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
云南省永胜县永北镇第二小学 杨淑全
课堂是学生在校获取知识时间最长的地方。一个成功的学生,最为快乐最能得益的地方是在课堂;而一个不成功的学生,最苦恼最少获得进步最容易被忽视被埋没的地方,也恰恰是在课堂。因此,要让每一位学生都获得进步,都有成就感,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就势在必行。通过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我深深地体会到:要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进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认真备课并要求学生预习
教师只有精心设计课堂教学,上课时才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备课时,首先要确定一节课的教学目的与要求,其次找出教学重点和难点,然后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语文知识和能力的最新状况,最后确定教学的深难度及教授方式方法。备课要全面落实,既要精心安排复习内容;又要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做到准确、明了、精炼;还要预测课堂上学生可能出现的认知错误并准备应急方案,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除此之外,设计精炼的语文课堂练习,根据教学过程的设计和教学的实际需要制作好教学所必须的教具或课件等也非常重要。备课越充分、教案设计得越详细、越科学合理,课堂教学效率就会越高。
二、指导学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保障
“授人以鱼,不若授人以渔”,指导学生学习方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十分重要的。
1、指导学生预习的方法
指导学生科学地预习,掌握预习方法,迫在眉睫。要具体教学中,我教学生从以下方面进行预习,效果显著。(1)明确目的。开始时给学生布置预习的范围,帮助学生找到重点、难点,以后逐步给学生布置预习提纲。心理学研究证明:带问题读一遍比不带问题读五遍效果要高。让学生带着问题读就得边读边思考,从书上找答案,这种学习主动积极,效果当然高了。(2)鼓励质疑问难,学做预习笔记。学生预习时,除了抄写课文的重点词句外,,还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并把弄不懂的问题记下来,为上课时弄懂这些问题做好思想准备。(3)教给“圈、点、批、注”的预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就是要让学生学会“站在书上看书”,学会对书圈、点、批、注,把看了书的感想、想到的问题批、注在书上。
2、指导学生听课方法。听好课是学生获得新知识、发展智力的中心环节。我经常对学生进行听课方法指导,让学生明确听课目的,听课时要集中注意力,动耳听清知识的来龙去脉,要指导学生学会动脑思考,加以分析、归纳,将知识进行整理以便加强记忆,动手将重点内容做笔记以备复习。
3、指导复习方法。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具有先快后慢的特点。这就要指导学生及时复习,到后来可间隔一定时间再复习,间隔时间随复习次数的变化越来越长。学习方法一旦被学生掌握,课堂教学效率就必将大大提高。
三、合理分配课堂教学时间
效率的含义是指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和取得的收获。其实,一个正常人真正可以集中精力的只有20分钟左右.这也就是为什么老师在讲课的时候要突出重点的原因,也是现在课堂教学逐渐调整的原因.因为,我们发现孩子不能够集中一堂课的精力,那么每个孩子效率最高的20分钟出现在哪个时间段呢?这20分钟是集中出现还是分散的呢?所以,我们要做的不是要100%地集中整堂课的注意力.而是根据孩子注意力的能力让她在有效的20分钟里发挥她的潜力.这和老师的教学安排有关.所以在设计教学预案时注意一些时间限制。连续长时间的学习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我们应该注重设置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对学生学习知识、形式能力和提高认识真正起作用的时间,并充分利用好这些时间。合理分配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在一堂课中的时间。教师满堂灌,或是一味地要求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都是在浪费课堂教学时间。
四、灵活运用课堂教学技巧
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面发展教学的理论。核心内容是:学习是生动活泼的智力生活,学习是在游戏童话、美术、音乐和创造的世界里进行的学习要成为丰富的精神生活的部分,学生应是这个世界的旅行者、发现者和创造者。我们要通过我们的课堂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语文的自信。让他们以旅行者、发现者和创造者的角色进入课堂学习,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有位老师讲得好,“讲课讲到快乐的地方,就自然地露出微笑;讲到愤怒的地方,情绪就激昂;讲到悲伤的地方,声音变得很低沉。”教师要充分利用面部、眼神、语言等传递自己所获得的情感,要将自己融入课堂,全身心的投入,对文本的理解要表现出最纯最浓的真情。只有你的情感真诚,学生才能真正被感染。
五、及时反思,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保证。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和课堂教学实践作为思考对象而进行全面、深入、冷静的思考和总结,对自己在教学活动过程和课堂教学实践中所作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本人认为,每堂课后,及时认真的进行课堂反思,总结得失,是一种不断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很好办法。因为根据杜威和黑格尔的观点,反思是行为主体对自身既往行为及其相关观念自觉进行异位思考的认识活动。我们老师进行课堂教学的反思,主要是指反思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或失败的因素,提出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分析课堂教学中成功的原因,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进行审视、分析和反省,促使自己的教学素养和教学能力获得不断提高的认识过程。反思应做到:反思所得,发扬长处,发挥优势;反思所失,汲取教训,弥补不足;反思创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
总之,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绝非一日之功,我们只不过是在摸索中不断前进,在前进中不断摸索,希望能走出一条活且实,快且优的教学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