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实施
四川省成都市清波小学校 周直蓉
摘要:实施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数学课堂中具有重大意义,作为一线教师,要把该策略与有效方法相融合,通过生活化的导、授、练等实践,帮助学生在实现预期中发展数学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 生活化教学 有效实施
贴近学生实际,从数学现实出发,精心设计教与学,让学生在生活化策略应用中获得深刻地理解、思考与探索等学习体验是我们实现有效教学、促进课堂高质量收获的重要保证。落实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作为一线教学的教师,应基于学生现实生活经验创新施教,引进生活之水入课堂, 实现两个转化---生活经验数学化以及数学知识生活化才能使生活化教学策略应用到位且有效。这样才能在学与用中实现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教学预期。下面,我谈谈在小学数学课堂的双边活动中应用生活化教学策略实施的实践与思考。
一、数学课堂实施生活化教学策略的现实意义
数学教学生活化是新课标“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理念要求的具体实践,其应用的过程就是要实现从真实生活走进符号世界、走进算术世界。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实施生活化教学,对于源于生活的数学来说,更具有现实意义,其能将数学现象生活化,生活世界数学化。在二者的转化促进学生把知识与现实结合思考,促进学生进行生活化应用,从客观现实生活中收获的被抽象概括而形成的基本数学概念、公式、定义、法则、定理等的吸收和内化,更具有良好现实意义。这具体包括以下两方面:
其一,数学知识生活化。就是从生活角度来看待数学知识,把数学知识与相应的生活问题联系起来,这个过程就是“生活化”。数学课堂实施数学知识生活化,其目的是打通现实与书本的通道,建立起关联,让学生明了数学课本上尽是生活,生活中到底都是数学的身影。
其二,生活现象数学化。就把生活现象提高到科学研究的角度来解决,是数学知识反哺生活的一种实践。加强这一途径的实施,有利于学生把数学知识用之于生活中,有利于促进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的提升,同时也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产生过多的认知的教学意义的发生。
二、数学课堂实施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实践抓手
生活化作为一种教学理念,落实到教学实践中,还需要配合一些具体的实践方法,才能把这种理念指导付诸实践、渗透其中,化无形为有形,起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
(一)引导观察发现生活现象中的数学问题。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的影子在生活中每个角落都有呈现,数学的价值在日常生活运用中让运用数学知识的人才深有感触。没有参与数学经历,就不会有观察与发现的体验。应用生活化教学策略实施,首先就必须重视学生生活体验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并把这种作用发挥出来。有效有做法就是引导学生观察,通过多媒体引进生活问题,创设出融数学问题于一体的生活情景中,让学生阅读发现,其中的数学问题。这种从现象中发现的数学问题,其催发学生产生的解决欲比教师激发的探究欲会来得更强烈,更能激发学生解决动机的实现。他们能从“最近发展区”的经验出发,来判断其中问题的解决之道。如果够不着,很可能就会使之“跳一跳”。急忙翻书找方法是他们此时最想做的事。因此,在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现象时,使他们发现问题存在是我们生活情景创设的目的所在,能为接下来的教学有效奠定人脉基础。
(二)以知识与生活的结合为新授教学的抓手。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实施应用,课堂仍是主阵地。在新授环节,是我们落实生活化理念的重要平台。我们知道,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教学是“教教材”的重要体现,而新课改推进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改变这种“唯课本是教”的做法,倡导“用教材教”的思想。而作为课堂教学指南的新课标,又非常强调从学生已有生活现实出发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贯通,让生活之水进课堂,使书本之知渗进现实中,通过学以致用或用中获学的方式在二者之间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通。而要达到这种效果,以知识与生活的结合为新授教学的抓手是我这几年在“教法活用”中的最大收获。实践证明,学生才能更好地从生活现象中抽象出数学模型,建立起生活化学用理念。
(三)利用生活化的练习设计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应用意识是新课标的重要要求,紧接着又提出了发展创新实践能力的呼唤。而且还用“特别”和“注重”两个词进行了强调。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注重导入与新授的生活化还不够,还应把课堂练习这个平台生活化,坚持“到生活中去”的实践观点应在此进行落实,以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并从中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应用意识和发展实践能力的机会得到兑现。为此,我们可在新授环节之后巧妙设计练习平台,在学用互通之间架起实践应用的桥梁,通过把课堂练习设计成生活化的应用实践,以便使学生在巩固知识中完成内化和转能。这样设计出的课堂练习,既能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与习得、建构,又可以让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的实用价值,增强学用主体性。这样的生活化策略的教学应用,既培养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又促进了学生数学致用信心的建立。
总之,在奠基的小学数学课堂中应用生活化教学策略实施展开,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数学学科本质的必然。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应把学生易于接受的蕴含有数学知识的生活现象、事件整合到数学课堂导、授、练中去,让学生在不知不觉地学与用完成知识获得、技能培养和价值体验。身边有数学,数学在身边,二者的形影结合,是我们数学之所以必须应用生活化策略实施的直接原因,也是数学学习散发出亲和魅力的有效方法。这一点,我们务必为此努力。
参考文献:
夏冬梅,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探索[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