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培养的策略探究
四川省成都市清波小学校 周勇
四川省成都市实验小学明道分校 何志勇
摘要: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是新课标赋予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身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们有义务为学生将来发展奠基良好的学习能力基础。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了作者的实践观点。
关键词:小学数学 自学能力 培养 加强
自学能力是竞争社会中,作为个体不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筹码。数学要培养合格的接班人,就必然应担当起为学生长远发展的奠基重任。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学生知识的学习不是被动吸收、机械记忆、反复练习和增强存储的过程。一个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应该是:以积极的态度,调动原始知识和经验来尝试解决新问题,吸收新知识并建立自己的认知结构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高度重视学生独立学习数学的能力的培养,即自学能力的培养。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和吸收更多知识,而且速度快,获得更多信息,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探索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实践能力、应用意识和创新精神。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下面,我结合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谈谈学生自学能力培养的实践策略。
一、建立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乐于学习
教学实践证明:在一个愉快、轻松的平等民主氛围中,将激发学生发现问题、积极探索的心理取向,从而促使他们处于最佳状态的探索心理状态,去敏锐地抓住机遇,果断地去建构、吸收新知识;反之亦然,在紧张、严肃和压抑的课堂气氛中,学生勇于探索的勇气和敢于质疑的创新意识常常没有被激活。这显然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更不利于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因此,在全面推进新课改的今天,我们在教学开展时,就务必加强和谐、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平台”,使学生愿意学习数学,这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基础。落实到实践中,我们可通过增强教学趣味性、情境性、直观性和激励性等方式,从而让学生感受到课堂的温馨与愉悦,快乐与自由。这样学生就不会有拘束感和不安全感,想象和思维就会得到驰骋的空间。其中,在增强教学趣味性中,教师教学语言的幽默、诙谐,可让学生由喜爱教师转移到爱学习上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动力。这一点,是我们教师激发学生自学能力的有效策略。
二、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学有方法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一个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一个没有学习方法的人。这种人既没有自学兴趣,更没有学习能力。在一个处于信息爆炸的信息时代,知识周期变短,哪会有一张能永远获得登上客船的船票呢?因此,加强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就成为我们一线教师的重要授课内容。实践告诉我们,受教育者对未来教育的要求不仅是“获得知识”的,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学习的方法”。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努力使“教学”变成“学习或帮助学习”,而不是“给人以鱼”,而要“教人以渔”,以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学会学习。这是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关键。那怎样培养学生学习方法呢?那就是结合具体学习任务,注重过程学法指导,把方法寓于知识发现、探索中,让学生在获得知识后,教师要及时总结学习过程中用到的方法、策略,让学生反思这些方法、策略是怎样应用的。在反思过程中,学生自然就会习得方法。
三、改变方式,创新形式,让学生学有空间
传统的课堂教学主要是“组织教学、复习旧知识、教授新课程、巩固新知识、分配作业”五段式教学模式,或者更简洁的“复习、新知教学和作业布置”。这种以“知识为核心”,“以老师为中心”的理念指导的“会议式”教学模式,严重制约了学生的主观参与和个性发展,显然不适合“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更不是我们倡导的以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学习生存》一书指出,教育是解放。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树立“开放式教学”的观念。根据学生创造性学习的需求,应努力为他们创造独立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与交流以及创新的场景平台,提供学习空间,包括时间,让学生自己学习数学。这是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重点,我们教师务必要从传统以讲为主的教学模式中“挤”出时间来,变教为主转向为以学为主,让学生学有空间。有了这种空间作学习实践能力训练的保障,自然就会获得自学能力培养的成果。所以,身为一线教师,一定要改变方式,创新形式,使教化为导,导致力于学。
四、拓宽与生活联系的渠道,让学生灵活学习
数学是一门来自于生活的学科,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解决实际问题。新新课把解决问题作为数学教学的四个主要教学目标之一,具体内容有四种,其中两种是:从数学的角度进行初步学习,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全面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来解决问题和发展数学意识;形成一些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努力优化教学内容,设法将与新知识有关的现实问题引入课堂,并允许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灵活地学习数学。这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目的,也是学习数学,形成反哺生活能力的现实需要。
多年教学实践实践证明,学生的独立学习愿望越强,学生积极发展的潜力就越大,学生需要实践平台,需要培养和提高自学能力。身为一线教师,我们要充分相信学生并尊重学生,前提就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着重向学生传授学习方法,并以提高学生的智力为核心。在课堂上要提供充足的阅读、提问、操作、观察、思考、讨论、练习,评估等时间,使学生逐渐形成具有较强再生能力的基本素质,从而更加积极地学习和积极地追求自我发展。作为一名小学数学老师,有义务和责任来尊重和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以便学生能够从童年时期积极地获得他们所需要的数学知识并学会学习。
参考文献:
[1]王豫宛,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实践研究[J].教育研究,2019年。
[2]吴传兴,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