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宣威市第八中学 孙贵东
摘要:高中数学学习对于很多学生来讲具有一定的困难性,对于大多数高中数学教师来讲也存在如何将抽象的数学思维转化为可传递的教学信息和内容,本文将重点从问题探究导向的教学模式出发来探寻指导学生学习高中数学最有效和最高效的方式和策略,并进行具有针对化的案例分析来明确这一方法和策略的使用范围和对象。
关键词:高中数学;问题导向;教学研究
传统模式下的高中数学教学往往强调将教学大纲范围内的知识点都涉及到,而忽略了教学过程中应该被重视的学生主体,包括了学生是否良好掌握了学习过程中需要掌握的知识点以及是否能够根据自我的理解来解决其他类似的数学问题,更包含了能否掌握较为清晰和明确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一、强调以问题为导向的初始目的
高中数学教育面临的两个较为重要的环节在于满足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要求以及培养学生必要的数学思维能力,从考试角度来看问题导向的教学模式可以发现,在将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放在提高学生解题能力后会有助于学生面对高考时的能力表现和心态变化,从学生成长角度来看高中数学教育可以发现其中蕴含的理性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的深化,需要学生从小培养一定程度的理性思维能力来应对成年之后的复杂社会以及相关的工作内容,这一能力和思维方式的培养过程是漫长且深刻的,并且在很多时刻并不能及时感受到其中的发展进度和变化,因此需要教学方和学生都具备有一定的累积耐心和潜心,需要褪去考试和成绩中的快速以及短暂的浮躁心态,而将数学学习看成是人生中成长过程的必不可少的磨炼。数学学习其基础性也体现在物理学科学习和化学学科学习,所形成基础的不仅在于其中的简单运算,更在于利用具有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等方式进行实际的物理和化学问题的解决[1]。因此从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要求以及考试成绩的要求来看问题导向教学方式可以明确认识到其中的目标任务和措施策略以及形成的教学成果都是相对合理和符合实际情况的。
二、主要策略和运行方式分析
(一)课前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课前预习阶段是需要重视和把握的一个阶段,也决定了学生对于接下来要学习的内容是否具有较强的兴趣以及相关的好奇心和热情,以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二中的空间图形教学为案例进行课前预习要点分析可以发现,日常生活中存在很多可以直接观察到的空间图形特征,尤其是线与面以及面与面的关系,在任何一个教室或者其他建筑中都可以发现面与面的连接,包含着垂直以及其他角度的连接关系,而教室中的清扫保洁物品中的拖把等也可以反映出实际生活中线与面的连接关系,除了垂直这一较为常见的空间特征以外,还可以引导学生去发现各类艺术特征较强的建筑中蕴含的空间分布特征,并且需要明确到观察并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空间特征的掌握还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空间思维能力与推理能力的结合,因此这一部分的课前预习不仅包含了对于常见空间图形特征的观察,更包含了对于公式推导能力的检验和强化[2]。
(二)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参与率
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的关键之处在于使得学生自身能够良好掌握问题解决的方法,而非依赖教师进行对每一种问题类型的罗列和讲解,在实际的学习中也不能仅仅依靠题海战术来解决所有的数学问题,需要的是学生能够发挥自身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来提高自身在课堂学习中的参与度,教师需要尽量启发学生对教学内容和范围内的相关内容进行专属于自身的问题提问,也需要在数学思维中的空间思维能力和数理推理能力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来加强解决问题的必要性。另外教学过程中还应该培养学生不怕犯错的态度,需要学生尽可能表达出自身的解决问题的特殊方法以及存在的不合理之处,教师的教学任务的核心之处从某种程度上讲在于引导和纠错,引导部分的任务主要体现在课前的预习计划以及课堂教学中初始阶段,而真正要学生得到解题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还需要教师能够及时发现学生解题中存在的误区和差异,对待差异较为明显的学生更加需要耐心和及时的疏通,这也是数学教学中教师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三)增强学生课后的复习和回顾
学习的一个重要方法在于对于思维过程的反复练习,因此重复的复习和回顾也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实际的学习内容,而这一部分的重点仍然在于问题的导向和强化,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后进行问题解决方法的反复探讨以及其中简约算法和推理过程的分析和研究,并且从中发掘自身在这一内容的学习过程中有哪些思维方式上的变化。以此来进行重复性的核心素养的能力提高和强化。
三、结束语
以问题为导向的高中数学教学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必要的核心素养,这一核心素养包含了思维模式的变化和创新以及空间和数理思维能力的强化,使得学生不仅能够解决数学问题和完成数学考试,也能够发现日常生活中的相关数学原理,更能够将这一思维能力拓展到其他学科和领域中进行内容融合。
参考文献:
[1]柯玉凤.基于核心素养下高中数学课堂问题导向的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18,(58):73-74.[2]唐洁琼.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养成路径探究及实践应用分析[J].数学大世界(中旬版),2017,(4):1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