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教学法在初中美术课堂中的有效应用
四川省岳池县罗渡中学 夏飞
摘要:在初中美术课堂中应用体验式教学法施教具有多方面积极的教学意义。但这种意义的取得需要注重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和教师的精心设计。本文探讨了体验式教学法在美术课堂应用时其有效性需要注重多媒体资源的交融性、学生学习的实践性以及施教方式的灵活性等方面。
关键词:初中美术 体验式教学法 应用 有效
体验在新课标中被定义一种学习方式,是学生作为主体的身体力行。正是这种亲力亲为,才使得学生主体性得以彰显。后现代教育研究认为,人的体验,有两种方式,一是外显的实践层面的亲历,二是内隐的心理层面的亲历。这两种亲历方式都强调了学生这个主体的亲自参与、经历,有过程感受。而我们知道,如果这种感受是快乐的、愉悦的,那么,在这种积极体验下的活动参与或学习,其效果就会明显增加。把这种积极体验用于教学中,促进学生在获得快乐体验的过程中学习,就会充分催发“我要学”意识,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因此,体验式教学法被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中。而初中美术作为视觉课堂、无论是眼看手作,都是重感知、强体验的亲历行为,都是新课标倡导的学习方式,既利于学生观赏、描述、分析和评价,还能促进学生想象力和审美意识得到有效培养。
一、美术课堂中应用体验式教学法,应注重多媒体的交融性
教学分离是提效大忌。只有注重主客体的交融互动,才可以形成双边对话。在新课标践行中,学生只是学的主体,教师的教是为学生学服务的,就是客体。而对于课堂引导者、组织者的教学实践者角色来说,学生又是客体。正是这种教与学的辩证关系,才使得美术课堂上师生双方作为信息互换者都互为主客体。因此,强调教与学的交融性,就必须强调师生对话的交融性。而学生毕竟是学生,他们主体性往往有被动成份,来源于教师提供的宽松环境和氛围支撑。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元素特别是现代多媒体手段的运用,使其在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增强活力方面发挥出巨大作用,同时教师要注重激励,让学生产生心理自由感。能实现这样效果的方式很多,如问题情境、多媒体教学、故事进课堂、音乐辅创作等,都可以使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更有动力参与到美术学习中来。特别是多媒体与其交融配合,更能促进美术学科的视觉性在视听盛宴中得到更合理的欣赏与体验。
二、美术课堂中应用体验式教学法,应注重学生学习的实践性
没有亲身实践,就难以有切身体会。体验自然就不真实。因此,在美术课堂中作为教学实践者应用体验式教学法实施,就应注重学生学习的实践性。我们知道,美术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而是门实践性强的动手学科,特别是美术素养的形成与提高,都是学生说在嘴上,践在手上的反复实践,才能实现预期。为此,在培养学生美术实践能力的过程中我们应创设丰富的实践机会,搭建多样的活动平台,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数字化资源(主要是视觉图像)刺激学生多种感官,促使视觉、触觉、听觉等多感官积极参与,从而让学生在获得感性认识过程中于头脑中建立起清晰的美术表象。例如,在教学“多彩的学习生活”这一课时,就要让学生深入生活之中进行亲历式体验。当然这种方式只能利用多媒体实现情境再现,让学生在视觉感知中体验动态、色彩、趣味的视觉冲击,以激发实践兴趣,通过视觉引发联想以及引起学生参与感的强烈愿望,从而调动学生体验式学习的积极性。在这过程中学生有多种感官参与的强烈愿望,也乐于从中获得丰富的体验感受。而这种成功愉悦的心理体验又促使学生进一步产生“我要实践”的美术学习需求,进而积极更积极地进行美术欣赏、评价和创作。
三、美术课堂中应用体验式教学法,应注重施教方式的灵活性
审美能力的培养,是以审美体验的获得为前提的。在美术教学中,无论是审美能力还是审美情趣地培养,都需要以课堂为主阵地的重点落实。因此,在提效的新教改实践中,我们应强调教学方式的灵活性,以增强课堂新颖性和趣味性,从而调动学生审美心理参与,获得审美体验。
落实到教学中,就需要我们教师根据学生年龄特点,遵循认识规律,选择恰当的教学切入方式,在激发学生主体性参与的前提下,通过变换策略和手段,以引发学生对课堂的更加关注,以便于他们有更强的体验、更积极的感悟和更充分的认知。例如,在教学《我为校园添色彩》一课中,主要是学习绘画、剪贴、制作等相关技能,教学时,我们采取多媒体环境下体验式学习策略,化教为导,鼓励学生通过多媒体动态演练自主动手实践学习。该课堂分为两大阶段,第一阶段是主要有认识、想象、创造等学习操作,重点突出学生主体性的美术认知,要求学生努力为美化校园作贡献。课堂的第二阶段,主要是学生的动手制作,并通过自己制作的彩色剪贴校服进行表演。在这样的模特游戏活动中,学生有了亲历表演实践,其过程自然会有很多情感体验和收获体验。
总之,在初中美术课堂中应用多媒体环境下体验式教学法,就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体验中促进知识建构,形成美术创作实践能力。因此,在全面践行“五育并举”和“优教优学”的课改实践中,我们欲提高美术教学有效性,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中,就应尽量地把强调学生主体参与的体验式教学法应用于美术课堂中。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策略的有效实施应用,还需要配合其他方法和手段,才能取得良好教学效果,才能让学生在体验中激趣,增强自信,增强美术实践的学习欲望。
参考文献:
[1]苏建勋,初中美术课堂体验式教学的实践研究[J].新课程,2019年。
[2]李春梅,浅谈初中美术课堂中体验式教学的策略与方法[J].教育学文摘,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