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英语教学艺术
刘玉娥
(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永北镇中学)
摘 要:英语教学是一门慢的艺术。有人说“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这个观点的确不错,但或许说“英语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更贴切,更接近英语教学的规律和本质。英语教学需要“慢工出细活”,这个“慢”不是延宕,也不是“高耗低效”,而是根据语言的教学规律扎实推进教学的每一个步骤。大家都知道“欲速则不达”,可是教学追求快节奏的教师为数不少。英语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语言知识不积累到一定程度是形成不了语言能力的。因此,任何一个突击和冒进行为都会带来相反的结果。放慢教学节奏才能保证教学质量。要放慢教学节奏,首先要做到教学活动要少而充实。如果教学活动堆砌,仓促完成,结果只能是“贪多嚼不烂”。
关键词:初中英语 教学艺术 浅析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我个人认为“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欲’”。中国古代有句话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是传授给人既像是听,有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道理其实很简单,鱼是目的,钓鱼是手段,一条鱼能解一时之饥,却不能解长久之饥,如果想永远有鱼吃,那就要学会钓鱼的方法。但光是掌握了方法,没有持续不断的学习欲望是难以把学习维持下去的。因此,优秀的教师往往注重培养学生具有学习欲望。培养学生具有学习欲望的最好的方莫过于夯实学生的基础,使基础转换为语言的能力,让学生尝到学习成功带来的喜悦。
一、做到精细化管理是英语教学的基础
“六分靠教学,四分靠学习和研究(20%)、学科管理(10%)、与学生沟通(10%)”。有人提出:“三分靠教学,七分靠管理”;还有人说:“三分靠教学,七分靠沟通”。笔者认为这些提法虽然比较有道理,但是似乎不够全面,而且存在一定的矛盾冲突。例如:如果一个教师把百分之三十的时间精力用在教学,把百分之七十的时间和精力用在教学管理上,如何还有更多的时间用在学习研究和与学生沟通?我们是否可以把上述观点改为:“六分靠教学,四分靠学习和研究(20%)、学科管理(10%)、与学生沟通(10%)”。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要把大部分精力放在教学上,但同时也要兼顾学习和研究、学科管理和与学生的沟通,唯有如此,我们的英语教育教学质量才得到保障。“学习和研究”使我们的教学走向深入;“学科管理”是我们的教学更有效,因为英语教学是系统过程,牵涉到方方面面的问题,需要精细化管理;“与学生沟通”目的是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以便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英语学习都有收获。
二、使用“分层教学”是英语教学的手段
尽可能避免“优秀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的现象。一般来说,一个班会存在上、中、下三个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需求是不一样的。大班英语教学是世界性难题,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去设计教学,尽可能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尽管“众口难调”,但教师在教学设计时仍要把“知识分层”“训练分层”等因素考虑进去,做到言传身教,有的放矢。
坚持在学生中开展“学情诊断”是具体了解他们的学习现状和学习需求,实施“分层教学”的好办法。“学情诊断”来源于医生给病人看病。病人到医生那里看病,首先是描述病情,做各种检测,医生最后根据病人述说的病情以及检查的结果开具诊断意见。教师也可以仿效医生给病人看病的程序:首先让学生陈述学习上的问题,然后根据学生的笔记本、作业或试卷的答题质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一个整体了解,最后在就如何改善英语成绩提出建议。运用好“小先生”(英语成绩比较好的学生)来辅助学困生,这是缩小英语成绩两极分化的有效途径。这其中的道理很简单,学生之间尽管存在能力方面的差异,但他们处于同一年龄段和相似的认知水平,他们之间比较容易沟通。
三、达到教学相长是英语教学的目的
“教”与“学”是双向的,老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二者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相得益彰,共同进步的。那种把教学视为给学生带来恩惠,完全是单向的付出,高高在上(patronizing)的教师不会是多么成功的教师;意识到“教学相长”的意义并努力践行的才是好教师。英语教师要尽量避免“战术上的勤快,战略上的懒惰”。“战术上勤快”是指教师陷于具体的每一节课备课和上课,批改学生作业的具体教学事物之中,没有抽出时间和精力去宏观考量每个年级的教学侧重和教学的三年安排。教师应制定计划,公布计划,帮助学生制定计划,检查他们的计划,交流他们的计划。这样的教学是“既见树木,又见森林”。武林中的一句话“简单的招式练到极致就是绝招”也适用于我们的英语教学。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途径各种各样,但一定存在符合本地具体实际,又能较好解决问题,提高效益的方法。比如,我的一个中学英语老师他的英语教学的“实招”是每节课的开始总要抽查一两个学生英语朗读的情况,譬如:如果学生读得结结巴巴,说明没有很好理解课文的内容,这种做法和一些英语教师习惯组织全班学生齐读英语不同。抽查个别学生英语朗读情况对于教师来说能更好地了解学生课文的掌握情况,全班齐读英语,表面整齐热闹壮观,但是不排除这里面鱼龙混杂,有基础薄弱的学生在其中“滥竽充数”。
没有规矩,莫谈个性;没有继承,莫谈创新。英语教学应建立在遵循英语教学原则、规律、规范之上,然后才能逐步过渡到教学的个性。英语教学要向前发展,改良创新不能丢掉优良的教学传统。
参考文献:
[1]王之江,沈昌洪,程亮. 2005. 《探究性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M].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林立,易燕,马青. 2005. 《任务型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M].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