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有效教学情境 感受英语独特魅力
张晓兰
(云南省永胜县永北镇中学)
冀教版初中英语是河北教育出版社与加拿大国际交流中心合编的英语教材。它充分吸收了国际上新的外语教学理念和实践经验,注重对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有意义的语言实践活动,为教学营造了轻松愉快、积极向上的氛围。教材还在教学中安排了大量的生动有趣的活动内容,使孩子的英语学习变得既容易又有趣。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初中英语课如何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作简要阐述。
一、创设生动话题情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国家英语课程标准》关于“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中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一切教育活动,除了必须要有好的内容,好的教材,好的教师等条件之外,必须有重要的一点,即学生愿意去学习,才能顺利地进行。学生的积极性越高,教育效果就会越好,教育的质量就会越高。所以在教学过程,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地自主学习,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地得到发展。
初中英语教材的内容将生活性、知识性、和灵活性融于一体,特别是任务型教学途径在教材中的运用,更让教师觉得新颖。教材对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促进教师更新观念、转变角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材中的每一个话题,都为学生设置有不同的场景,这都为课堂教学的话题情景设置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如:?表演“打电话”、“问路”、“借物”、“购物”、“看病”等日常交际活动。由于学生进入角色、表演角色,课文中角色不再是书本上的,而是学生自己或自己集体中的同学。这样学生对课文中的角色就容易产生亲切感,很自然地加强了内心体验。让学生在模仿中体验、感知句型和对话,用具体的语言环境推动语感的形成,也便于学生边学边练,学用结合,使所学语言材料能够在运用中获得巩固和提高。加强外语学习主动性的培养,加强学生智力和个性的发展,以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体现自主学习。
二、创设灵活交际情境,增强学生综合运用能力
学习任何一种语言的目的就在于运用它来交际。语言的交际性是语言最本质的功能。我认为,任何一位英语教师应把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放在首位。长期以来,英语教学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注重传统的语法教学,忽视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造成了“费时低效”的“哑巴英语”“聋子英语”。这已跟不上时代的需求,经济的发展。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们必须重视对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加强对形式听说能力的训练。
例如,初中英语教材的对话部分包括两个部分,一是language structure,二是language function。为了适应现代英语教学和社会的需要,语言结构也不只是“语法教学”,教师在处理语法时,也常精心准备若干句子,语段或小对话,在课堂设置一定的语境,然后指导学生去归纳总结,使“语法教学”为研究性学习服务。毋庸置疑,language function更应体现其“交际性”与“应用性”。现行教材中所用的对话大都是篇幅较短、浅显易懂的。我们的教学目标就是通过让学生学习语言功能,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好情景,并在情景创设中,坚持“学生自主,环境开放,注重实践,鼓励创新”,通过探究情景教学,化枯燥乏味为生动活泼,将单一的句型操练变为趣味盎然的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让学生进行灵活应用以求完全掌握。
三、创设现实生活情境,体验英语文化内涵
学生对于他们所熟悉的人物、事情及环境等因素,会表现出强烈的热情与兴趣,会有一种跃跃欲试的冲动。反之,他们就会表现得出奇冷淡,甚至产生厌恶情绪,感觉无话可说。因此,在课堂教学设计时要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生活习惯、兴趣爱好等的不同,从不同角度选取素材,切忌盲目设计。特别是要紧密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设置一些贴近日常生活的真实情境。同时,努力将学到的单词、话题、句型等融入真实生活情境,使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体验英语的内涵,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现实的生活中。
例如,在学习表示职业的话题时,我事先收集了很多名人图片。当我拿出陆毅(actor)、周杰伦(singer)、杨丽萍(dancer)、白岩松(reporter)、赵薇(actress)等的图片进行游戏时,学生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就是这些贴近他们生活的流行因素,把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就给激发出来了,使句型“ what’s he/she?”和表示职业的相关单词得到了充分巩固。随机我又引出了下一句型“Do you like them(名人)?”、“what do you want to be in the future?”,“谈谈自己的理想”,学生对这个survey非常感兴趣,他们前后左右问得不亦乐乎。整个课堂弥漫着“what do you want to be in the future?I want to be…”的声音。但我听的较多的是“manager, policeman, doctor…”?等,很少听到“farmer, teacher, worker”等。最后,我提出了几个问题让大家讨论,适时地进行了德育渗透:职业有好坏、高低贵贱之分吗?如果没有工人、农民、清洁工,这个社会会变成什么样子?选择职业时,是根据金钱,还是根据能否为社会做贡献来做出决定?最后,通过我的正确引导,孩子们认可了我的观点: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通过生活化的情境教学,使学生产生仿佛置身于英语世界的感觉,在轻松愉快的生活情境中积极地学习,逐步养成了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综上所述,在英语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即能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感受到学习英语的乐趣,使枯燥无味的英语教学富于情感,激发兴趣,启迪思维,开发智力,培养能力,使学生在情境中自主探求知识,提高英语素养,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又能为学生提供从事英语活动的机会,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使学生产生仿佛置身于英语世界的感觉,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积极地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加深语言信息输入,产生语言内化,做到学以致用体验英语内容中的情感,感受英语的魅力,从而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