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报告
谭金刚 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民族中学
相较于其它学科知识,道德与法治的重点是育人思想,而不是单纯的道理讲述过程,因而对学生思想价值观念的引导、形成起到重要的指示和引导作用。但是,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依然存在教学内容及方式单一的问题,做好它的一个教学研究,既是发现其存在教育问题的途径,也是优化课堂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过程。那么文章以研究报告的形式,对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展开如下研究。
一、研究背景
新课程改革推动了各项课程教学工作的改革,而在这样一个背景之下,有必要对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程进行研究,以了解当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情况。此时,仍发现其教学方式、内容仍然存在许多的不足,就拿教学之中的方式来看,主要还是集中在教学灌输教学。那么教师即要做好教学思维的更新,也要重视以往课程教学的不足,以针对不足以及新课改的有关要求,对当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实行有效地改革,这就是文章开展研究的一个起初导火索和背景。
二、研究目的
那么文章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优化和完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以将以往教学中内容枯燥、方式单一以及缺乏有效互动等问题进行有效地改进,从而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良好的思想政治教学环境,进而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探究知识、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品质。
三、研究方法
关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有效性研究,主要采用的研究方式包括了调查研究法、行动研究法、问卷调查法等,以通过多种方式对思想政治课程进行研究,从而有效收集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而为优化和完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工作提供依据。
四、研究过程
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研究,主要的分为教师、学生两个方面:
(一) 教学情况
对课程教学情况的有效研究是优化和改进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一个重要途径,为了有效做好教学情况调查工作,以及时总结出一定时期的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成立一个教学组,主要成员为6-8名,并且实行轮换制度。然后,定期对其他教师的课程教学工作实施实地调查研究,以深入到教学的内部,去收集第一手的教学信息[1]。
其中,在分析中,有大约2-3名教师反映现阶段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课堂之内依然存在将知识直接讲述给学生,而这种习惯会导致课堂教学互动变少,且让学生学习知识变得不再有趣、他们会容易失去学习的好奇心,这不利于学生探究知识。此外,多数教学组中的教师认为,当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已有了很大的改进,也利用到了一些先进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交互式白板教学等,使得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但也存在一些教学形式化的问题,如不少教师为了优化和丰富课程内容而加入一些与课程内容不相干的素材,这更容易造成学生学习思维的混乱。
(二) 学生反馈
学生真正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之中,说明教师采用的教学内容与方式合理。那么在当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学生又有怎样的学习体验和感受呢?为此,本文抽取一个班,约50名左右的学生展开学情调查,以获知学生当前实际的学习感受。其中,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学情调查,从而及时获知学生的学习反馈。
问卷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
1. 你喜欢当前老师讲授的思想政治课吗?
2. 与老师讨论了哪些思想政治问题?
3. 从思想政治课中你学到了什么?
4. 你最喜欢思想政治课的哪个环节?
5. .......
根据学生的问卷回答,教师应该及时收取相关的调查问卷资料,并统计好有关的数据内容,以作为优化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工作的依据。其中,在问卷调查中,发现约63%的学生表示自己得到了有效的教学帮助,也获得了教师有效的教学引导。但也有约20%的学生表示对思想政治学习保持中立的态度,既不喜欢又不讨厌。而剩余的学生感觉到思想政治课枯燥,对自己所学的思想政治知识认知不清。
五、研究措施
1.以针对性的内容引导学生探究知识
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与进步,转变教学思维已成必然,而作为教育的主体,教师是做好此项工作的重要人物。此时,对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一个创新,可以先从内容优化开始。如应用先进教学设备,针对实际的教学目标,对课程内容实施针对性的优化,以真正为学生带来有用的教学内容,从而避免形式化的教学。
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公民基本义务”教学内容为例,为了让课程教学更具吸引力,教师可以利用网络信息,搜集各种法律与生活的实际新闻、案件等素材,并将这些搜集到的素材内容与思想课程内容有机融合,以帮助学生理解法律是如何保障我们的实际生活,作为公民的我们应该如何去落实好自身的义务。其次,为了让学生可以提前学习和预习课程内容,有必要将预习内容做一个初步整理,如按照概念、案例、结果讨论等方面,将“公民基本义务”有关知识进行模块化划分,使得教学内容更具针对性[2]。
2.以有趣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与其它课程知识不同,很难让学生长时间去记忆一段理论性强的道德与法治知识点,而且随着学习内容的增多,学生需要记忆的知识点也比较多,教师应该从教学方式上,提升教学的趣味性,使得学生产生学习的代入感,而他们被学习氛围带入之后,就会自然投入到课程学习之中。比如,生动的教学场景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融入感,使其投入到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所以,教师可以利用一些实用且方便的生活道具来构建趣味教学场景,促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场景中展开政治理论知识的探究,从而加深学生对政治课程知识的学习印象。
六、研究结果
研究之中,发现课程之中应该注意教学内容的优化,这是研究的一个重要关注焦点,之后则是针对内容的教学,发现其中的问题,让学生说出自己的一些学习问题,以及时解决学生的自身学习问题,这样他们才会牢固自己的知识基础。
参考文献:
[1]柴昭元. 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的研究报告[J]. 中外交流, 2020,30(2):147-147.
[2]胡英. 探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有效性的研究报告[J]. 教育界, 2021,21(9):2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