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解决问题”多样性的实践研究
杨佳香
(云南省永胜县三川镇梁官小学)
一、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当今社会,我们面对的是一个高速发展,变化多端的社会,每个人在其一生中都会遭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所以完全有理由把“解决问题”的能力视为人生活中一个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根据学生身心发展阶段的规律,采取“解决问题”的学习,有助于增进学生思维能力,使学生在学会思考的同时,具有独立的、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有效的、成功的解决问题者。
二、课题的理论依据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能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创新意识。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研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和思维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应用能力。
2、提高教师的解决问题课堂教学水平,提升学校的数学教育教学质量。
3、转变教师的工作方式,更新教师的工作观念,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促成学校形成一支专业素养较强的数学教师队伍。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针对目前小学数学“解决问题”中出现的弊端,探索有效的解决问题教学策略,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研究:
1、处理信息,形成策略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题目往往提供许多信息,要让学生面对自然呈现的这些信息产生整理清楚、恰当筛选的需求。如何将杂乱的信息进行有条理地整理?如何根据所要解决的问题去寻找相关信息?这就成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策略。整理的方法和形式是多样的,列表整理只是其中的一种。教材选择列表整理是因为它易于操作,适宜学生运用。通过列表对信息进行有条理地收集和整理,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根据要解决的问题,收集并整理相关的信息”有利于解决问题。
2、应用拓展,加深理解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本课学习之始,学生所形成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从具体问题中来,对具体问题必然还存在着一定的依赖性。但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促进学生问题解决意识的提高与发展。
3、及时反思,提升策略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地引导学生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反思,用列表的方法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用自己的语言解释结果的合理性;鼓励学生认真倾听同伴的想法,在交流中进一步体会有关策略的特点,加深对策略的进一步理解。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
1、文献研究法:学习和积累专家和其他学校及个人的有关解决问题教学策略的成功经验材料,并系统归类比较,甄选有效教学经验作为本课题借鉴。
2、行动研究法:追踪教师课堂教学行为,通过指导、会诊、研究,解决研究中出现的具体问题。
3、经验总结法: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反思,及时撰写教学后记,反思、经验总结、论文等,在一定范围内交流。
六、研究阶段
第一阶段:(2013年6月——2013年9月)制定切实可行的研究计划和方案,学习相关理论,明确研究方向、研究对象和方法。
第二阶段:研究实施阶段。(2013年10月——2015年3月)深入老师和学生中进行交流,组织问卷和走访等调查,将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整理。对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再加以分析。
第三阶段:总结与结题阶段。(2015年4月——2015年6月)汇集材料,进行总结、归纳、论证,完成个案分析,加工完善调查结果,完成结题工作。
七、研究的措施和分工
(一)、制定研究计划,有步骤地开展课题研究。为了确保我们的研究工作能有条不紊的开展,每学期初由课题负责人围绕课题研究内容制定学期研究计划,计划订出每个月的研究主题、安排了课题组成员的交流活动时间。课题组成员据此就可收集相关资料进行实际的研究工作,为研究计划的制定和深入开展课题研究提供了保障。
(二)、分类成立研究小组,使研究工作有层次、高效地展开。由于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解决问题的能力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我们将课题组成员按年级分成三大组:杨梅英老师负责低段组(一、二年级);杨燕清老师负责中段组(三、四年级);由王宇敏、陈海娟负责高段组(五、六年级)。各组在研究同一内容上分别有不同的要求,使研究有一个纵向的比较,有利于科学的分析。
(三)、丰富研究形式,使研究工作扎实、深入地开展。
八、研究的保障条件分析
1、本课题负责人和参与者,都是从事教学工作多年的小学一级教师,有扎实的教育和科研理论及较强的领导、组织、科研工作的能力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是学校的骨干教师、课改精英。近年来多次荣获县先进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优秀少先队铺导员称号,年度考核常被评为优秀。具有较强的研探能力、充足的时间和饱满的精神组织相关人员投入课题研究工作,能保证本课题获得预期的成果。
2、科研手段。学校建有电教室、多功能室、实验仪器室、图书室等,参加者均能上网查找、下载网上资料,这为课题的实验提供了必要的设备资料研究等现代化手段,可保证课题研究顺利进行。
九、课题预期成果
1、教学随笔以及个人分析案例及研究反思。
2、及时撰写教学后记,反思、经验总结、论文等
3、完成撰写课题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