而且不断学有所乐,不再视识字为负担。我们都明白,教育是以一种动态性的方式表现,而其效果却是以一种静止的形态存在于学习者的主观世界里。基于此,为了让所有的儿童都愿意学习,积极学,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注重方法授予和引导,让他们按照不同课文的学习目标以及汉字特点,正确地掌握汉字的学习方式和识、记、用的规则,这样提高了识字能力而且速度快,记得牢,获得了快乐识字感。过程中我们可采取汉字分析法,针对汉字结构特点而选取记忆法,最好让学生利用顺口溜、谜语等形象化的语言来增强汉字结构的理解和记忆,使其在建构中增大记忆符号或内容而不仅仅是一个字。这样识记效果就会更好。当然,对于复杂的字还可引导学生根据字形或音形义的结合自编顺口溜、打油诗或谜语。这还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增强学生识字成功感。总之,汉字几大千,记忆方法最好鼓励学生自己编。
在“五育合一”推进中我们要提高农村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有效性就可以有效地运用上述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实施,使同学们在图文结合、阅读、交流以及合作等平台上能够正确地认识汉字,识记其意义,发展识字技能。这对培养他们识字兴趣以及将来的阅读兴趣和听说读写的热情都是有帮助的,甚至在落实促进学生“热爱祖国通用语言文字”和“发展文化自信”方面都有不小的教学意义。因此,作为身处农村环境的语文老师的我们应要创新识字教学策略,尽可能地去枯燥化,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识、读、写、记的方式,培养他们识字技能,提高识字主体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刘婵媛,浅谈识字教学的有效性提高[J].魅力中国,2021年。
[2]韦美云,浅谈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时代教育,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