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永胜县三川镇翠湖小学 唐星颖
“高效课堂”就是以尽可能少的人力、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小组建设则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之一。建设、培训好了一个学习小组,也就把握住了英语高效课堂的灵魂。但建设一支精干的学习小组并非易事,我认为一名小学英语一线教师,在接触过程中发现,一些教师对小组合作缺乏正确认识,只是为了合作而合作。就目前小学小组合作学习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和解决对策谈几点看法。
一、小组合作存在的问题
1、分组的不科学性。小组合作学习,教师一般采用前后桌同学组合成一个学习小组,这种小组的形成忽略了小组成员的差异。有可能造成有些小组热闹非凡,而有些小组则是鸦雀无声,达不到合作的效果。
2、课堂喧哗。小组合作学习会带来较传统教学更大的噪音,这个问题在很多小学英语课堂上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在英语课上有时可以看到,教师还没有交代完合作的事项和内容,学生就迫不待地开始自由讨论。例如,一节有关Christmas tree的课,教师的任务是“How to make up a Christmas tree?”教师将学生分小组装扮圣诞树,本想为深入学习课文做好铺垫,但学生的注意力早就被圣诞树所吸引,根本无暇顾及教师的提示,到最后一节课表面上热热闹闹,而学生却没有掌握和巩固已学知识,没有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3、小组发言人固定,忽视个体独立思考。如果合小组作划分不合理,会出现小组中个别成员承担大部分甚至所有的任务,而某些小组成员却无所事事的现象。在小组英语课堂上则更多地表现为:小组合作表演对话,部分成绩较差或不善于表达的学生在对话表演中,只说几句礼节性的口语,而活跃的学生则是滔滔不绝,小组合作完全变成了个人的表演。一些需要学生共同表演的对话也往往是小组成员中学习较好的学生给事先编排好的,部分学困生则依赖于这些同学,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
4、小组合作评价不合理。教师给予学生的小组评价往往是在小组代表发言完毕后,给予加分、小星星等的类似奖励, 但是小组代表的发言只能代表其个人意见, 教师的评价就存在了片面和不完整性。而且这种评价方式过于注重结果, 忽略了合作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教师很少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参与程度以及创新意识、时间能力进行评价, 缺少对寡言少语学生的关注, 导致不爱说话的学生更加不喜欢发言, 造成恶性循环。
二、解决对策
那么怎样才能克服以上问题, 优化小学英语小组合作学习,增强小组合作的实效性呢? 通过学习其他优秀教师的理论经验知识, 以及结合本人的实践, 总结出以下几点:
1、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积极的自我评价有助于身心健康,有助于同学和老师之间的融洽。因此,在我们的英语课堂中要充分相信学生,给予他们展示自我的空间,培养他们深入思考的习惯。教师应大胆放手,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
2、优化分组的人员。新的《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只有最大限度的满足个体需求,才有可能获得最大化的教学效益。因此,采用科学,合理的分组方式是小组合作、学习顺利开展,发挥小组学习实效的前提。小组建设需要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将不同层次的学生搭配分组。同时还要保持组际之间的均衡性,有利于组际间的交流和竞争。在一个小组中,确定一个能有效组织开展活动的人,即小组长。这样的分组有利于学生的优势互补,使每个小组的学习资源相对均衡,同时能较好的发挥优秀学生在组内的作用,对学习困难学生有较大的帮助,使小组成员形成一种“荣辱与共”的关系。
3、建立有序的合作常规。小学合作学习活跃课堂气氛, 教师就要建立一套“活而有序”的合作常规。从教师方面出发,在课堂秩序混乱的情况下,教师可以使班级的所有活动都停下来,提示学生要小声说话,或者给予纪律好的小组一定的奖励。从学生方面出发,小组内分工明确,设立小组长、记录员、汇报员各一名。组长由组织能力强的人担任,负责分工,组织成员间进行有序的讨论;记录员记录小组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内容;汇报员则将本小组的合作情况归纳总结,在班级中交流汇报。通过设立不同的角色,要求小组成员既承担个人职责,又要相互配合支持,发扬团队精神,有效完成任务。所以,教师在平时合作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独立思考、积极参与、认真倾听、遵守课堂纪律的合作习惯,这样在上课时就会井然有序。
4、采用多样化的评价和奖励,以评价促发展。在具体英语课堂实施中,我运用了量化考核制度,将小组作为一个整体,小组中任何一位同学得分,集体加分,小组中任何一位同学因作业、成绩等原因失分,小组集体扣分,在整体评价量化考核实施过程中,优生在小组中己不再高高在上,而是成为小组成员欢迎的对象。对那些学困生教师应给予更多的关爱和耐心,多运用鼓励性评价,譬如,在学生参与和完成课堂合作活动时,使用Very good /Great /Excellent等激励性语言鼓励他们。面对羞于开口的学生,我一直鼓励说:“You can say it well.Try!”等。接着,应及时地给予这类学生表扬,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形成积极良好的英语合作学习态度,激发兴趣。学困生也不再是班级中被遗忘的角落,而是被一个个充满爱心的合作小组同学包围着。在这种评价机制的激励下,优等生可以得到发展,中等生可以得到锻炼,学困生可以得到帮助和提高。班级合作小组形成了一个积极融洽的氛围,使每个学生都能平等合作,快乐学习。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最好的学习效率。
实践证明,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要合理的建立小组,培养学生良好的小组合作学习的习惯,科学地选择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并科学的进行评价,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合作意识,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