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朗读能力培养的策略探寻
四川省岳池县东街小学校 游园
摘要:培养学生朗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实践中,我们应以激发学生朗读兴趣为首,加强教师指导示范,搭建朗读平台,让学生在多样化的朗读中感受到及时评价带来的愉悦体验。
关键词:小学语文 朗读能力 培养 实践策略
各个年段都要重视朗读。新课标在教学实施建议中反复强调: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教学任务。书声琅琅应当成为一堂好课的首要特征。古人说得好:“读书百遍,其意自见。”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就应该努力地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培养以读策的理解能力,体会阅读的兴趣。现结合我个人的教学实践,就如何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浅谈自己的体会。
一、激起学生朗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持续朗读的动力源泉。因此,教学中,我们要充分激起学生朗读的兴趣,使学生形成从“要我读”转为“我要读”的良好的朗读意识。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实践中可以这样以此为辙进行实施。
(一)加强教育,提高学生对朗读作用的认识。其实,学生在识记理解文章方面,朗读比看文章的效果要好得多。大声、有感情地朗读有助于触动学生思维,充分地挖掘文章的灵魂所在。同时,朗读是提高演讲能力的基础。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能弥补言语的缺陷,锻炼口才,提高自已表情达意的能力。教师可以向学生讲一些名人在口才方面中的故事,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注重讲读结合,提升朗读效果。在教学中,教者要先指导学生理清文章内容。然后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启发学生通过朗读把课文的思想感情正确、形象地表达了出来。
(三)充分利用课文录音,潜移默化地提高朗读的审美能力。通过购买或到网站下载课文录音。利用朗读准确、规范、声情并茂,与之相配的情境音乐渲染出课文的意境,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进一步学习课文融入感情基础,又带给学生美的享受。因此听课文录音,可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提高对朗读的审美能力,感受到声音的无穷魅力。
(四)适当运用激励手段。适当激励是增强学生朗读动力的良好方式,特别是小学生,他们对教师的表扬非常看重,有了这种激励,他们不仅兴趣大增,而且还乐意再接再厉。因此,在教学中,我常采用画表得星和小红花的方法,看谁读得好,读得好的就得相应的星星,这个激励方式效果非常明显。很多同学都希望自己能多得到一些星星或小红花,这样也能满足同学们的心理需求,从而激发了学生朗读的兴趣。
二、充分发挥教师在朗读中的指导作用
在指导朗读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在朗读中的示范作用,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原则,把指导学生朗读贯穿在全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范读时要全身心地投入,把自已融入作品之中,运用声调、音量、速度、停顿等变化,使语调高低起伏、抑扬顿挫、铿锵有力,深深打动学生的心,使学生身临其境,倍受感染。但是,范读是起“示范启发”作用,而不是让学生机械地模仿,应该教会学生总结朗读的经验,把握朗读的技巧。
三、搭建朗读平台,灵活朗读形式
任何一种方式的反复出现,都会让人生腻。朗读也是如此,因此,创新朗读形式,让多样化的朗读作用于课堂,还课堂的朗朗书声是我们的朗读教学的本应走的路。因此,在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过程中,我们不能一味地让学生读,不能不讲求形式的多样性,要通过巧用多种朗读形式,多方面地来促进朗读水平的提高。比如:采用个别读、自由读、开火车读、齐读、比较读、配乐朗读、表演朗读等。同时,要考虑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有选择地采用适当的方式进行练习。低年级的学生喜欢以竞赛、表演的方式进行朗读。高年级的学生喜欢速读、品读等。不同的读有不同的作用,我们要根据学生朗读情况决定采取什么样的朗读形式。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搭建朗读平台,让学生有充分地读、反复地读的机会,这样才能有“其义自见”的效果和“下笔如有神”的理想境界。
四、加强朗读评价,注重激励
采取激励机制,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能够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强烈愿望。因此,教师要抓住学生在朗读中的“闪光”之处,给予肯定,使学生有成功感。一是教师评价。教师应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二是学生自我反思。有反思才会有进步。古人说得好:“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在朗读教学中,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这样读,可以促进学生对文本的感悟、理解。三是生生互评。培养自学能力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听、说、读、写的实践,重视在实践中学习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要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鼓励学生采用适合于自已的方法,主动地进行学习。因此,在朗读教学中,围绕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要求,展开相互评价很有必要。你一言,他一语,甚至是争辩,让学生畅所欲言。在评价中反思纠正,从中感悟,在感悟中朗读。这样,每个学生都在朗读和评价中提高了能力。
总之,朗读不仅能提高学生表情达意的能力,还能促进学生的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发展。但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制定好培养方案,运用科学的方法,不断地增强学生的朗读能力。
参考文献:
[1]范慧娥,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J].读写算,2019年。
[2]赵秋玲,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习惯培养探微[J].教育学,202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