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法浅谈
艾力·奥布力艾散
(新疆和田地区洛浦县布亚乡中心小学)
摘 要:我们的数学教学必须关注每一个有差异的个体,适应每一个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最大限度地开启每一个学生的智慧潜能。如何因材施教是摆在我们每一位教师面前的难题,如何让优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学困生“吃得了”,这决定了现行的教育必须遵循因材施教原则,实行分层教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的数学教学必须关注每一个有差异的个体,适应每一个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最大限度地开启每一个学生的智慧潜能。如何因材施教是摆在我们每一位教师面前的难题,如何让优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学困生“吃得了”,这决定了现行的教育必须遵循因材施教原则,实行分层教学。下面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对学生分层
经过一学期对学生的了解,根据学习成绩和智力水平将学生大致分成三类:A类学生,基础扎实,接受能力强,学习自觉,成绩优秀;B类学生,基础比较扎实,智力水平一般,成绩中等;C类学生知识基础、智力水平较差,接受能力不强,成绩欠佳。为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我采用隐形分层,老师心里知道哪些学生属于A类,哪些学生属于B类,哪些学生属于C类,而不告诉学生。A、B、C三类不同层次的人数比例约为1:2:1,开始安排座位时,A类学生为一组,B类学生两组,C类学生一组,排列顺序是A C B B ,学困生坐在中间方便辅导,经过一个星期上课发现,C类学生由于基础不扎实,上课听不明白,经常与别人说话、开小差,影响其他学生。后来把A类学生与C类学生各拆一半重新组合成BB AC CA BB ,这样学生可实行一帮一的学习形式,首先做好优生的思想工作,要求优生在课堂上管好自己,不要与同桌说话开小差,再帮助同桌学习。
二、备课分层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以备课应花比较多的时间,我通常在认真钻研教材后,分析清楚哪些属于共同的目标,哪些属于非共同目标,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确定各层次的不同要求,对于A类要求较高,对于C类则只要求掌握教学要求中最基础的内容,如:在“解决问题(简单的相遇问题)”的教学时,C类只要求看懂线段图,能根据线段图正确列式;而A类则要求他们初步学会画简单的线段图等。
另外设计的问题难易要与学生的学习程度相适应。特别强调的是在题组设计时,坚持低起点宽适度,低台阶小坡度促提高的原则,确保大多数的学生都能当堂消化吸收,使各类学生都能在各自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练习的设计可分成几个层次,即基础练习(仿练)、灵活练习训练,综合练习(提高练习)。基础练习可以让那些学习比较吃力的学生去做,让他们仿照教材的示范题去理解本节课最基础的知识,并当堂反馈矫正,主动防范学困生不加思考,而被动地掌握知识;灵活练习可以让那些学习程度较好的学生去做;而综合练习的目的在于让学有余力的学生不断提高逻辑思维和应变能力。这是优化教学方法的一种较为适当的教学策略。
三、承认差异性,实行因材施教
采用各种方法,创设各种机会,让每一个学生在课上的每一分钟都积极有效地参与学习,达到各得其所的目的.而不要过多地拘向于完成规定的教学进度。教师的教要适应学生的学,学生有差异,教也要有差异,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中所设计的问题和练习都要有针对性,分层设计。在课堂教学中,对优生以“放”为主,“放”中有“扶”,重在指导自学;对中等生和学困生以“扶”为主,“扶”中有“放”,重在带领学生学习。如教学3倍数的特征时,让A类学生自主探索规律,B类学生做适当的提示,C类学生则直接告诉他3的倍数的特征是各位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这样做既能激发A类学生的求知欲,又能保持C类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尽量的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在分层实施阶段,我们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学习成绩等因素,结合学生意愿、家长意愿和教师推荐等,将学生分成A、B、C三个层次,其中C层班级人数控制在40人以内。A层高水平学生是指那些学习兴趣浓、学习能力强、学习习惯好、学习成绩很好,能够轻松完成教学要求并能得到更大发展的学生;B层中水平的学生则指那些有学习兴趣、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C层低水平学生则指那些学习缺乏兴趣、缺乏信心,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
四、教学评价层次化
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教学评价的层次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⑴全班同学间的横向评价。这种评价旨在掌握全班学生的整体情况,了解层与层之间的差距及各层总目标的差距。⑵各层内学生间的横向评价,这种评价比较出各层次内学生间的差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受到鼓舞和激励,从而使子目标向总目标趋近。⑶每个学生发展的纵向评价。这种评价能使每个学生了解到自己的发展状态,通过评价,使成绩进步的学生上升到高一层次.成绩退步的学生降到低一层次;从而在班级中形成竞争意识,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成功的可能。
总之课堂中如果实施分层次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习氛围会更加浓厚,学生也能从繁重的学习中解脱出来,从而有更多的时间参与到课外活动中去,更多的体验数学的无穷魅力,最终使每个学生各方面素质都有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