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王 艳
小学科学有效开展实验教学的探究
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潼川二小 王 艳
摘要:科学活动的本质在于探究。而科学探究离不开实验,实验是完成教学任务非常有效的途径,也是学生模仿科学家进行探究的重要方式。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科学教师应该精心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验操作活动,有序组织学生开展活动,在活动中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锻炼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及时对学生的实验活动作出评价,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实验 有效 小学科学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具有活动性质的课程,能够最大限度的将科学实践活动过程呈现在课程内容中。”在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中,必须创造多种机会让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在学生参与实验操作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感受科学过程,获取事实证据,检验自己的想法,逐步形成科学态度和情感。怎样有效地指导学生开展科学实验活动?笔者进行了如下的思考和实践。
一、实验的要求明确化
1、实验前告知实验目的
做实验前,要让学生知道做该实验的目的是什么,任务是什么,才能使他们将注意力集中到所要做的事上,才能使他们深入细致地去观察、去完成实验。因此,确定实验的目的对于学生上好实验课是至关重要的,它能让学生明白该实验是为了研究什么而设置的。
2、理解实验操作过程
每个学生理解能力不一样,实验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学生对实验中的重点、难点操作的把握程度,以及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总结。在实验前可以让学生自由讨论,设计操作过程,然后汇报,其余学生讨论补充。还可以把影响实验的关键步骤和注意点呈现在课件上,作为实验的操作规程或注意事项,从而避免实验的盲目性。
3、布置实验观察任务
只有让学生明确了实验前的观察任务,才能在实验过程中取得良好效果。教师要提醒学生动用一切感觉器官去全面观察和感知。运用眼、耳、口、鼻、手等感觉器官去观察和感知实验过程中形态、特征和声、光、色、味、温度等变化情况,时刻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和感知每一个微小的地方,每一个细小的变化。
4、合理猜测实验结果
牛顿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想,就不可能有伟大的发现。”合理的猜想是科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以《磁铁的两极》为例,引入课题后即提出问题,条形磁铁的磁力哪里强?哪里弱?就这一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猜想,并将猜想结果记录下来,再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二、实验的体验快乐化
科学实验兴趣的培养,一是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典型活动:如《空中跳动的乒乓球》实验,首先让学生思考:吹风机朝上方,对着乒乓球吹风,你认为乒乓球会被吹走吗?学生各抒己见。然后我让他们看实验演示:我用一只手握住吹风机,另一只手将球放在吹风机的上方。开动冷风和热风分别吹动乒乓球。结果乒乓球没有被吹走,而是浮在空中跳动。最后说明:无论开动冷风和热风,吹风机朝上对着乒乓球吹,由于力的平衡作用,上方的乒乓球不会被吹走,而是浮在空中跳动。学生发现实验这么有趣,学习兴趣自然会逐日加深。二是要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能动性。科学实验应该让学生充分参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实验教师既要充分利用实验室的器材,又要充分发挥环境在小学科学教学方面的优势。
三、实验的过程探究化
做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验进行探究,从而获得科学知识。科学教材中实验部分大多为探究性实验,以促进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在实验中应鼓励、引导学生大胆探究。如在教学《斜面》一课,首先教师通过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然后确定研究的问题是:斜面有什么作用?学生设计出对比实验,把竖直提起的物体用的力与沿斜面拉起物体用的力进行比较,证明用斜面省力。实验中学生还发现虽然每一小组物体的重量相同,斜面的坡度不同,省力的多少不同。学生对此提出了不同的假设:有的学生提出,利用斜面提重物省力多少和与提升的高度有关系;有的学生提出,与斜面的长度有关系;有的学生说,与斜面的坡度大小有关系。同学们根据假设确定不同的实验目的和方法。通过实验学生认识到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既激起学生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实验的评价及时化
实验活动的评价应做到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全面化、评价方法多样化和随机全程化。由于及时评价是随着教学进程及时地进行评价,以促使在某个环节上产生效应,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它具有及时性、易行性、激励性、广泛性等特点,因此,及时评价是科学实验评价的重要方法,它贯穿于实验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例如四年级科学《面包发霉了》一课中涉及观察面包上霉菌的实验活动。在指导观察方法、提出观察要求后,让学生进行观察实验,教师巡查学生的观察行为。在汇报交流观察结果后,及时评价学生的观察实验,同学之间可互评,教师进行点评,促进学生正确地进行实验活动。
在科学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使学生乐此不彼地去进行实验探究,形成良好的探究习惯,培养良好的科学素养,是每一个科学教师教学的出发点和目的所在。怎样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实验活动是科学教师恒久的研究主题。作为一名科学教师,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创新实验教学方法,把解决实验教学难点和调动学生积极性创造性相结合,实验课教学就能够取得很好的成效。
【参考文献】:《小学科学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