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在道德与法治教学实施中的运用
早日古丽·阿不都艾尼
(新疆和田地区洛浦县恰尔巴格镇中学)
摘 要:多媒体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作用是通过精心设计、合理运用才能换来的。作为一线教师,要实现提高教学效率、化解难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目的,我们都可运用多媒体来辅助实施。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 多媒体 运用 教学实施
媒体教学常态化,在“五育合一”中的“三活课堂增智”要求中,显得异常重要。作为课堂激活手段,多媒体扮演了激趣、提高效率、促进学生素养提升等多种教育功能实现的角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多媒体与其整合,已从简单运用渐渐过渡到创新融合了。的确,只要我们精心设计,合理运用,其总能给我们一个“满意的回答”,让我们有一个高效育人的道德与法治课堂。下面,我就结合实际,分述其在教学实施中运用的教学意义。
一、在道德与法治教学实施中合理使用多媒体手段,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实现高效育人效果,其前提是要教学效率高。而良好的教学效率在“以学彰教”的新教改实践中,是以学生学习效果来衡量的。因此,提高效率主要是以学为主。而教师教的效率和效果就是化教为导,通过引发学生学习的效率和效果来体现。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合理运用多媒体手段,不仅可以通过图文并茂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我要学”需求,还可以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学习更多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具体就是运用多媒体的集成性功能,在对教学介质进行传输、存储、提取或呈现大量语音载体、图形、图像、动画和视频,甚至活动的屏幕信息在交互性功能处理下来调动学生的兴趣。良好的兴趣又催发学习热情,使学生忘我地投入到“我要学”之中。其强大的主体作用自然能更快更好地理解知识,形成道德践行技能。这个是多媒体激趣所引发的学生主体作用的大爆发,大大节省了教学时间,提高了学的效率和效果。
二、在道德与法治教学实施中合理使用多媒体手段,可以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思想政治学科知识大多空洞,枯燥。即使是融合创新理念编排的道德与法治,其在丰富知识的同时,也仍然没有改变其知识的抽象性。故而,学生在学习道德知识和法治知识,难免还是有枯燥和空洞感。这样的感受直接体现为知识难学,能力难以形成。为了化解这样的教学难题,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多媒体就是好选择。落实到教学中,我们可结合教科书的内容,辅以生动,真实和直观的多媒体技术,将声音、图像、动画、文本等整合在一起,并利用其直观的生活事例将教学内容转变为超越时空的距离的,学生能理解、能接受的知识,模拟和再现我们知识发生的背景,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并将深刻的原理形象化。通过这样的逻辑处理,教学重点和难点等知识自然也就被学生重点理解和接受了。
值得注意的是,在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实施中,教师应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教学流程和学情特点来选择视觉媒体、听觉媒体或视听媒体,以及计算机网络媒体,不同媒体辅助的方式是不同的,其在化解教学难点、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中的作用也是不同的。但科学选择总是有利于优化教学内容,快速化解难度,突破教学重点的。这是我这几年运用多媒体辅助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最大感受。
三、在道德与法治教学实施中合理使用多媒体手段,可以提高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这以致用是教育的根本目的,也是学生学习的最终追求。很多学生之所以没有感受到道德与法治学习的趣味性,主要原因就在于没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没有体验到其知识的实用性,也没感受到现实生活需要其能力的必要性,故而越学越感到没有意义。造成这种结果,原因是多方面的,教师仅口头讲解、分析是造成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当然也是受没有先进支撑工具所逼。而在多媒体进课堂,成为常态化教学手段的今天,仍然采用一讲到底的方式,那就是我们教师自己的“不想作为”了。实际上,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让课堂与生活相融通的问题,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变书本知识为现实生活现象,让学生从生活现象中感受到道德、法治知识都源于生活,都是生活的重要需要,不是可有可无。这样将情境和案例相整合的教学,即可让学生感受到道德与法治的实用性,又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加课堂容量,增强教学趣味性,可有效提高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在道德与法治教学实施中合理使用多媒体手段,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随着时代发展,以培养创新意识,发展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创新教育已成为一种新的教育追求,特别是在深化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其热度不减,已成为践行新课标的重要体现。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多媒体顺应时代要求进入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行列中,其作用是明显的。利用多媒体手段上课,课前的精心准备,使教学内容更优化、教学流程更新颖,节省了很多黑板上板书时间,使教学过程更紧凑,教学密度更大,融合的时政新闻就越多,学生对现实社会的了解就越深刻、越全面。实践证明,在多媒体辅助下,学生至少可以多学习三倍的知识材料,而老师可以节省大约三分之一的教学时间。而且,通过多媒体拓展教学内容、丰富课堂信息、增大课堂容量的同时,扩展了学生多种感官,扩大了学生感官参与学习范围,丰富了学生的感性体验,有利于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发展记忆力,提高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最大化地帮助学生形成创造性思维并锻炼他们的创造力。
总之,在道德与法治教学实施中合理使用多媒体手段,收获是很多的。作为一线教师,在追求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当下,我们应充分发挥多媒体作用,力争在自人任教的学科教学中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为学生发展作出更大的教学努力。
参考文献:
尹华标,多媒体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有效运用[J].中学课程辅导,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