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高小平
关于农村中小学信息化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湖南省衡阳县渣江镇中心学校 高小平
农村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特别是信息化技术教学改革,大部分地区可以说还近乎于一张白纸,所以说农村中小学信息化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因为信息化技术课堂教学不仅可以优化传统的教学方式,还能更好地通过信息技术的优特点帮助学生发挥学习的主体作用,从而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改革,但如何能有效地进行这种课堂教学改革呢?我想我们教师还得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信息化技术能力的培养和修炼
在农村中小学中可以说百分之六七十以上的教师在信息化技术方面近乎于“文盲”,有些老师甚至连电脑都不会用,更别谈用“PPT”课件从事教学了。
“台下十年功,台上一分钟”,“打铁要靠自身硬”,这是众所周知的道理,作为教师的我们面临农村学生素质现状,面临我们自己的信息技术水平现状,加强自身的信息技术培训和学习是刻不容缓的;作为教师的我们有责任也必须有能力去学好这门新的基本功,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完成时代赋予我们的新时期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才能成为农村课堂教学改革浪潮中的排头兵。
名师出高徒,这是千百年来人们的共识,只有高素质的老师才能培育出超能力的学生,事实的确如此。所以,我认为要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改革的效果,教师信息技术水平高低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我们农村中小学教师必须加强对信息技术的认真学习和修炼,掌握好PPT相关的制作方法和技术,努力提高自身的信息化技术水平。
二、利用信息技术能帮助教师敢于放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只有放手才能给学生以学习的自主权,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有一个自由驰聘的舞台,让他们来展示自己的才能,让他们来探究问题的来龙去脉。如果我们只是企图压制学生的思维跟着我们走,那是不可能有真正的素质教育的。在某种意义上,我们老师们应跟着学生走,让他们去发挥去探索,以及针对他们探索的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做到有的放矢去讲解或指导。
有些老师认为农村学校的孩子基础差、素质低、见识少,总担心他们这跟不上,那学不会,不敢让学生去探究问题。再说,在传统教学方式中(因为局限性)确实也难于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讨学习问题。但利用信息技术却能有效地实施这一方案的教学,因为利用信息技术,首先可以结合现实生活,结合教材,创设不同情景,不同层次的探究问题,不同层次的习题内容,同时展现在屏幕上或循环放映,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自主探索,相互讨论,结合情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针对情况适当指导,还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发挥其在课堂教学改革中的有效作用
1、信息技术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有材料的兴趣,而不是诸如等级或往后的竞争等外来目标。这一论述告诉我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要是培养他们对某科知识本身的兴趣,让学生通过对某学科的爱好而产生一种内在的动机。传统教学中静态的文字或语言确实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运用信息技术,以图、文、声、像、动画等方式立体地传递信息,易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如,我在进行几何课的“平移”教学时,因我们是农村中学,我就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平移”现象入手,利用信息技术展开几幅熟悉的生活动画片段:学生骑自行车上学的视频(视频配学生熟悉的轻音乐)、小汽车在公路上行驶的视频......等,从而逐渐引入要学习的平面图形的平移,如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平移的动画,让学生感受到“平移”的现象来源于现实生活,进而引导学生根据设置的问题由学生探索情景,观察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出决定平移的因素有两个,一是方向;二是距离。因为学生在思维时可以由直观现象思维转换为动态和逻辑思维,既培养了学生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能力。再通过多层次多方位的练习(有几何图形,有实物图形,有动画),以巩固学生对“平移”概念的理解。
然后又通过插入超市电梯、神舟5号升空视频的场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平移”的意义,同时也调节了学生的学习情景。神舟5号升空时全国人民的激动场景也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让学生明白学习的目的,不仅是要成为一个有知识的人,更要成为一个能为祖国的强大做出贡献的人。
而后进一步分析平面图形,结合探究问题,由学生归纳并总结平移的性质。最后从多角度、多层次设计练习题,同时让学生亲自动手画出平移的六边形。就这样让学生从乐趣中学到相关知识,轻松快乐地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学乐相融,教学效果自然就不言而喻了。
2、信息技术并非课堂教学改革的万能钥匙,合理使用才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信息技术教学从生动的画面、形象的演示、音乐和视频的插入确实能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能达到传统教学无法达及的效果,但非课堂教学改革的万能钥匙,必须根据教材内容、学生学情进行有效的合理化的使用。
比如:在教学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时,我运用了信息技术让直线与圆相对运动,引导学生在运动中捕捉到相交、相切、相离三种位置关系,进一步揭示概念,这样处理的效果明显优于静态的处理方式。
关于图形的平移、旋转、对称……复习课等内容的教学运用信息技术是很好的选择,直观形象,学生很容易接受,教学效果那肯定也是棒棒的。
总言之,推动农村中学信息化课堂教学改革,优化教师的信息化技术素质是首要任务;课堂教学中能合理运用信息技术载体则是一个教师的又一能力的体现,二者的有机结合必将成为促进农村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的积极的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