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情境化识字教学法的探究
陈文平
(云南省永胜县光华乡光明小学)
摘 要:在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中,部份教师缺乏对学生心理特征的分析,教学时,远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教学方法陈旧单一。学生识字体验感悟不深,常感到枯燥乏味,学习效率不高。因此,运用符合儿童心理特点的情境化识字教学方法,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识字情境,加深学生的识字体验,可达到趣味识字、有效识字的目地,全提高识字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 情景化识字教学 探究
一、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现状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教学效率。”因此,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学好语文和其他各门功课的基础。
但是,传统的识字教学存在着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缺乏对学生心理特征的分析,课堂教学显得枯燥,学生厌学,注意力分散,效率低下,学习压力大,识字体验感悟不深,教学方式单一等不良现象,甚至产生学生厌学语文的症状,严重制约了学生语文学科素养发展。
二、初探小学语文情境化识字教学方法
为了让学生喜欢识字,主动学习识字,掌握其识字方法,拓宽识字领域,理解识字内涵,培养识字能力,减轻学业负担,提高学习效率,解决“汉字难学,汉字难认”的困扰,改变教师的“教”,促进学生的“学”。我做了以下的实践探索:
(一)生活化情境识字,还原生活
1. 教师有意带入识字情境,让学生从源头识字
根据学习的需要,教师可有意识地创设一些趣味性强,贴近小学语文低段学生生活实际,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字理识字的生活化情境。如:教学二年级上册识字单元《田家四季歌》一课中,老师佩戴红领巾进入课堂,在讲授“戴”时自然引出“戴”字与穿戴有关,随后,将识字学习延伸到生活中,可以用这个“戴”来戴哪些生活中的装饰品呢?此时,学生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中,联系了自己的生活实际情境,便争先恐后地积极发言、主动表达——戴红领巾、戴手表、戴围巾、戴丝巾、戴手链......
基于儿童视角,立足学生品位,以生活化的方式创设“穿戴”情景,学生在教师有意带入的情境中全面的理解“戴”,达到了举一反三的识字效果。教师戴红领巾,让学生感到耳目一新,眼前一亮,激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容易理解,学起来轻松,水到渠成的解决了学生“戴、带”不清的困惑。
探寻造字识字规律,理解识字内涵,培养识字能力;改变教师的“教”,促进学生的“学”。使学生真正感受到识字的快乐和自己获取知识后的成功和喜悦。
2.多媒体技术创设活化课堂,轻松识字
有人说:“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当音乐声起,学生凝神视之,细细地体察,轻轻的吟唱,美滋滋的品味;教师可运用多媒体技术,充分发挥文字、声频、视频、动画等作用来创设识字情境,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使课堂变得灵动而富有生机,让观察、感受、表达三者结合。
当动画游戏情境代入时,学生们目不转睛,跃跃欲试,争先抢答。如:教学一年级上册《天地人》时,课前播放动画《西游记》片段,以孙悟空上天入地的高超本事,引入“天、地”二字的认读,积累“上天入地”一词,或者以“盘古开天地”让学生了解神话故事中天地的形成过程,在配乐诵读熏陶下,使学生的审美情趣得以提升,增加了识字学习的趣味性,改变了枯燥乏味的识字体验。在教师创设的生活化情境中学习“天、地”使学生情趣盎然、学得不亦乐乎。
这样的情境,既冲击了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又使学生在体验感知中,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从而达到识字的效率。
3.学生自创识字情境
我是这样学习“锅盖下面一女子就是‘安’”、“请大家跟我一起做升国旗(站立)的姿势”、“请跟我一起做(捧腹大笑)的动作”等。由于,学生是自我构建的知识,在生活情境中体验感悟生字,学生的记忆就会更深刻,识字的效率就会更高。
4.用实物展示,直观教学
在教学一年级上册《大小多少》一课时,可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实物,冲击学生的视觉,引起学生的兴趣,直观显性的开展教学。如:用“大苹果和小枣子”实物展示理解“大、小”、用“一支笔和五支笔”实物展示理解多和少等
(二)活动化情境识字,体验快乐
1.引入游戏活动,让学生乐于识字
在教学一年级上册《对韵歌》时,可师生接读,图文对照读、拓展提升读。教师也可提前将“他、地”、“日、目”创设在“拾蘑菇”游戏比赛中,同时让两个学生一边拾蘑菇,一边大声读生字,请全班同学作评委。从而,在活动中轻松地辨析形近字。
2.编顺口溜识字
钻研教材,挖掘教材。如:教学一年级上册《小书包》一课时,“我的小书包,宝贝真不少,橡皮、铅笔、尺子、转笔刀”学生可以一边拍手,一边看老师从书包里拿出带有以上文具的生字卡片。
3.师生演绎情境,快乐识字
在教学二年级上册识字单元《拍手歌》,运用同桌拍手读《拍手歌》文本,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解放了学生长此以往地拘束单一式识字模式;以师生拍手接儿歌的形式和学生互动,拉近学生的距离,让课堂灵动而富有乐趣。
(三)把识字教学与写字教学结合起来
识字要落实到写字上面,规范学生的写字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应该把识字教学与写字教学结合起来,扎扎实实的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语文素养。
引导学生观察字的结构,造字特点、字的变化、字的穿插、字的谦让(引出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规范学生写字的姿势。
教师情景带入式课堂、生活性课堂,认读形式也可以丰富多样、如:男女生赛读、大小声读、听乐读、一边看图理解一边读、趣味抢读、小组赛读、擂台赛读、猜谜读等。生活情境化识字教学,让识字形式鲜活、直观、有情趣,能激发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积极实践,潜移默化地习得知识。活动化情境识字教学,让学生在充满趣味的活动情境中,主动参与,主动学习,学得朝气蓬勃,学得热血沸腾。
总之,教师应以学定教、以生为本、攻与实践、勇于探索,长于思考,通过创设喜闻乐见地识字情境,唤起学生识字的兴趣、利用学生已有的识字经验,实现对汉字的全面理解,提升识字效率。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
2.李吉林的情境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