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班级管理技巧 建设中职特色班级
四川省资中县职业技术学校 傅洪成
我从事中职班主任工作24年,不断摸索,总结了一些中职班主任管理的一些不成熟的技巧来做好班级管理工作,请大家批准指正。
一、用“5个引导”做好班级学生实习工作
顶岗实习、工学结合是中职学生从理论学习为主转向以实践过程为主阶段。在此期间,有的同学在实习中不适应新环境,心理失落,对实习缺乏信心,想提前结束实习等。对此,我做到“5个引导”,有效化解了他们在实习期间的困惑。
第1个引导是“稳定情绪,先听后导”。作为班主任,当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遇到心理困扰时,我首先需要做的是稳定学生情绪,接下来,积极倾听,鼓励他们宣泄情绪,等学生平静后,再引导学生理性地思考工作上遇到的问题。如:让学生思考在校学习与岗位实习对个人的素质要求有何不同?认真观察同事在工作中的哪些表现值得自己学习与借鉴?工作中,可以发挥自身的哪些优势来弥补自己的不足?通过反思,我让学生对自己与他人的工作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调整心态与工作方式,从而安心实习。
第2个引导是“转换角色,沟通引导”。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师生是教育关系,而在学生实习过程中,师徒之间是工作关系,二者的有着本质不同。有些学生没有意识到这些变化,在工作中对于师傅尖锐的批评难以接受,对工作要求无法理解,因而导致工作上的焦虑与恐惧。一方面,我主动跟企业师傅交流,将学生的努力、心理上的烦恼及个性特点等情况及时与师傅沟通,争取师傅的支持,协助学生转换角色,尽快适应工作的需要;另一方面,我积极教育学生调整心态,改变思维,转换角色,以适应新环境、新工作的需要。
第3个引导是“相信学生,目标引导”。我作为班主任,相信学生的潜力,根据他们的特点,引导他们制订好切实的实习计划,分阶段给自己确立好实习目标,并鼓励他们按计划从小处入手,大胆尝试,在完成一个小目标时及时给自己一个奖励,将有助于增强他们信心,提升他们的核心素养。
第4个引导是“做好准备,动员引导”。在顶岗实习前,学生既对未来的实习生活充满了期待,又对其不确定性充满了焦虑。我结合学校的实习工作计划,提前了解学生对实习生活的各种困扰,有针对性地为学生做好实习动员,让他们从知识、技能、心理、纪律等方面做好准备;同时,请实习带队教师上好实习指导课;请心理教师为他们开展实习前心态调整的辅导课,以缓解学生对实习生活的焦虑情绪;搜集往届学生实习生活资料或视频让他们观看;请往届优秀实习生或以前带过实习生的老师介绍实习企业的基本情况、基本要求等,这样让他们对即将进入的企业有初步的了解,并有信心和决心完成自己的实习任务。
第5个引导是“联系家长,合力引导”。在实习过程中,在一些学生遇到问题时,往往通过采取逃避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例如,实习期间情绪低落或焦虑,往往给家长打电话诉委屈、想回家,而家长可能不了解情况,再加上对孩子的牵挂与担心,很有可能会支持孩子中止实习。针对这种情况,我主动通过微信、电话联系家长,与家长沟通,及时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实习状态,争取家长的支持,与家长形成合力,做好学生的实习工作。
二、用“5个办法”温暖贫困中职学生
20年来,我教过一批贫困学生,特别是部分精准扶贫家庭学生,为了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让这部分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我联系学校千方百计解决他们就读困难的问题。
第一个办法是“鼓励贫困生到企业带薪实习”。学生在上课期间完成学业后,我鼓励班上学生利用寒假、暑假时间参加学校组织的到企业带薪实习活动,实习期3个月,在假期3个月的时间里,学生们可以将自己生活费都挣出来,大部分学生可获取一万元以上的实习工资,既培养了学生适应企业管理的能力,又增强了专业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
第二个办法是“引导贫困生到学校食堂、校办汽修厂勤工俭学”。我主动联系学校食堂、校办汽修厂负责人,请他们接纳我的贫困学生,让学生课余时间在他们那儿学习、劳动,请他们提供免费生活。这样,既解决了贫困学生的困难,又提高了他们的社会生活综合素质,增强了社会实践能力。
第三个办法是“认真研究学生,积极心理引导”。困难家庭学生,较之于其他学生,在心理上往往觉得不够自信,甚至低人一等。我经常找他们谈心,积极引导他们乐观向上,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我尽量多地投入时间和精力在他们身上,关照他们,鼓励他们,让他们时刻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关爱。
第四个办法是“用好国家资助政策,向贫困学生倾斜”。中职学校对建档立卡的贫困学生实行“一对一帮扶”,减免贫困生的住宿费、课本费。我积极为他们争取,帮助他们解决在校期间的生活、学习困难,帮助他们能顺利就业或考入大学,让他们脱贫,实现贫困学生“学习有指导、生活有关心、就业有保障,升学有希望”的目标。
第5个办法是“自掏腰包,资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我们学校地处农村,来就读我们学校的很多学生是家境贫寒农村学子,不仅学费成问题,而且在校期间的生活费也成问题。有时,我给他们生活费,接济他们,20年来,我共帮助了20名学生,帮他们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生活压力,让他们安心学习。
三、用“5S”管理规范班级内务
近年来,我校在内务管理上引进企业的“5S”管理理念,我根据《学校“5S”管理制度》,向本班学生宣讲“5S”管理制度,落实“5S”管理的具体要求,对学生适应“5S”管理开展培训,“5S”管理落实过程中,我每天查看教室卫生打扫是否合格,桌凳书本摆放是否整齐;检查学生寝室地面打扫干净没有,门窗抹干净没有,被盖统一叠放没有,洗漱用品摆放整齐没有,厕所、鞋子有异味没有;检查集会是否安静、整齐,是否按时到场……每次检查“5S”不合格的,督促学生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