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途径探寻
四川省武胜县烈面初级中学校 兰冬梅
摘要:在物理教学中创设情境的途径和方法很多,我们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情实际而灵活选择情境创设的方式,以便更好地实现我们教学设计而促进学生学好物理、发展物理素养这一学习追求。
关键词:初中物理 情境创设 课堂教学 途径
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是新课改“三活课堂”中“活用教法”理念实践中的常作追求,达到这样的教学效果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凸显学生主体性,还能诱发学生质疑问难发展学生问题意识,提升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而物理教学作为学生科学启蒙教育并培养物理素养发展生活技能的重要平台,既要完成知识与技能方面的教学,又要培养学生探究学习意识为主导的学习方法与实践能力,发展科学素养。因此,我们应借助新课改倡导的情境创设策略来实现物理教学目标,通过多种形式、多种途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思维应用,调动学生与课堂互动的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从而使学生由传统被动的“苦学”变为学生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主动的“乐学”并成为好之者。这是我们取得高效覅图片的前提也是我们情境创设的初衷。
一、创设开课导入情境,聚焦学生眼球攒人脉
有效的导入不外乎达到激趣和诱思两个目的,为新知教学积攒人脉。实践也证明,良好的开课导入能起到使主体活动有学习的明确性、激发主体参与意识的趣味性、为主体思维活动顺利展开创造条件的奠基性等三方面作用。一个富有趣味性、启发性、吸引力的导入将为整堂课的教学形成一个强大磁场,能为学生主体性参与与建构奠定情感基础。所以,在开课导入教学中,很多教师都选择了情境以开课,目有基本一致,只是选择创设的路径不同。例如在开启“物体的浮沉条件”的导入教学中,我们可通过动手做实验来创设情境以导入:把一个牙膏皮挤压成团并放到盛水烧杯中,可发现牙膏皮快速沉到杯底。取出后再次将牙膏皮拉伸做成船状,再将凹面向上放入水中。我们可看到牙膏皮不但没有沉反而浮在了水面上。引导学生思考同一物体只是形状不同而在同样环境下产生了截然不同的结果。在这一观察中,学生认知结构因前后的不同产生了强烈冲突,探究为什么的求知欲使学生快速处于一种“愤”、“悱”的状态。这样的开课导入不仅创了境、激了趣,聚焦了学生眼球,而且还为进一步讨论物体的浮沉条件创设了气氛和谐的认知情境,活跃了学生思维。在此基础上引入新课,既自然又无痕,顺着学生思考方向去开启新知探索教学,学生自然就会乐意与教师互动对话而积极配合。
二、创设探究学习情境,更新学习方式凸显主体
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而展开,配合教师施教的学生只能作容器而被大量“灌装”。这种被动性是无法使学生体验到学习主人这个主体性的学习意义的。在全面践行学生主体理念的“双主”支撑的新课改中,这种相当于“灌”的教学思想及做法,注定被摒弃。以新课标精神为指导的新课改要求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成为好之者凸显课堂主体的这一角色意识,其学习方式也得到了更新---从接受式为主变为自主式、合作式、探究式为主的学习方式。而对于物理这样以求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发展探究学习精神的学科学习,更强调了探究式学习的必要性和现实性。因此,在物理新知学习中我们常创设有利于促进学生探究学习的情境而让学生去学习,在人员上或自主或合作。但不论是自主探究还是合作探究,都强调学生学习过程的主体性和方式的有效性。如为检验学生压强知识学的效果而创设了生活情境,让学生利用压强增大或减小的方法知识去进行现实问题的解决:利用多媒体呈现画面,在一个寒冷的冬天,河面结了一层厚厚的冰。一天,阳光初照,几个小孩就急急冲地跑到冰面上嬉戏玩耍。突然,孩子就发现自己身边的冰面“咔喳”、“咔喳”地响,出现了裂痕。在这孩子随时都可能陷入河流中的时候,假如你就在旁边,你应该怎么做?这样的情境既生活又现实,有利于将学生带入到一个思维发散的探究状态,自然就能引发学生利用自身所学知识去为危急关头的学生出谋划策。课堂中很多学生都想到了减小压强的方法去解决这个问题,这样的情境是有效的,而且在培养学生探究精神中起到极其重要作用。
三、创设直观易懂情境,形象呈现生动降难度
随着“班班通”工程的全面实现和媒体教学常态化呼声的渐高,以多媒体为核心的现代教育媒体实现了登堂入室与学科教学融合的进课堂初衷。现在,运用现代手段模拟物理现象创设教学情境、实验情境就成为现代课堂的典型特征。我们知道,多媒体功能强大兼具多种教学优势,不仅呈现直观、载体多样,而且资源集成丰富,有助学助练的,还可以通过链接无缝对接互联网,让网上资源进课堂助我教学,特别是课件、微课、课例等信息化资源随时我们都可以调用。这些优势是传统工具所不能实现的。有利于促进学生形象思维处理知识建构。在直观呈现中,多样化的介质如动画、图像图片或有声视频就可以利用画、声、光的刺激使学生多种感官投入知识接受过程中。而且这样的呈现显然能使知识的复杂度降低为学生可理解的程度度,从而成为学生易于感知且易懂易接受的物理知识与技能。
总之,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不仅能培育学生智力发展知识技能,同时又能培育学生态度、情感、价值观,实现传统手段不可比及的教学意义的多维性。在这样情境教学作用中,学生将逐渐学会物理思维发展物理意识,并用这样的头脑去思考分析身边的所发生的物理现象。学生也由此不再感到物理学习的枯燥而感乏味,反而会觉得物理学习是有趣的,物理知识是有用的而生学习动力。所以,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我们作为一线教师要使学生获得更多有效培养就应多创设情境。
参考文献:
张华,初中物理创设教学情境的有效方法浅析[J].教育研究,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