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在有效教学中得到培养
四川省武胜县烈面小学校 罗珏
摘要:把“三活课堂增智”作为课堂教学提效的行为引领,是我们促进信息技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实践路径。本文论及了激趣、放手和合理评价这三种策略在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素养中的应用。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 素养 有效教学 培养
只有提高教学有效性,提升教学效益,大力加强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培养,才能促进信息技术这门新兴学科教育高质量发展。近年来,我县以“三活课堂增智”为课堂教学改革的引领思想,要求一线教师在“活化资源”“活用教法”“活力展现”这三个维度上创新策略,提升课堂教学效益。这几年实践告诉我们,真正有效践行“三活”,的确能带给我们一个高效课堂,让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在有效教学中得到培养。所以,在接下来的要促进学生高质量发展中,我们仍然应以提高效果的有效教学来进行探索实践,让学生在充分发挥学习积极性中成为学习主体,并与教师进行对话和确保时间和空间的课堂操练。这样就可促进学生获得有效的教与培,发展信息技术素养。
一、加强学生信息技术学习兴趣培养
素养的形成,首先就体现为一种能力的形成。能力形成的培养过程,其主体的兴趣在其中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没有兴趣作内驱力,往往就缺乏动力去促进学生坚持锻炼,更没有信心去克服操练中的困难。因此,要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就必须加强学生兴趣培养,使之潜在活力被激活而展现,去支撑他们学与练。因此,我认为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我们应广泛吸收其他学科的教学实践经验,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创新激趣策略以吸引学生发挥主体性,让他们在强烈的学习兴趣内驱下成为“我要学”“我要练”的积极践行者。只有这样,当个体活力展现了,课堂上才能有更热烈的活力氛围涌现出来。当然,激趣不仅在新课导入环节,更应是整个课堂的各个阶段。作为一名老师,激趣手段应多样化,必须善于捕捉课堂上学生学习态度、方法、情感等方面的亮点,对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激励式评价来激趣,这种鼓励式激趣,往往能让他们保持积极进取的心理进行对话与操练,这样才能更好的激趣以促进学生产生强烈的渴望而进行积极学习。这是趣味教学法的最高境界,也是提效的重要举措。
二、大胆放手去激发学生创新实践
信息技术素养的形成与提升,没有足够的动手操作实践是不可能的。因此,在课堂教学追求有效甚至高效的过程中,教师应在积极营造氛围中让学生努力学习,鼓励他们积极的探索和创造性的课堂实践,允许他们标新立异,只要符合需求即。实施路径就是“任务驱动”策略,以学习任务为抓手,以完成任务为载体,鼓励学生树立创新意识,敢尝试,敢创新。例如,在进行制作幻灯片的教学中,很多学生无法从功能强大的PPT软件找到下手路径,就能采取模仿操作。这种“仿着学”“照着做”,显然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做出来的作品也没有多少新意,更感受不到演示文稿这个软件学习的有什么新鲜性和实用性。为了鼓励学生创新实践积极性,我们就要采取放手策略,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其他学生作品中的特殊性,并让学生发表意见,探讨尝试。反复经过这样教与学,学生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其思维就会得到拓宽,对软件也更熟悉而且也愿意主动尝试。最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培养了他们创新实践意识。
在课堂上,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在教法活用上,不仅要创新教,注重方法的选择与组合,还必须努力探索创新学习的新方法,让学生学更有效果。例如,在平时教学中,我们应鼓励学生自己动脑,不要以老师和同学的作品或做法为效仿标准,在自己实践中要创新思考增强作品的独特新颖设计效果。当然,作为一线的我们,还要注意学生作品的展示平台,并鼓励他们积极进行成果展示,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作品在展出中点攒时而增强学习情感和创新实践的信心。这也是激发他们创作实践热情的又一重要举措,对提高教学有效性,增强学生兴趣无疑是具有重要作用的。在课堂展示之外,我们还可结合学校各种活动和县级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活动进行评比,鼓励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知识参与其中。这也是放手促进学生创新实践的重要做法。
三、在合理评价中提高学生学习信心
信息技术课堂,大多是学生操练之后进行的课堂小结的。这个环节,不仅要在知识上进行盘点梳理,还要对学生在整个课堂参与中的行为、态度和效果进行点评。虽然是笼统式的,但还是应采取分层评价,不能把梯度要求的实施抛在了脑后,仍然要体现分层思想,评价主体可以多元化,也可让学生及时评估自己完成任务的过程、方法和步骤,以增强他们小结信心和成就感,还可以帮助他们清楚地了解自己的信息技能,信息素养和各种能力,并及时进行反思,总结同时,还促进了学生相互交流和评估的能力。这样的小结才是有效的,也是全面的,是新课改倡导的方法---不仅要注重学习知识的评价,还要注重学习方法、效果的评价。因此,在实践中我们评价学生学习效果时应做到合理性和全面性,强调学生信息素养的评价而不是信息技术能力的评价。这二者的区别就是信息素养的包涵的内容更广泛,更利于学生发展。
总之,让学生在有效教学中得到信息技术素养培养,还有很多方法可以实现。这当然,前提是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果,注重学生发展,才能把有效教学的意义变成惠及学生发展的现实。在全面践行高质量发展的“五育合一”教改实践中,如何实施有效是一个长期的新课题,等待着我们继续探索。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只有务实从业,向阳而行,才能在提效中促进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虞兴华,小学信息技术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探究[J].考试周刊,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