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实施学科融合对语文教师发展的积极影响
四川省武胜县街子小学校 毛艳琼
摘要:学科融合是又称跨界教学,有利于打破学科教学固有模式。实施这种教学,需要教师除了专业知识外还要具备丰富的其他学科知识。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语文教学 教师发展 学科融合 实施 积极影响
与其说教学相长,倒不如说为了教学“逼”教师专业成长。在目前国家大力推动教育体制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创新传统教学方式,转变教师教学思维,对于提升学生学习效果与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小学语文属于基础性课程,是培养学生基础语文知识、语文素养的初级课程。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日后接受不同课程的教学理解能力。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针对小学语文教学应用主题式学科融合模式,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兴趣,能够有效提升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质量,对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新课标在其“基本理念”中提出:“要注重跨学科的学习,语文教师要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融合并开发现行语文教材单元主题。主题式学科融合教学反对将语文教材分割成无限零散部分,人为这样既不容易掌握,同时也不符合学生心理。同时零散的课程学习无法与其他学科知识相联系,造成了语文课程自生的断裂、语文课程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的断裂。因此,在开展主题式学科融合教学模式时,需要不断融合语文教材单元主题,在这一基础上联合其他学科知识,达到实现学科相互联系,相互引导促进的效果。当然,作为一种新的理念,要科学有效实施,还需要教师作一些改变。即实施学科融合对语文教师发展的积极影响。
首先,提升教师综合教学能力
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模块。小学语文教师需要不断提升教师综合教学水平与能力,在开展主题式学科融合教学活动中,深化语文知识教学水平。通过主题式学科融合教学,借助其他学科知识,将语文知识有效的通过相关学科引导呈现给学生。在这一基础上,教师教学能力的高低同样制约着主题式学科融合教学模式的实际教学效果。具有较高教学运用水平的教师,能够相对准确的把握教学课题的选择,能够有效提升这一课程知识教学效果,对于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对课本以外的知识点知之甚少,尤其体现在说明文的理解困难重重,在处理课内练习册中,多篇课外阅读理解完成效果不甚理想,所以我以“电力造福千万家一探秘电力安全到我家”为主题,进行了一次有关电力的跨学科主题活动,班级学生分成三个大组,分别走入家庭、电力施工现场、供电所进行有关电力知识的探索并对其结果进行分类总结,从收上来的心得体会及调查报告来看,学生们不仅对电力知识有了一定程度的熟知,更探索总结出适合自己获取知识要点的方法,对语文教材及阅读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对教师综合教学能力的提升有了更好的借鉴渠道。
其次,提升教师对于教学新模式的理解
目前阶段,主题式学科融合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教师对于这一概念理解程度不同,造成实际教学效果出现偏差,甚至出现教学重点偏移,并没将实际的语文知识教授给学生。而所谓的主题式学科融合教学模式,是指在一个共同的中心基础上,将原本没有直接联系的学科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使其互相渗透、互相补充、互相促进,以提高学生能力、促进学生发展为最终目标的一项举措。教师对于这一教学新模式的理解能力,能够有效提升教师对于课堂教学进度、教学内容的把握,在实现学科融合教学的基础上,有效通过相关学科知识引导,使语文知识以一种新颖、独特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从而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我们在现行语文教材中发现,多个年级对于春天都设立单独单元,为了让学生对春天有整体性的了解与体会,我们对现行语文教材中有关春天的课文进行融合,分年级开展“我眼中的春天”读书主题活动,采用“阅读展示”的方法,让学生们在美妙的音乐、舞蹈等新颖独特的多样形式中,领略课内、课外有关春天课文的描写精髓,感受春天带给所有人的欢乐与美妙。由于模式新颖,极大的兴趣加深了学生们对春天文章的学习深度及广度,促进小学语文主题式学科融合教学基本模式的开发和建立。
再次,提升语文教师全学科综合能力素质
教师在理解新型教学模式的基础上,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知识储备,即小学语文教师仅对小学语文知识储备,对于其他学科知识并无深入了解。主题式学科融合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已知本学科知识的基础上,与其他学科教师相联系,交流学科知识。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会遇到很多与其他学科交叉的知识点,比如“二十四节气”“走马灯的运行原理”等,语文教师在执教时会出现“词不达意”的效果,不仅学生没有理解知识点,反而还造成学生对原本认知的混淆。这就要求我们定期开展相关学科知识讲座、竞赛等,提升教师综合学科知识掌握能力,加强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知识相联系,保障教学过程符合实际、符合各个学科知识内容,提升语文教师全学科综合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知识储备。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主题式学科融合的教学模式,能够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开发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合作研究的策略,为学生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满足其个性发展的需要,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并且新型教学模式通过多种教学活动与其他学科相关联,增强了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对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语文知识基础具有重要意义。而这样效果的实现,需要我们确立了融合的基本理念方可进行,作为一线教师要努力挖掘教材资源,注意各学科内容的融合,创造性地用好教材,就一定能改变语文学科过于强调学科本位、与其它学科之间缺乏融合的现状,实现知识之间的融会贯通,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