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校体育与素质教育
胡德军
(四川省巴中市平昌县张公小学)
学校体育与素质教育有许多共同之处。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是“育体”和“育人”,学校体育以体育教学、课外锻炼、运动队、运动竞赛等为主要形式来培养和塑造完美的“人”,它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和手段。
一、学校体育与身体、心理素质
21世纪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必须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这正是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和首要目标。
学校体育以四种主要组织形式来完成“育体”的本质任务。体育的主要特点就是进行身体练习,体育教学、课外锻炼、运动竞赛都是身体练习的因素,运动技能的获得是通过反复的身体练习得来的,体质的增强是在刻苦锻炼的基础上获得的。通过反复的身体练习,改善身体的功能和形成,促进生长发育,发展身体素质,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就是学校体育的本质任务。
面对社会的激烈竞争,风险和挫折无所不在,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就能适应竞争激烈的社会需求。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是学校体育的重要课题,体育运动中经过艰苦努力,克服生理和心理上的困难和障碍,对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起到积极的作用。体育实践使学生体会到尊重、理解、宽容等积极健康的情感,使学生更加自尊、自信、自强,使学校体育对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二、学校体育与科学文化素质
在学校体育工作中,要教育学生通过体育锻炼增强体质,达到健康,以报效祖国。身体是科学文化知识的载体,是为“四化”建设服务的本钱。现代学生学习负担重,精神压力大,如果没有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难以承受双重压力。体育对科学文化素质还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体育的主要特点就是身体活动的实践,学生在掌握运动技术的实践过程中,通过观察、分析、判断来提高思维能力,促进大脑的发育,改善功能,使大脑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健壮的体魄、充沛的精力是良好记忆、敏捷思维的基础,学生只有在体魄健壮,精力充沛的情况下,才能提高学习的效果。
三、学校体育与思想品德素质
人们容易通过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体质的增强、健康水平的提高来认识学校体育,其实这只是学校体育功能的表面体现,它还具有更深层次的本质功能,即“育人”的功能。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育体”是它的主要任务,而“育人”则是它不可推卸的责任。学校体育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具有独特的作用。
(一)重视体育理论课,提高学生体育文化素养
体育不仅能使学生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能,而且还是发展智力、陶冶情操、锻炼意志、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增强组织纪律性的重要途径。要让学生明确认识“体者,载知识之车,寓道德之舍也”,从德智体美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上来确立体育多功能、多层次目标,寓思想教育、作风培养、意志锻炼、体育文化、艺术修养于体育教育的全过程。
(二)结合实际、抓住时机进行思想教育,促进体育教学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结合实际调整教学内容,坚持“健康第一”的教学指导思想,实施我校“游泳+选项”的特色体育教学,拓展体育选项课教学,使学生的运动兴趣与学院的体育特色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从理论上进行引导、教育学生并不是件难事,关键是如何在实践中让每位学生都能自觉地进行锻炼。现在的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倍受父母的宠爱。他们中一般存在怕苦、怕累的思想,学习体育凭着兴趣出发,对运动强度不大,兴趣高的项目都乐于去做,面对某些单调枯燥的项目就往往不愿接受。开设体育选项课可以较好的解决体育课堂教学,同时要求学生课余时间也应结合自己的运动兴趣,确定自己长期坚持的运动项目进行积极的锻炼,从而提高自身内脏器官的机能、改善心血管系统、增强肺活量,提高自身的机能状态。
(三)提高教师思想、业务素质,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
要使学生对体育产生兴趣,体育教师的高素质和魅力往往起到关键作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所谓体育教师的魅力,表现在他们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具有渊博的知识、较强的教学能力和准确优美的示范能力,要有不断进取的钻研精神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学习习惯,具有清晰、简练、生动的讲解与表达能力。学生对具有魅力的教师有敬重感和信服感,从而自然地对体育锻炼产生兴趣。
(四)通过课余竞赛活动,促进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
在课外体育竞赛中,学生最活跃,最容易暴露思想。平时表现出来的骄娇二气、自私、名利得失等均可在体育活动中得到调整。任何一次比赛,不管参加与否,每个人都表现得非常积极。他们想到的是班级的荣誉,集体的光荣。平时对班级漠不关心的同学,也会在比赛场边鼓掌助威、加油呐喊,通过比赛增进了各班、各学院学生之间相互接触、相互了解,增进了彼此友谊,有利于形成了良好的学校风气。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了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和学生组织体育比赛和体育活动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拼搏精神和集体荣誉感,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五)增加体育经费投入
很多学校的现状是学校越扩越大,学生越来越多,教学楼越起越高,活动场地却越来越小,器材人均也越来越少。没有场地、缺乏器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校每年应从办学经费中拿出固定的资金用于购置体育器材和改善体育运动设施。
体育教学中向学生引进思想品德教育是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任务之一,必须和指导学生科学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提高运动技术相互联系为一个整体。教师要以学生为本、创造性地开展学校体育工作,提高学生体育文化素养和道德风尚,使其成为合格的现代化建设的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