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小学音乐教学的创新实践
段 庆
(四川省武胜县街子小学校)
摘 要:作为一线音乐教育的实施者都不能忽视音乐教学,应为音乐教学提供鼎力支持,保证音乐教学顺利开展。本文探讨了“双减”政策下小学音乐教学的创新实践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音乐 双减 创新实践
现代小学阶段教育,音乐尤为关键,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在素质教育中占据重要位置。当前小学阶段音乐教育,提升音乐教学效果成为老师教学的基本要求。老师在开展音乐教学时要创新教学方法,与学生学习需求相结合,通过科学教学方式培养学生音乐素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一、创新教学思想,寻求教学方法灵活多变
(一)“音乐游戏”的力量。教师可通过“音乐游戏”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妙。“音乐游戏”主要以游戏为载体,强调音乐的主体作用,使学生通过感受音乐陶冶情操,从而发挥音乐对学生的指导功能。在“音乐游戏”中,游戏与音乐有机结合,体现了让学生在“玩”中学习音乐知识的教学思想,进而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终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例如在教学“音符”这一内容时,学生很难在较短时间内分辨音符,所以教师可让学生扮演“音符”。当唱到某个音符时,扮演那个“音符”的学生就动作示意。扮演“音符”的游戏将抽象的“音符”具体化,既有利于加强学生对“音符”的记忆,又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参与音乐课堂的教学。“音乐游戏”使学生在游戏中学习音乐,感受音乐的美妙、旋律的魅力、节奏的跳跃和音色的变化。“音乐游戏”是将音乐与审美相结合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音乐欣赏”的魅力。“音乐欣赏”是将音乐与审美相结合的另一重要手段。为此,教师可采用不同的鉴赏音乐的形式,让学生体会音乐中蕴含的独特之美。首先,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技术辅助音乐教学。多媒体技术能有效地将视觉、听觉等熔于一炉,使学生获得直观而形象的音乐感受。例如在学习《粉刷匠》时,教师可为学生播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或让学生比较同一作品以不同音乐形式呈现而产生的不同效果,旨在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另外,音乐的教学内容不仅包括音乐理论知识的教学,更涵盖与实践相结合的各种音乐知识。因此,教师可将音乐鉴赏、视唱练习和乐器了解等内容有机结合,使音乐教学变得丰富而有趣。
二、创新教学内容,寻求内容的多样性
(一)合理引进流行元素。对于音乐教材中的音乐内容,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首先,音乐教材中具有鲜明特色的民族音乐很难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根本原因有两个:一是小学生不具备足够的文化知识和高深的艺术修养;二是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的大多是流行音乐,音乐教材中的民族音乐与小学生熟悉的流行音乐截然不同。因此,小学生较难接受音乐教材中的音乐内容。基于此,教师应将流行音乐的元素融入音乐课堂教学中,旨在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达到教育与时俱进的效果。把流行音乐的元素引进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为音乐教学注入新鲜血液,使音乐教学更受小学生的喜爱。例如王力宏演唱的《龙的传人》,这是一首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流行歌曲,将西方电子乐器的节奏与东方旋律的中式说唱巧妙结合,成为中国流行音乐的一大创新,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较强的音乐教学价值。可见,教师在引进流行音乐元素时,要特别注意所引进的流行音乐元素是否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较强的音乐教学价值。
(二)音乐器材的学习。在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学设备的局限,学生很难接触到乐器。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辅助教学的工具一般比较单一,使音乐课堂教学索然无味,令教师与学生之间缺少了应有的沟通和交流。随着社会的发展、音乐教学设备的不断更新,教师可在音乐课堂上相应加入一些乐器的教学,使学生渐渐有机会接触自己喜欢的乐器,为音乐教学内容的创新提供条件。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可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乐器,开展教学。例如在《摇篮曲》的教学中,教师示范排箫教学时,让学生边听教师所演奏的乐曲,边打拍,学生便可准确地把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而后引导学生独立演奏,更好地领略歌曲的要义与精髓,以此为之后的音乐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从而提升自身的音乐综合能力,提升自身的音乐素养。
三、创新课余活动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音乐教学不应局限在课堂上,还要把它扩展到学生的课余生活中。一般而言,小学每周只安排两节音乐课,80分钟的课堂教学时间远远不能满足教师的教学需要。因此,教师可采用实践活动的形式,不断加强音乐对学生的影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例如,教师可组织学生排练音乐剧。音乐剧结合了歌唱、对白、表演和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能将音乐的思想和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通过排练音乐剧,既能满足学生的表演欲望,又能让学生感受全新的音乐诠释方式,还能使学生获得崭新的音乐启示。同时,教师可设置一些奖项,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4]。另外,教师可借鉴一些较成功的歌唱比赛节目,学习其成功之处,力求使每个有才华的学生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这种借鉴其他优秀歌唱比赛寻求创新的方法,主要是从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出发,充分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以求音乐教学的实效。
“双减”政策下,创新小学音乐教学,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音乐想象能力、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小学是学生学习生涯的基础阶段,小学阶段,学生会表现出自身的天赋,为此,教师要保护好学生的天赋,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唐春利,小学音乐的教学创新探析[J].江西教育,2020年。
[2]王雪生,小学音乐教学创新方法的几点策略[J].魅力中国,202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