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 张爱华
漫谈学校教研工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湖南省郴州市第三完全小学 张爱华
教育教学研究是学校工作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育教学效益的重要途径。一个有作为的校长都会十分重视教育科研工作。但在实践中,也常常凸显一些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借此机会,也谈谈个人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凸显学校文化力、学习力的竞争优势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作为上层建筑的教育也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学校不再为筹措办学经费,改善办学条件而费心费力的今天,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应该说可以专心致志地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了。学校发展如何,决定的因素还在人,也就是教师的问题,拥有一支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是学校良性发展的基本条件。教育的竞争说到底就是学校文化力、学习力的竞争。如果说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的管理和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的话,那么教学研究就是促进手段更高效的助推剂。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优化教师队伍,提升学校文化力和学习力的重要途径。当今我们一些品牌企业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组建研发团队,开发新厂品,提升产品质量和科技含量,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努力打造企业文化的理念,对我们教育应该有所启发。科研一旦转化为生产力,产生的效能是惊人的。
二、焕发教师参与教研的活力
绝大多数学校中青年教师占学校教师队伍的主体,应该说无论工作经历、业务水平、专业技能还是身体精力,都处于一个成长、成熟期。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积累了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也造就、成长了一大批学科拔尖人才,这对学校来说,是一个极大的人力资源优势。而要将这种人才资源优势转化为学校教育科研优势,我认为关键点就是要焕发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活力。工作中,我们常有一种思维,就是认为什么重要了,就对什么加强管理,殊不知,强化管理的结果虽说会有一些成效,但也会出现一个问题,就是结果往往失去活力。个人认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团队不是管理出来的。教研,是一个创造性很强的劳动过程,如果单靠学校从行政管理的角度去组织安排教师被动地完成所谓的教研活动任务,虽说可以取得一些成效,但很难从根本上解决教师被动参与的局面。因此,作为学校管理者,创造各种机会和条件,去诱发和鼓励教师思考教育的深层次问题,发挥教师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去开展教育探索,是一种重要的管理方法和艺术。那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我想只有让广大教师对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教研目标形成价值认同,辅之与学校行政管理手段,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肯定教师的教研价值。通过思想引领,学科带头人的示范,校本教研的实践,对教师业绩科学的评价等,让广大教师真正尝到教育科研的甜头,从而激发教师内需,形成自下而上、发自教师内在的、基于教师主动性、能动和创造性的探索与改革,才能真正焕发出学校教研活力。
三、科研课题应长短结合
学校教科研既要从教育改革和发展角度选择前瞻性研究课题,又要结合工作实际以解决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遇到的突出问题,针对性强的课题,这就是个人认为的长短结合。长的应考虑以学校发展规划为依据,以学校发展为本。教科研选题应与学校发展规划紧密结合,作为学校发展的预设轨道,使之与学校的发展同步,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因此在长的方面选择科研课题时,既要考虑教育发展的趋势性、时代性、独创性、层次性和时效性,同时又能结合学校的发展需求,使之成为学校自身的动力源、造血器,让课题实践成为引导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成为锻炼教师成长的熔炉。短的则重点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带有普遍性,共性的问题,当然,教师个体也可从自己的实际出发,独辟蹊径,探索出具有自己独到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只要符合教育规律,具有更有效的方法就是好的教研成果。
四、教研应紧贴教育教学,注重实效
学校的教育科研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教科研的主体是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宗旨是解决教师教育教学实践中制约阻碍质量效益的实际问题。如果教科研不能提高质量,则丧失了其存在的意义,当然这不是科研本身的问题,而是教科研过程中对研究目标的定位和认识有偏差,研究的方法、效果的落实等处理不当所致。
工作中,我们应当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武装教师,唤醒教师的内在探究需要,促进教师的自我反思,使学习研究成为教师的一种职业方式。当前,我们工作现状中,教师对教科研的作用没有足够的认识,认为只要上好课就可以了,有的认识到了教科研的重要性,但总感到教科研很神秘深奥,无从下手;有的认识到位了,也有课题研究,但由于理论支撑不够,具体操作不规范,效果不明显;有的对教研的目标和方向不清,为研而研,脱离了教育教学工作实际。当然,也还有繁杂的常规管理需要耗费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完成一些做了却又要留下佐证的工作,教师用于学习和研究的时间、空间还有精力变得很有限。因此,我们应创设尽可能好的内外部环境和条件,给予教师在教育理论获得支撑和指导,在繁杂的工作中获得适度的解放,来不断学习理论,更新教育理念和知识结构,使学习、研究、反思、交流成为教师的职业生活习惯,使我们的研究更贴近教育教学工作实际。
课程改革作为一项全新的事业,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学校和教师都会遇到许多问题和困惑,这就需要我们在研究中不断积累、总结提升。应该说不能解决学校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不能提升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的研究,不能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研究,不能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的研究都是为研究而研究,为装点门面的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