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杨国政 云南省永胜县三川镇清河小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一个人对待客观世界、科学事物的基本看法和倾向,对他的学习、工作、研究等活动具有很强的导向、制约作用。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必不可少。美国心理学家特尔曼说过:“智力与成材具有重要相关,但不具有完全相关性”“性格品质与成材具有密切相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一个人对待客观世界、科学事物的基本看法和倾向,对他的学习、工作、研究等活动具有很强的导向、制约作用。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必不可少。
一、 深入研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催化剂,能促使学生迸发强烈的求知欲,学生学习的兴趣越浓,越有利于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积极愉快地参与学习活动,乐此不疲。但是,小学生的兴趣往往不稳定、不持久,需要在教学中不断激发和培养。
例如,在教学《统计》时,我借助“六一儿童节”的具体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上课伊始,我亲切地说:“儿童节刚过完了,大家对当天的礼堂布置还有印象吗?谁能说一下?”短短的谈话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学生回答后,我用大屏幕展示了当时跟统计有关的情景。这个环节吸引了学生对学校的关注,学生在统计活动中滋生爱校之情,同时训练了观察能力。接着,请学生了解、统计全班同学的生日、小组内每人获得小红旗的面数,这些涉及每一个学生的事情,使他们感到亲切、有趣,可以充分调动他们学习数学的情感。统计活动是让学生经历了解、记录、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之间增加了解、增进友谊的过程。在这些学习活动中,学生感受到他们的身边处处有数学,同时体会到小伙伴合作的重要。
每节数学课,我们都要结合教学内容,适时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间接兴趣。这样,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经历“感到数学学习有趣──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萌发学习数学的志趣”的学习兴趣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健康发展。
二、 激发动机,锻炼学生的数学应用
学以致用是学习的真谛,学生先掌握了数学理论知识才能解决实际问题,而解决问题又能侧面激发他们学习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反过来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在这一点上数学课尤为明显。
在《数的认识》的教学中,我就借助多媒体教学将大海边的景象现场演示给学生,并以讲故事的形式营造出全班小朋友在沙滩上捉螃蟹、捉小虾等富有情趣的赶海活动。在正式讲课之前我首先进行引导式的提问,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大海吗?喜欢到海边玩吗?海边还有可爱的小虾和小螃蟹呢,想不想去看看他们?这个问题明显激起了全班同学的兴趣,我随后出示伴随海浪声音的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并启发式的提问,你们发现了什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然后,我顺势又提出“一共捉了多少只虾、多少只螃蟹?沙滩上有多少个小朋友、多少只螃蟹? 天空中有多少只海鸥等与数学教学任务有关的实际问题,在具体情境中引起学生对事物计算方法的探索,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教学中我还教导学生在自己动手中学会用计数器、小棒解释数学计算结果的过程,学习用竖式计算的解题方法。每次提问后,我都会给予回答问题的学生给予鼓励言,并让他们把自己的计算方法和思考过程与大家分享。通过这样的教学手段学生都争先恐后的举手发言,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实践告诉我们,结合教学内容,从生活、生产和科研实践中选择素材引入数学知识、数学问题,使学生深切感受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断激发、强化学生学好数学的心理需要,对培养正确的学习动机和进行相应的思想教育是是极为有效的。
三、 激励评价,学生健康学习情感的催化剂
课堂上,要借助积极的评价,发挥学生内心向上、向好、向善的力量,让他们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例如,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一节的教学,先呈现给学生由长方体、长方体、圆柱、球组成的“机器人”画面,来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在学习完图形的特征后,让学生实例说一下。我们班的王凯说:“汽车轮子是圆柱的。”“那你知道为什么汽车轮子要做成圆柱的吗?”学生马上抢答:“因为要汽车跑的快,就要能滚起来”我及时鼓励,“太棒了,你们真有发明家的头脑和远见”又问:“那为什么不做成球形呢,球形不是滚得更快吗?”这一问引起了同学们的思考,大家思索片刻后,七嘴八舌地说“为了美观”“做成球会鼓在外面,碰着别人,不安全”“因为汽车要向一个方向开,做成球形的太灵活”“做成球形不方便固定”……只要学生说得有道理,我都给予了肯定,学生的思维活跃了,眼睛都闪亮了,个个精神焕发,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同时领会到了学习数学要用心观察、善于动脑,陶冶了学习情感。
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需要教师把热情带给学生,用教师真诚的情感去感动学生,把学生的积极情绪调动起来;需要教师的巧妙引导促使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发现规律;需要教师的信任和鼓励,可以使学生遇到问题不泄气、不放弃,最后获得成功可以使学生敢想、敢说、敢做,主动获取知识,在求知中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教师的宽容和欣赏,可以使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方法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使学生不断得到教师和伙伴的赞许,在数学学习中个性得到健康的发展、积极向上的学习情感得到强化。
总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目标是紧密联系、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是一个由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过程承载的启发、渗透和感染的过程。所以必须有机地渗透到课堂教学内容当中去,并自觉地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使其成为教学的灵魂,使学生端正态度,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