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苏海燕
实施有效课堂教学,提高高中化学教学质量
湖南省澧县第三中学 苏海燕
从目前高中教学的现状来看,那就是: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我们的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这是我们应思考并在实践层面上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而这首先要解决的是:向课堂45分钟要效率、要质量、要成绩。我们只有在课堂教学中提高“教”的有效性,才能提高学生“学”的有效性。本文借鉴前人的有效教学研究成果,从有效教学的理论、研究教学模式、优化教学策略及反思与评价四个方面积极探讨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一些方法。
一、有效教学的理论指导
课堂教学有效性指什么?教学有效性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每个学生都参与教学活动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教师有没有教过错的内容或教的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一定时间内学到了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的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进步和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的教学。要进行有效教学时,必备条件是:(1)能引起学生的学习意向。(2)有效讲解、呈现教学内容。(3)采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4)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5)教学环境宽松和谐规范。如果教师在授课时不具备这些条件,也就不能称之为真正的教学,更谈不上有效教学。
二、有效课堂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问题,实质是教学效率问题,是学生的学习收获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时间的量度。下面从二个阶段:课前备课、教学的实施过程作一具体介绍:
1、教学备课的有效化
实现课堂有效教学,向课堂45分钟要效率,首先要从有效备课入手,要明确教材内容与学科主干知识关系及对应的课标要求,要处理好课标要求如何落实到相对应的教材内容并进一步与教材重点、难点知识的对应关系。要了解学生,要进行学生学情分析与设计。要处理好依据课标要求和教材内容来寻找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生活中经验和身边知识(学习最近发展区)等教学资源。要分析学生对新学知识的兴趣点和困难点,从而设计哪些知识可组织学生自学,哪些知识要设计问题步步延伸学习训练,分析学生将要遇到哪些认知上的困难,我们应用那种教学方法突出知识重点,才能发挥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学习最近发展区”知识调用功能,才能使教学设计有效。
2、课堂教学实施过程的有效化
(1)创设学习的问题情境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创设有吸引力的问题情境,激活学生的参与心理,唤起学生的思维,激发其内驱力,从而使学生迅速地进入有效学习活动之中。例如在学习电解原理时,通过对电解CuCl2实验的观察、分析与推理,在学生掌握了电解质溶液的电解原理和有关离子的放电顺序之后,笔者要求同学推测CuCl2溶液电解过程中pH的变化情况。经过一段时间的讨论和交流,同学当中很快出现了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随着电解的进行,溶液中Cu2+浓度逐渐减少,Cu2+的水解平衡不断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导致溶液的pH增大。另一种观点则认为,随着电解的进行,生成的Cl2越来越多,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与次氯酸,导致溶液的pH下降。两种观点针锋相对,据理力争。认知平衡再次被打破,在课堂教学接近尾声之际,又一次掀起思维的高潮。
(2)有效启发,及时点拨疏导
对概念原理类知识,要巧妙的启发(如比喻、比较、设疑等启发)启发学生主动思考,从而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在课堂中要不断制造讨论气氛,及时点拨与疏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学习的责任心。如探究①苯酚的结构是怎样的?教师可先引导学生根据苯酚的化学式和不饱和度书写直链、环状且无支链的结构简式,引导阅读教材中的物理性质,提出确定苯酚结构简式的实验方案,再分小组实验验证,得出正确结论,然后用多媒体再现科学家探究发现的历程。
(3)强化实验功能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一些重要的发现和科学探究都要借助于化学实验。因此,教师应充分运用好课本上的演示实验,并且根据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需要补充必要的化学实验,引导学生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口阐述,动脑思维,凭借一系列的“动”发挥实验的诸种功能,激活学生的动态思维,使思维始终保持愤悱、活化状态,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4)精讲精练,加强学法指导
教学要突出优化讲解,要准确地揭示教学内容的本质特征和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重视课堂讲授的时效性和实效性,倡导简洁、精练。在例题的讲练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不宜一下拔的过高而增加难度,人为造成学生学习困难,应根据不同学生的认识水平差异性进行分层训练,及时反馈,使学生能用较少的时间获得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在化学教学过程中还应随时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指导学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如何把握重点并对化学信息进行有效的选择。指导学生对化学知识进行必要的深加工,指导学生有效地识记、保持、提取信息的方法和技巧。
(5)及时归纳总结,使知识网络化
学生平时看书都懂,但是在考试时问题却很多,原因是学生没有将知识条理系统化。教师在上复习课中,注意归纳系统知识,使其连成片、组成网,帮助学生灵活运用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