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潜能 提升语文能力
向胜银
(湖北省恩施市施州民族小学)
新的语文课程承担着“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的重要任务。可见,今后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应占重要地位。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也曾提出:要解放学生的头脑,让他们去想;解放学生的眼睛,让他们去看;解放学生的双手和双脚,让他们去实践;解放学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去发展。坚持这种创造性教育思想,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个性品质,使其具有创新精神具有深远的意义。那么,该怎样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我在此谈几点浅见。
一、创设情境,激活思维
一定的情境是学生增强生活体验、激发思维的和动力源,和谐民主的氛围则是激活思维前提,所以,教学中一定要依据教学内容,尽量创设情境,形成良好气氛,让学生在这种情境气氛中产生思维欲望,自由、无拘无束地参与。只有这样,学生的个性与创造思维能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如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时,我先要求学生读课文,并配以西沙群岛的动画。在讲解过程中,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现我国美丽的西沙群岛海里奇形怪状、色彩鲜艳、瑰丽无比的珊瑚和那些见也没见过甚至是听也没听说过的形态各异的鱼儿,由美丽的海岛风光和奇幻的海底世界构建的画面能极大地增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画面上美丽的风光,这种教学活动重视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始终处于亢奋状态,思维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因此,多媒体情境能使小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知识的积累和智能的发展。
二、大胆质疑,启发想象
古代大思想家孟子曾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这种说法很有道理。鼓励学生有意识地对所学课文大胆质疑,这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经常性的质疑问难能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它能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
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我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主动解疑,以一种开放的胸襟包容并点化他们的疑问和创见,既尊重学生的真实学情,又不忘教师引导的责任。在教学中我请学生大胆质疑:“地球能活多久?” “地球的矿产资源怎么形成的?” “地球为什么容易破碎?” “为什么说地球是人类的母亲?”“有些人凭什么破坏地球?” “我们应怎样精心保护地球?”……在学生大胆质疑的同时,我又引导学生主动解疑,利用课外查找的资料解疑,利用丰富的语汇抒情,如“慷慨的母亲”“美丽的母亲”“默默付出的母亲”“无私的母亲”“伟大的母亲”……激发学生的情。并且利用课件出示有关资料来了解人们破坏地球的罪恶行为。面对这些我请同学们呼吁人类、呼吁社会,请同学们写保护地球的建议书,请同学们拟定给予破坏者的制裁。由此,让学生尽情释放情感,创生开放的胸襟。
三、重视过程,加深理解
中国有句古语“神仙本是凡人造”,也就是说,除了智力有障碍的人外,一切正常健康的人都具有创造力,我们要求学生有创造力并不是要他们都成为天才、艺术家、科学家、发明家,而是要通过训练,培养具有创造性的思维。虽然不能象杰出人物那样有重大成果,但是有了这种创造性思维就具备了成为杰出人物的可能。
如我在教《劳动最有滋味》这课时,较难理解的是为什么“我们的饺子会使我们的胃里和心里一齐舒服”?教学过程中,我注意抓住这一难点问题,在学生读的基础上,有意识地用这一论题提问学生:看了这句话,你想提什么问题?学生很容易提到?“胃里”、“心里”分别指什么?为什么会一齐舒服?针对学生的问题,老师顺势再问:“课文的第五自然段的第二句话是什么意思?”通过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和学生积极的思考,同学们不难发现:“胃里舒服”指的是饺子的味道好,“心里舒服”指的是精神愉快,是同学们享用自己的劳动成果后的心安理得,有滋有味。这样就使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四、鼓励激情,发展个性
语文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只有在良好的学习气氛中,才能因势利导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适当的鼓励,又能恰到好处地调动学生的激情,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教在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时,我让学生读课题,一个胆小的学生读的声音很小,没有感情。我这样对他说:“想想‘精彩极了’是一个怎样的评价,该怎么说,再试一试。”当学生读得比刚才读的稍有进步时,我热情地赞扬道:“‘精彩极了’!老师已被你深深的折服。”说罢我上前和他握手,虽然同一个“精彩极了”的使用的评价,我却发现学生那欣喜闪亮的眼神,于是我鼓励该生鼓起勇气,再大胆的读一遍。这次他鼓足勇气,把“精彩极了”的赞叹之情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全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课堂上情感的激发,要关注学生的心灵,捕捉瞬间的微妙赏识学生,让学生在充满赞赏、充满独立的课堂中,培养个性。
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关于激励、唤醒、鼓舞。”所说以说,课堂教学中,教师只要能酝酿好自己的感情,全身心地投入课堂,就能用自己的热情去引导学生的激情,用自己的激情去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