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澧县小渡口镇中心小学 杨棋茗
【摘要】在新课程标准逐渐推行、教育领域不断改革的今天,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关注。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个人的全方位发展也越来越受到重视。音乐欣赏课进入学生的日常学习当中,可以确保学生的情操得到培养,促使学生的内心得到进一步丰富、领悟能力与思维能力进一步提升。在开展音乐欣赏课的过程中,需要教师进行合理的规划。作者认为,音乐课同文化课有着很大的区别,它更加活泼和自由。特别是在小学的音乐课堂中,欣赏课应当具备丰富的形式,令学生感受到音乐课堂的魅力,并进一步表达自己的主观感受。
【关键词】 音乐欣赏 影响因素 开展方式
音乐课由欣赏开始,慢慢过渡到音乐创作的阶段。在这种情况下,音乐欣赏对音乐教学而言意义重大。在小学的音乐教学当中,教师应当关注对于学生音乐欣赏力的进一步培养与提升,具备良好的音乐鉴赏力有助于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于音乐的欣赏,同时也可以推动不同层次学生的音乐学习变得更加丰富。尽管音乐课不是主科课程,但音乐课有助于推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它不但能够确保学生的素养得到提升,同时也可以帮助其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
一、影响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因素
1、教育环境阻碍了音乐欣赏教学的开展
在目前应试教育的社会大环境下,音乐教学的受重视程度并不高,这也导致学生缺乏音乐学习及鉴赏的能力,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形成造成了阻碍。同时,音乐教师也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导致教师的教学热情受到影响,不利于音乐课的开展。
2、音乐欣赏课设施缺乏,分析作品耗费时间太多
由于一些学校和家长并不关注音乐欣赏课,而学校在设施配备上也不够完备,在硬件设施条件上很难满足音乐欣赏课开设的相应条件。同时,在部分农村地区,因多媒体设施配备不足,学生在很多种情况下无法欣赏音乐作品,这导致音乐课堂出现了形同虚设的局面。音乐教师缺乏教学工具,在教学方式上也有不足,这些因素都使得学生并未对音乐欣赏课予以更好的关注。
3、部分教师缺乏专业的音乐知识
目前,一些学校音乐课的设备并不完善,这使学校在选择音乐教师的过程中出现不专业的情况。一些音乐教师并未掌握专门的音乐知识,同时也不是音乐领域的专业人员。甚至在一些学校的音乐欣赏课上,教师基本都是其他学科的教师临时代替。这导致学生很难系统、深入地学习音乐专业知识,同时也无法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此外,一些音乐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流于形式,并未进行周密、详尽的安排;更有甚者,会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上自习,并没有安排授课内容。这些都阻碍了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二、开展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方式
1、遵循音乐欣赏教学原则
在开展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以教学的原则为基础,不能漫无目的地进行教学。作为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要求;同时,采用丰富的内容和灵活的教学方式安排授课,能够促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进一步提升。将教学和娱乐相结合的方式,可以确保学生能够轻松、自由地学习,并乐在其中,为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全方位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在小学时期,学生在知识储备上存在不足,他们对于音乐的欣赏力是非常有限的。因此,教师应当通过积极引导的方式,为其讲授一些乐理方面的知识,促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时,教师应当以不同学生各自的鉴赏力为基础,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工作。例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歌曲,带领学生领悟教学歌曲中的内涵,使学生形成较好的音乐悟性。同时,教师还应当推动学生的思维想象力进一步提升,促使其积累到更多的实践学习体验。
3、巧设情境,调动欣赏热情
在一个独特的情境之中,学生会全身心地投入音乐鉴赏活动之中。因此,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使学生的学习热情有所增强。由于在课堂上,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并不是很长,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的认知更偏向主观、感性。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当以此为基础,选择能够令学生感动的曲目,使其感受到教学中的妙处。同时,若曲目的画面感能够有所增强,且想象力得到进一步丰富的情况下,也可以将其用于小学音乐教材或具体的教学活动当中,这同学生的能力是比较相符的。借助联想和想象的方式,学生可以加入课堂教学的活动当中,这无疑是有利于学生能力开发与发展的。而作为教师,应当以学生的个性特点为基础,进一步改善学生的学习体验,促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突显。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音乐教学在学校的重要性也逐渐提升。作为教师,应当全方位、多角度地领会音乐教学的本质,充分把控学生个人的音乐水平,发挥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的主体地位,给课堂提供生动、丰富的教学内容。在教学形式方面,进一步形成多样化和时代化的特色,给学生的兴趣培养提供多种可能性。
参考文献:
[1] 李可风.谈小学音乐的欣赏教学[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8(S1)
[2] 高亚娟.小学音乐如何引导学生学会欣赏[J].黄河之声,2019(5)
[3] 桑夏.小学音乐创新教学的“三个途径”[J].课程教育研究,20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