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春花 云南省永胜县幼儿园
摘 要:目前,我国幼儿园教材开发种类杂、数量多,但缺乏适用性,不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和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为了解决幼儿园教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相关部门应不断优化幼儿园教材出版政策与法规,制订幼儿园教材编写标准及评价体系,在幼儿园教材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及民俗文化特色,加强对幼儿园教材市场的规范和管理等,改善幼儿园教材开发的现状。
关键词:幼儿教材;教材开发;教学策略
学前教育改革已成为如今教育界一大热议话题。要想做好学前教育改革,笔者认为应从最基本也是最根本的幼儿园教材做起。幼儿园教材是幼儿园教师与幼儿在教学活动中必须使用的重要工具。孔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幼儿园教材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学前教育的质量和发展。目前我国在学前教育阶段没有统一的教材,这导致幼儿园教材的种类数量虽然多,但质量良莠不齐,普遍存在适用性较低、较少体现中华传统文化和民俗文化、幼儿园教材开发组织不完善等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自主性和开拓性。
一、幼儿园教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1.幼儿园教材种类繁杂,缺乏适用性
随着我国学前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当前市场上的幼儿园教材种类繁多。每所幼儿园选用的教材都在5本以上,大致涉及阅读、数学、英语、社会、科学、健康、体育和艺术等多个领域。较为火热的教材多带有教师用书和幼儿用书,并配备相应的学习操作包。由于我国没有关于幼儿园教材编写的标准及评价体系,也没有规定幼儿园教材应涉及的学习内容,导致当前幼儿园教材市场过度开发,许多幼儿园在选择教材时过于盲目。幼兒园所使用的教材往往是从幼儿专家推荐或教材推销者等方面获得的,在教材选择上没有紧密结合本园的实际情况,所以不能很好地提升本园幼儿的发展水平和能力。
2.幼儿园教材未能体现中华传统文化和民俗文化因素
通过对市场上销售的幼儿园教材及辅助资料进行调查,笔者发现目前幼儿园教材内容中缺少中华传统文化和民俗文化的相关内容。许多教材在内容上没有深入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在运用上过于注重形式,不能将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作为编写教材的主要依据,在缺乏趣味性的同时也难以让幼儿理解。幼儿的具体形象式思维决定了其在获取新知识时大多以体验和操作为主要方式。但目前的教材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融入,在方式和方法上过于单一,致使教师无法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教育教学能力有所欠缺。
3.幼儿园教材开发组织不完善,缺少市场管理机制
目前幼儿园教材数量和种类繁多,但能真正在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和幼儿全面发展上发挥作用的教材并不多,其原因在于幼儿园教材开发组织结构不完善,缺少市场管理机制。一方面,幼儿园教材开发组织结构不完善。目前幼儿园教材开发现状处于混乱和无体系状态,没有设立专门的幼儿园教材编写机构,未制订相应的编写标准和评价体系,这造成幼儿园教材被过度开发,但没有提供给幼儿园具有系统性、科学性的精品教材。另一方面,缺少幼儿园教材市场管理机制。缺少有序的市场管理机制,造成了幼儿园教材的过度开发,并出现了幼儿园教材质量良莠不齐、盗版泛滥、缺乏科学性等问题。因此,为了保证幼儿园教材的品质优良,教材主管部门应对幼儿园教材市场进行干预调查和及时调控。同时在幼儿园对教材进行研发和选购时,相关部门应提供指导意见和帮助,帮助幼儿园选择适合本园幼儿发展水平的教材。
二、幼儿园教材开发的解决策略
1.制订幼儿园教材编写标准及评价体系,完善政策法规
当前幼儿园教材种类繁多,内容繁杂,缺少相应的管理和评价标准。因此,相关部门有必要制订幼儿园教材编写标准及评价体系,对现有的幼儿园教材开发、设计情况加以分析,针对幼儿园教材开发、设计的缺陷和不足提出可行性的建议,促进幼儿园教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从而帮助幼儿全面发展、提升幼儿园教育教学水平,使幼儿园教材的作用最大化。一方面,相关部门应制订幼儿园教材编写标准和评价体系,与现行的政策法规达成一致,并将其纳入政策法规中,使幼儿园教材在内容的编写与来源上有可依据的标准。同时完善评价体系,以帮助幼儿园选择最适合本园幼儿发展水平、体现幼儿园特色的教材。
2.融入中华传统文化因素,丰富幼儿园教材的文化底蕴
中华传统文化和地方民俗的熏陶,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了解中华民族和极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吉林省有着非常浓厚的满族文化和朝鲜族文化,幼儿园教材编写者将这些文化元素融入幼儿园教材中,能帮助幼儿了解我国民族文化丰富和精彩的内容。例如,秸秆画是吉林省独具特色的艺术,在编写教材时,相关工作者应将幼儿的艺术发展要求和动手操作能力相结合,将秸秆画的制作过程展示給幼儿,让幼儿发挥丰富的想象力,用最质朴的可循环再生材料进行艺术创作,从而发现生活中的美好,更加热爱生活、乐于动脑思考和动手操作。
3.完善幼儿园教材市场管理机制,保障教材开发质量
完善幼儿园教材市场管理机制,保障教材开发质量,需要多部门配合。教育部门应制订针对幼儿园教材开发利用的大纲,紧密结合课程目标和教学计划,保证幼儿园教材编写有据可依,把满足教材开发利用大纲要求作为幼儿园教材进入市场的重要标准。此外,相关部门应完善幼儿园教材在使用中的反馈与质量检测机制,可以通过对幼儿园实地考察、对教师的问卷调查和教师在教学中得到的反馈信息进行收集,从而检验教材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实际效果,通过整理、分析和筛选,推广一些精品幼儿园教材。
学前阶段是幼儿成长与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幼儿园教材编写者在编写幼儿园教材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及社会需求,整合文化资源、区域资源,对幼儿园教材进行合理开发和利用,以促进学前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幼儿园教师应对幼儿园教材进行充分的研习,把握幼儿园教材的精髓,提高幼儿园教材的利用率。各级部门应关注幼儿发展的需求,为幼儿园教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肥沃的土壤,共同努力提高幼儿园教材的质量,促进幼儿园教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