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虹 湖北省利川市团堡镇初级中学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教学生会学。在当前中学生物学教学中,生物学教学大纲明确规定,要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不断获取和运用生物学知识的自学能力。自学能力是指孩子在充分了解自己存在的不足后,自觉、主动地通过学习来弥补自己不足的一种能力。自学能力是每个孩子都必须掌握的一种能力,因为孩子从学校和父母那里得来的知识是非常有限的。有研究表明,现在知识更新或者增加一倍只需要几年的时间,也就是说孩子在他们的一生之中必须时刻学习,才能保证跟上时代的节奏。
孩子自学能力的养成与父母的教育态度有很大关系。如果父母对孩子过于保护,对孩子的任何事情都亲力亲为,孩子就难以养成独立的性格,当然也不会主动、自觉地去发现自己存在的不足,更不会在此基础上努力学习以提高自己。所以父母应对孩子采取科学的教育态度,从小培养孩子独立的性格,教会孩子学习的方法和认真反思的习惯,使他具备发展自学能力所需的基本素质。
那么,在生物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下面就把我在这方面的一些探讨介绍如下:
一、 掌握自学方法,增强自学效果
自学的主要形式是阅读。阅读有预习阅读、课堂阅读和课外阅读等形式,不论哪种形式的阅读,教师都必须在方法上给予正确指导,才能收到良好的自学效果。
预习阅读是学生在教师未授课时事先阅读相关课文。为了提高预习阅读的有效性,先拟好预习提纲,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指定的课文,并要求阅读后作出解答和提出疑难。如“伴性遗传”一课,我设计下列预习提纲:①什么叫伴性遗传?②写出男女正常色觉的基因型,男女色盲的基因型,女性携带者的基因型。③一对夫妇中,如果有一方患色盲,其后代色觉遗传现象如何?④为什么色盲总是男性多于女性?⑤为什么近亲结婚危害子孙后代和国家民族?阅读提纲要力求启发性、悬念性,以激发学生积极地独立探求知识的兴趣和欲望。我指导学生在预习阅读中,要先根据预习提纲纵览全文,了解概况,然后对课文中的重点和难点用笔圈点勾画。
课堂阅读是教师随教学进程提出问题让学生阅读一个或几个重点的相关段落。为了使学生对所阅读的重点段落做到字斟句酌,指导学生在阅读容易混淆的概念时,要运用对比法加以区分,找出异同点,从而掌握概念的实质。如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dna和rna,无籽西瓜和无籽番茄等。在教学进程中,对一些较易混淆的概念和较难懂的问题先让学生讨论,再由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进行回答。对学生的作答,当场给予评价,肯定正确,指出错误,予以鼓励。
课外阅读通常是学生在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实践中,为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去查阅课外参考书。由于生物学课外参考书种类很多,为了遵循可读性、实用性和科学性原则,主动帮助学生选好课外书。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求做到:①有所侧重;②弃粗取精;③做好笔记。为了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外读,利用与生物有关的节日(如植树节、爱鸟周和环境日等),可要求每位学生根据自己课外科技活动实践写一篇生物小论文或紧扣节日主题摘编一份生物学小报。课外阅读不仅扩大学生的知识眼界、激发学习生物学的兴趣,还加深对课内知识的理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养成良好习惯,提高自学能力
无数事实证明,大多数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都掌握了较好的自学方法和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因此,在平时教学中就有意培养学生以下三种自学习惯:
1.养成勤查工具书的自学习惯。中学生物学教材中涉及到许多生物学理论、学说,生物学现象,动植物和微生物名称、名词,生物学著作和生物学家等知识,由于在教材中没有做详细的注解,学生在自学中必然会遇到许多疑惑不解的名词术语,那么解决的最好办法就是查阅工具书。坚持使用工具书不仅能丰富生物学知识,还能克服不求甚解的毛病。
2.养成爱思考、爱质疑的自学习惯。“学源于思,思源于疑。”我启发学生在自学过程中要善于发现疑点,敢于提出自己独立的见解。教会学生质疑不仅可调动学生自学的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激发学生的智慧潜力。边阅读边思考也有利于知识迁移。
3.养成博览群书的自学习惯。中学生单从课本中获取知识是很有限的,因此我引导学生要多读一些与生物科学有关的报刊和课外书籍,通过摘录、剪贴建立自己的“生物学资料库”。这不仅可扩大学生的科学视野,还能吸取更多的课外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如果一个孩子对知识没有兴趣,他是绝对不可能主动地去学习的。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应该注意有目的地进行提问引导,创设一定的情景,引起孩子对知识的渴求,从而唤起他们的自学意识。
孩子对学习有了兴趣,才会有主动去寻求知识的动力。父母在早期的家庭教育中应该注意激发孩子对知识的渴求,例如给孩子创设疑问或者故事情景,让孩子真正乐于学习和思考。
在教学领域,如何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是广大教师议论的中心,研究的课题。这里所说的能力是多方面的,其中自学能力,可以说是学生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因为一个人博学广闻,知识丰富,大量的是靠自学得来的,这是不可非议的。谈到培养自学能力,不仅国内引起注意,在世界中许多国家也很重视,已成为带有方向性的问题。因此,我们培养的学生应当是具有很高的自学能力的人。所谓自学能力,就是指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如果学生自学能力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果就会显著加强,远非注入式教学所能相比。总之,在生物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应把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当作教学目标抓落实,能否使学生掌握较好的自学方法和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关键是教师要善于启发、引导和把握,即使学生今后走向社会,这把金钥匙仍会发挥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