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瓦提汗·吾斯曼 新疆和田地区洛浦县杭桂镇第一一贯制学校
摘 要:中学信息技术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它对中学生的综合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然而,从教学实践的角度来看,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导致教学效率低下。因此,教师应加强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等方面的创新,建立高效课堂。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 高效课堂 建构
信息技术是一门培养学生信息技能和综合素质的课程,是中学的一个主要科目。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进行实践和研究,有效提升初中生的信息素养,加强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当前,信息技术教育提倡寓教于乐,建立高效课堂,能够让学生快乐学习,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一、改革传统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作为中学综合实践训练的主要教学之一,信息技术教学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独特性,信息技术需要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注重实践性。因此,中学信息技术教育必须营造有利于主动学习、深入学习、共同学习的环境,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保证教学的趣味性,根据初中生的實际情况,让他们在娱乐的牵引下学习到信息技术,引导学生将所学的信息技术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进而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信息技术能力。新时期的教学中,教师必须采用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多创建情境教学,给学生更多的自由发挥空间,让学生自行拓展,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例如,制作一张电子报,教师讲解了Word的实际操作方法后,把学生进行分组,通过讨论建立设计方案,寻找素材,最后使用Word制作一张电子报,选出其中优秀的作品,给予表扬。可以选择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创作感想,一方面为其他同学提供一些启发,另一方面提升学生的成就感和自豪感,也让其他学生谈谈自己对优秀作品的看法,听取学生的声音。这样既能促进学生的合作与交流,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信息技术的能力,开拓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目前,多媒体技术不断发展,对于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是一个值得运用的教学工具。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提高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以提高教学效率,在学习过程中,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学习资源,使他们能够感受到新的课程模式。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对多媒体教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倾向于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活动中他们也更积极地与教师合作。
例如,开展一节关于“计算机操作系统发展史”的课程,虽然目前的中学生能够早早地接触到电脑,但是他们往往只关心电脑的浏览网页、观看视频和玩游戏等一系列的娱乐功能,对于电脑本身并未有多少了解,引导学生了解电脑的发展历史,能够加强学生的知识面,提起他们对电脑本身的兴趣,如DOS、Windows 98、Windows 2000、Windows XP等较为古老的电脑操作系统,还有正在衰落的Windows 7、Windows 8.1操作系统,正在使用的Windows10操作系统,还有除Windows之外的Linux、Mac OS等系统。告诉学生们,如果要在电脑中进行软件运行和浏览,必须要依靠系统。
三、加强课堂的实践性,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不难发现,相对于传统的九门课程,学生对于信息技术课程抱有很大的兴趣,但是教师要注意到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目的以及在课程中的实际表现,防止学生做一些无关于课程内容的活动,保证信息技术课程的意义。信息技术课程的意义在于学生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这门课程是一个知识实践的平台,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为学生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防止学生在课堂中漫无目的,帮助学生有目的、有方向地学习。
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重点是实践性学习,因此教师必须把学习内容与学习的实践环节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信息技术课程的吸引力,鼓励学生积极学习,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中学教师应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教学的实践功能,使学生能够学习和运用知识。
例如,进行Photoshop的图片滤镜模式学习,目的是检测学生们的图片处理能力,在教学开始之前,由教师收集图片素材,上传到局域网中,供学生们进行下载,并在完成图片处理后,告知学生将图片进行整理编号,注上自己的水印,再上传到局域网中,由大家一起进行评判打分。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进行多媒体演示,耐心回答学生的问题,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掌握具体的操作技能,实现课堂目标。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教师可以设计风景画PS大赛,周末时由学生拍摄风景照,然后上传到教师的云网盘中,上课时由学生进行PS处理,看谁拍得美、处理得好。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巩固了学生的学习内容,锻炼了实践操作能力,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四、以学生为主体,创新教学
在以往的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教师占据课堂的主要地位,学生的作用被忽视,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以理论为主,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教师讲,学生听。这种教学方式无法发挥学生的思维,也不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在新时期,教师要创新教学理念,课堂要以学生为中心,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要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建立高效课堂,必须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能力,合理开发教学方法,创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教学环境,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教师要不断积累教学实践经验,丰富自身,提高教学技能和综合素质。
结语
初中信息技术是中学的一门重要课程,对于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它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将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但是,在新时期,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建立出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才能够建立一个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