鄢德荣 贵州省兴仁市第九中学
摘 要:民族民间文化历久弥新,博大精深,极具研究价值。语文教育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路径,在语文课程教学中渗透民族民间文化,可丰富语文教学内容,能提高语文教学价值,其意义重大。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有目的性地把民族民间文化融入于课堂之上,使学生接受民族民间文化的洗礼,让学生感受到民族民间文化的魅力,从而使学生继承与弘扬我国民族民间文化。本文主要对初中语文教学中民族民间文化的渗透途径进行了浅析,以此提升语文课堂价值。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民族民间文化;传统文化;渗透
初中语文教材中包含了许多带有民族民间文化元素的课文,这些课文内容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特点,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初中语文教师可以从教材内容出发,拓展民族民间文化相关内容,给学生讲解我国更多的民族民间文化,以此加强学生对民族民间文化的理解,帮助学生树立民族文化意识,从而提升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提升。因此,初中语文教师需要重视民族民间文化在教学之中的有效渗透,以便最优化地完成教学任务。
一、以教材为切入点,延展传统文化内容
在初中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以教材为切入点,找准传统文化元素的体现,以此延展传统文化内容,把传统文化有效渗透在教学之中,带着学生认识我国传统文化,从而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比如,以“《论语》十则”这篇课文为例,本课需要学生结合课文内涵,从课文中认识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学会立身处世,能够正确地选择健康有益的文化生活方式。初中语文教师在教授此课内容时,不妨从课文所阐述的真理出发,把“儒家思想”相关内容引入教学之中,从“仁、义、礼、智、信”五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带着学生分析儒家思想主旨,挖掘其精髓,以此拓展传统文化内容,使学生从中获得感悟,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有效性。
二、设置民族民间文化搜集任务,鼓励学生探索民族民间文化发展历程
为了把学生调动起来,使学生主动对民族民间文化进行探究,初中语文教师可以以任务设置方式,让学生合作搜集民族民间文化相关的内容,鼓励学生探索民间文化发展历程,以此加强学生对民间文化的认识,使学生領略传统文化风骚。比如,初中语文教师教授《社戏》这篇课文之后,可以让学生利用空余时间在网上查询我国“戏曲”的发展历程,并对戏曲的特点、表现形式、种类等进行分析。之后,在课堂上,再让学生把搜集的资料分享出来,以此激发学生对民间文化文化的热爱之情。再如,初中语文教师教授《安塞腰鼓》这篇课文之后,可以让学生查询各个民族具有代表性的习俗,以此使学生了解各个民族的文化特色,从而提高学生的民族文化意识。总之,有很多的民族民间文化内容都值得学生探究,教师可利用任务来驱动学生探索传统文化,以此使学生了解我国更多的民族民间文化内容,从而加强学生对民族民间文化化的认识与理解。
三、利用传统节日,融入民族民间文化习俗
初中语文教师可以把传统节日利用起来,在传统节日到来之际,或者语文教材中出现了某个传统节日元素,便可以把民族民间文化习俗融入教学之中,带着学生对传统文化内容进行分析。比如,以苏轼的《水调歌头》这首诗歌为例,这是苏轼在中秋节思念其弟苏辙时所作,语文教师可以从中提炼出关键词“中秋节”,再以这一传统节日为出发点,引导学生说出中秋节的文化习俗,并让学生以古诗的语言表达方式,写出一篇思念家人的古诗,以此强化学生的民间文化意识。又如,以“端午节”为例,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带着学生探究端午节的由来及端午节的文化习俗,以此加深学生对这一传统节日的认识。
四、开展传统文化主题活动,拓宽学生视野
初中语文教师需要丰富教学形式,为学生构建多姿多彩的课堂,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体验,使学生喜欢上语文课堂,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初中学生的个性正在逐渐突显,组织学生开展民族民间文化主题活动,既可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也能发展学生个性,给学生创造自我表现机会,可满足学生的心理发展需要,一举两得。比如,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开展“古老故事”主题活动,让学生分享古老的故事,并说出自己对这一故事的看法;又如,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开展“传统手工艺”主题活动,在活动中,指导学生制作传统手工作品,之后,再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比,从中选出最具意义的作品;再如,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开展“国学经典诵读”主题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魅力,以此把积极的人生追求、高尚的情感境界、健康的生活情趣传递给学生。另外,初中语文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民族民间文化征文活动,以及传统文化弘扬活动。通过丰富多样活动的开展,能够使学生受到民族民间文化的熏陶,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有助于学生把我国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下去,从而实现语文课堂教学价值提升。
结语
总而言之,民族民间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的意义重大,能够提高学生对民族民间文化的认识,加强学生对民族民间文化的理解,有助于学生把我国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下去,使民族民间文化永葆生命力,从而提高我国的文化价值。初中语文教师应当积极创新课堂教学,探索民族民间文化在教学中的渗透途径,带领学生领略民族民间文化魅力,以此丰富学生精神世界,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取得更多收获,从而促进学生综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