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初中体育高效课堂的构建方法
四川省武胜县南溪学校 杨卫
摘要:初中体育要构建高效课堂就必须在“三基”达成上创新设计与实施的方法。通过“双主双优”课改实践我认为可以从“教什么”和“怎么教”两个抓手上作文章,采用游戏、竞赛等策略以及注重与舞蹈等美育融合,从而构建高效体育课堂。
关键词:初中体育 高效课堂 构建方法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学生的以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为主要的“三基”目标达成而提升课堂有效性,只有这“三基”“三位一体”的完美实现,就等于构建起了一堂高效体育课堂,这有利于促进学生在学校的体育课上很好地锻炼自己的体质,而且还可以让他们体验到体育课堂原来是如此有乐趣。在全面践行新的课标要求和“双减”政策下,体育课必须发挥素质教育渠道作用而立足于培养和发展两个出发点而实施,坚决摒弃以“新课标”探索为名的所谓的“花哨”的“走形式”,使其在真正意义上的“回归”成为现实。作为一线体育老师,如何把新课标提高教学质量的要求现实一堂堂现实的体育就成为一个值得思考和探索的问题。在这“双主双优”课改热潮中我获得了高效体育课堂的构建方法。
一、创新教学内容而做好“教什么”的设计
高效体育课堂构建最基础的努力还是在课前备课环节,把功夫花在课前仍然是这个环节的主要努力点。在这个设计环节,作为体育老师应把新课标依据作为所用材料选取的重要指导思想,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要结合学生实情来进行适当的选取与修改,尽可能在“教什么”上更优化,更能达成在助力学生获取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的这个奠基性目标,毕竟是初中体育。比如在给初二年级教授各类的长跑内容时我们就不能墨守陈规而要突破一般做法,使教学内容更优化组合。设计时不再选取传统的训练方式---要求学生在跑道上进行强制训练,而是将长跑这项目设计成以一定的游戏情境作平台的创新实施,这样就把讲“长跑”内容改成了在游戏中实现长跑目标的教学,这样既能寓教于乐不会引起学生厌烦,还会倍增兴趣。实践也证明,作为执教者在备课设计环节选择内容优化而一改过去的教学套路,采用多种形式的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内容实现方式就能为高效课堂的构建起到良好的奠基作用。
二、优化教学方法而解决好“怎么教”的实施
传统体育课堂在环节实施上往往都是以开始阶段、热身阶段、新授阶段和结课阶段为主的“四段式”。随着新课标探索,我们将此改成了三个阶段,分别是:开头和准备阶段、新授阶段和结课阶段,而这种简单的改变其实是一种认识的提高,没有必要把开始阶段和热身阶段过于讲究而分开,其目的都是让学生把“心”收回课堂并专注,把身体调节到可以接受新动作技能的状态。而重点是新授部分和练习环节,体育课堂更看重这两个环节的方法创新。作为高效课堂构建者自然也会重心放入于此。我在此环节上采取了一种灵活多变、趣味盎然的实施方式,使每一个环节都得到最优化,让同学们感受到体育运动的参与和学习有着无穷乐趣。下面简要介绍几种做法:
(一)游戏法。课堂上要强化指导同学们实现不同的学习目的而最终提升教的目标达成度。因为我们施教培育对象都是活跃的、爱好丰富的,所以在实施上应运用有趣的富有竞赛性质的方式来安排课堂的学习,从而在满足学生需要的同时达到课堂实施目的。比如,上课伊始,很多同学就会走神,而选用有趣的小游戏来进行热身训练,一改单调的定位徒手操,就可很好的将学生眼光聚焦到一个中心点上,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不断上涨,逐步让他们的肢体逐步适应体育学习需要,作为身体上的学习准备。
(二)竞赛法。竞赛法在高效体育课堂构建中也经常采用。我们知道,体育课堂是不乏竞赛竞争的,它具有生动的表现方式,具有强烈的对抗乐趣,并能适应初中生多种年龄特征需求的东西。在体育课堂上精心组织既能丰富教室的氛围,又能利用游戏、竞赛等方式进一步促进参与者掌握、巩固和熟练所学动作技术技能,有利于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从而达到显著的既育心又提能的教学成效。作为初中阶段的体育教师由于大多教了多班多年级,应针对不同年级不同班级学生的特点实际,进行多种形式的比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作为其中一个目的而做好练习巩固的提效提质。
三、适当穿插舞蹈而实现体美的融合
我们都知道,在体育教学中,适时地加入一些舞蹈,配合着美妙的音乐,不但可以使参与者感到振奋,精神更佳,而且还能增强育人氛围,增加训练的效率,同时也能使学生的情绪得到激发。特别是在练习环节末段进入到结课环节之际采用舒缓疲惫和恢复体力的过程中,让学生一边哼着歌儿一边跳舞,还一边欣赏美妙的音乐。这样的实施对培养学生的节奏感、韵律感和协调能力无疑都是有帮助的,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获得身体上的健康、形式上的美感,并在此过程中让他们感受到体育运动过程的多种美感的熏陶与欣赏,从而实现“体育”与“美育”的有机融合。
总之,作为体育老师要构建高效体育课堂就必须在“双主双优”课改理念指引下尽可能选择优教优学的方法和路径,使学生主体性充分应用到运动技能和运动方法的习得中来,从而与老师一道去探索构建起高效体育课堂来。以上是我们在“双主双优”课改践行中所积攒下来的构建高效课堂的实践体会,方法策略虽没有言多,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老师理念上的转变与形成,才是老师真正应努力的方向和追求。
参考文献:
[1]余灵峰,探讨如何构建初中体育高效课堂[J].素质教育,2017年。
[2]杨学军,初中体育高效课堂的方法[J].未来英才,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