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刘春桂
新课改背景下的历史课堂策略
湖南省衡南县廖田中学 刘春桂
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师是课堂的主导,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的主导作用。新的历史课程标准,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好的课堂预设离不开合理的教学实施,更需要一个激励性的评价机制,再加上及时地反思总结,提升把握课堂的能力。这样,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学习任务,让学生充分地享受学习历史带来的快乐。
一、合理的教学实施,可以让学生更主动地学习历史
在课堂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为了给学生学习历史营造一个绝佳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发挥学习的主动性,我们可以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例如,在编制导学案时,我们可以适当挖掘课外知识以扩大知识面,可以收集有趣的典故以引起学生的思考,思考历史变化变迁的原因。我们的课堂教学也可以尝试不同的课型,比如开历史故事会让学生自己讲述历史,组织学生编个历史剧等。要使学生始终有兴奋点,思维一直围绕历史转,力求在教学各个环节中都要注意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上课时,我们可利用时事资源,如朝鲜核问题、中日钓鱼岛问题等,切入历史教学,通过古今对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所有这些在课堂展示出来,既能活跃了课堂气氛,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又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总是在老师的单纯讲述中,去了解历史知识,这种被动接受,很难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无法激起他们的思考和共鸣。所以,历史教学评价就陷入了尴尬的境地,各个教师被迫进行“快餐式”授课,只图把知识灌输给孩子,不管有没有“营养”。因而,我们应把学生带入历史,可以通过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演绎历史小剧本,诱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走进历史情境,体验人物心灵,思考历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进而感知历史。如讲左宗棠收复新疆时,我先让学生阅读课文及相关材料,然后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假如你是左宗棠,你该如何收复新疆?让学生积极讨论,再以左宗棠的身份去阐述自己的主张,同时注意历史知识的整合串联,如回顾新疆是从何时划归中央政府管辖的,让学生自主去探究新疆问题。这样一来,就会让学生感到有趣,也就会让他们主动地学习历史知识,并且能形成对这个知识点比较全面的认识,进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而整堂课效果很好,既加深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记忆,又发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合理而正确的历史教学评价,是让学生喜爱历史课堂的关键
新的历史课程标准强调:历史教学评价应以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法,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全程评价,充分发挥历史教学评价的教育功能。然而我们现行的历史教学,评价指标过于单一,过分地关注学生成绩,也就是“唯分数论”,以分数来定学生的成败,而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没有重视整个的教学过程,更没有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诊断式评价,而只是着眼于考试的结果。历史教育是本应是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不应仅仅把掌握知识作为自己完成学习任务的唯一目标,而应力求在知识与能力、过程方法和情感价值观领域完成课程目标对整个学习过程的要求,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历史教育的社会功能,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培养学生正确而健全的历史观、价值观。因此学生评价的单一模式必须变更,我们应积极探索新的学生评价体系,这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基本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教师讲一个历史知识点,学生默默地记,老师指名回答,从学生回答的答案来评价学生的学习行为,其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很好的发挥。因而,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把学生视为受教育的主体,发展学生的个性,调动学生在的积极性、主动性,通过教育和自我教育,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和教师综合评价,不断完善和充实自己,提升其历史素养。过去的评价方法,过于重视考试成绩,一张历史试卷,几题有着所谓标准答案的试题,对其他考查方式和方法不够重视。但学生绝不会只希望得到这样的评价和认可,这样的评价很难全面准确反映学生的状态和价值,所以,久而久之,部分学生由于对教师的评价不满,继而也会对历史学科不满,渐渐失去学习历史的兴趣。学生也会因此滋生一些不良行为习惯,比如校内外表现不一致,而且成绩好的学生,也只是高分低能。由此可见,合理的评价也是学生热爱历史课堂的关键。
三、及时总结反思,是提升历史课堂艺术的必然要求
教学反思,是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教学反思是教师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的有效手段。我们每一次的课堂预设虽然都经过了深思熟虑,无论是从备教材、备学生都会狠下一番工夫,但课堂的生成却总是充满变数的。尤其是历史课堂,针对某个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评价时,学生总会有各种新奇的答案,有时会让我们有点“招架不住”。这在我们的预设中,有些可能是绝不会出现的,所以我们应针对一些课堂上的“意外”进行反思,提升自己驾驭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我们的每一堂课,都是有待改进的,我们不能也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因而,及时地对每堂课进行总结和反思,就显得尤为必要了。我们的每一堂课,其实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及时地反思,及时去“补漏”,了解自己在教学中忽略了哪个教学环节,对哪些知识点点拨得不够透,对于学生的哪些行为应对不够好……
总之,让历史课堂活跃起来,让学生热爱学习、主动学习,精巧教学设计是关键。当然,正确而合理的评价,及时的教学反思和总结也是至关重要的。有了好的教学设计,合理的教学实施和及时的反思,加上中肯的评价,让学生成为学习和认知的主体,中肯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行为,这样一来,历史课堂就真正能成为学生享受知识的“温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