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宣威市第八中学 王梅红
【摘要】我国的新课程改革在不断深入,人们对高中数学教学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数学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同时还要不断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学习能力,为了适应新课标的要求,要求教师要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不断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本文就高三数学探究性学习策略进行探析,旨在为人们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高三;数学;探究性学习
0.引言
新课程改革对高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在教学环节中要体现学生学习主人翁的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数学知识的探究中,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探究能力,让学生能够在探究中体会知识、获取知识。但是从实际的教学情况来看,数学教学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不仅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同时还对学生的发展不利。
1.高三数学教学现状
数学教学是一门探究性很强的学科,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环节要改变传统固定、陈旧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开展教学活动、设计教学环节,注重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和师生之间的沟通,强化学生的探究活动,才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但是从实际的情况来看,依然有一部分的教师采用以往教师讲解、学生听讲的教学模式,循规蹈矩来开展教学,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并且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难以调动积极性,整体课堂氛围都比较枯燥,这些都不利于教学效率的提升[1]。另外,一些教师在教学环节中习惯按照自己的教学习惯来开展教学,学生探究、思考的机会比较少,没有体现数学知识的探究性,不利于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没有实现新课标的目标。
2.高三数学探究性学习策略的应用
2.1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传统教学模式教师营造的课堂氛围比较枯燥,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比较少,基本都是被动接受教师讲解的现成知识,学习过程中没有融入太多自己的思考,导致学生只是掌握了浅表的知识,并没有真正理解知识的内涵[2]。这样不仅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不利于学生探究能力的提升。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就要求教师要创设有趣的学习情境,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探究性学习需要借助各种探究活动来开展,所以教师就要组织多种多样的探究活动,以此来激发兴趣。教师可以创设具有诱发性的问题情境,促使学生形成强烈的问题意识,从而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例如学习“等比数列”相关内容时,为了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教师就可以采用多媒体来展示细胞分裂和计算机病毒传播的动态视频,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探究,让学生结合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来探究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2.2巧妙设计教学任务来引导学生探究
任务教学也是一种能够凸显学生主体性和探究性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环节中设置具体的教学任务,引导学生完成任务。和传统教学模式相比,突出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所有的教学活动和教学环节都是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教师围绕教学目标来设置教学任务,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一步一步来完成任务,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代替了被动接受知识。突出学习的探究性,让学生的学习更有针对性,教师设置的教学任务能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方向,减少学习的盲目性。巧妙设计任务开展教学,能够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学习资源来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获得相应的知识,同时自身的探究能力和学习能力也得到了提升和培养。例如在学习“余弦定理”时,教师就可以布置教学任务:让学生利用余弦定理来解决1.已知两边、一角解三角形;2.已知三边求任意角。让学生自主探究,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发展自己的探究能力。
2.3开展探究性学习课题
为了实现高三数学的探究性学习,教师还可以开展探究性学习课题,通过具体的学习课题来引导学生学习和探究。开展探究性的学习课题时,课题的选择是关键,教师要选择能够体现学生探究过程的课题,同时要面向全体学生,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来选择合适的课题,这样才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探究中,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得体验[3]。另外,教师选择的探究性课题要有一定的层次性,也就是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为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不同,所以教师要选择具有层次性的课题,才能确保所有的学生都能够自主探究。探究性课题还应该和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关联,将其当成是课堂学习的补充和延伸,促进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课题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要有一定的深度,具有探究价值,但是又不能太简单,同时还应该蕴含丰富的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让学生在探究中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掌握高效的数学学习方法。总之,教师选择的探究性课题要具有探究价值,并且要符合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认知水平。
3.结语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体现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符合新课标改革的要求,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将探究性学习策略应用到教学环节中。具体来说,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来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同时还可以开展任务教学法,在任务的驱动下引导学生探究。此外,还可以开展针对性的探究性学习课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参考文献】
[1]武晓晖. 高三数学“探究性”学习策略的思考[J]. 中学生数理化(学习研究), 2017,17(1):46-46.
[2]鞠静楠. 对当前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策略的思考和研究[J]. 数理化学习(高三版), 2016,32(10):53-53.
[3]赵东平. 关于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策略的几点思考[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 2017,22(6):3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