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
王安敏
(湖北省建始县红岩寺镇中学)
在新课改形势下,许多教师都努力更新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积极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方式,追求高效课堂。但是,由于部分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和领悟层次不高,随之出现了课堂教学中的“低效”现象。主要表现为,教师在课堂上,把主要精力放在分析语段,介绍创作背景,解释字词,归纳中心思想等方面上,全然不顾学生是否能接受。在这样低效的课堂中,就算教师讲得热火朝天,口干舌燥、筋疲力尽,也唤不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那么,如何构建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呢?我认为,应做到如下几点。
1、用新课程理念指导课堂教学
课堂是传授知识的重要的阵地,教师是课堂的指挥官,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课堂教学是否有成效,关键在教师,因此,教师只有用新课程理念指导课堂教学,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从根本上转变教学方式,将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个性化学习、探究式学习。教师只有用新课程理念指导课堂教学,转变教学观念,改变的单向知识灌输,努力启发学生思考,才能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
2、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优化课堂教学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活动的指南,是评价课堂教学效果的主要依据。为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必须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况,精心设计教案,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做到教有目标,学有目的,使课堂有的放矢地进行。
制定的教学目标符合学生的思考、探索、求知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展开,逐一落实,做到重点突出,难点突破,知识落实到位,这样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例如,我在备课时,我要先问自己:(1)这节课我要教什么?(2)学生要学什么?(3)怎样教学生才更好学?只有做到课前精心准备,教学目标明确,才能抓住教学重点,完善教师的课堂语言,激发学生发言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3、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境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好手段,创设情境就是通过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让教学进入情感领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语文课程绝大部分都是文质优美、情文并茂的名篇佳作,它所反映的感情多种多样,或慷慨激昂,亢奋高歌;或如泣如诉,低声吟唱。教师必须把握课文中的“情”,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情操得到陶冶,智力得到开发,潜能得到发掘,能力得到培养,素质得到提高。例如,我在教《致巴特勒上尉的一封信》这一课时,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主要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体会文中流露的感情。我在课前通过上网掌握了圆明园的有关资料,在上课时,我首先用形象的语言介绍圆明园被毁前的情景:被毁前的园明圆有宏伟的宫殿,有轻巧玲珑的楼阁亭台;园内珍藏着无数的无价之宝,被誉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和“万园之园”。然后展示园明圆未被烧毁时想像图片。让学生感受到园明圆的宏伟秀丽。接着我介绍: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将圆明园烧毁,圆明园的建筑和古树名木遭到彻底毁灭。这样,在学生的叹息声中进入课文学习,从而提高了学生听课的兴趣,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好的情境创设可以使语文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情境教学是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一种手段和方法,它是一种有效的“预设”。因此,教师应该在课堂上要努力营造动人的教学情境,提高教学效率。
4、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
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意识相当缺乏,普遍存在着学习行为被动化的问题,对自己的学习行为缺少自主安排,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就是课堂的傀儡、知识的奴隶,不可能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因此,教师要必须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上来。
教师在教学中要恰到好处地发挥主导作用,努力地启发、点拨、引导学生学习,尽可能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活动余地,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
有时候还可以通过组织一些小竞赛活动来活跃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比如,认读生字时,可以组织开火车读、抢答等形式;识记生字时,可以组织加一加、减一减、猜字谜等形式。
为了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要积极创造“展示一条件,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 表现刀自己。可以设计存在不同见解的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给予以适当鼓励和表扬。也可以对课文中的个别语段,让学生自己上讲台讲课,讲给其他同学听。在他们表现自己的同时,也检验了他们的自学效果,锻炼了他们的表达能力与心理素质。从而实现课堂教学要有效性。
5、合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撼高课堂的实效性
合理地应用一些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图文并茂,声像并举多媒体教学,便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加深印象。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多媒体集声、色、画、乐一于一体,色彩丰富的画面,生动可感的声音,使学生仿佛置身其中,其景、其物、其人仿佛触手可及,引发了学生极大的兴趣,能够易于解决知识的重难点,达到激发学生兴趣,强化学生记忆,挖掘学生潜力,培养学生能力的作用,可以有效的改进传统教学模式,优化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顺利达成教学目标。
例如,在教边塞诗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时,借助电教媒体,播放《白雪歌颂武判官》的视频朗读,可以说声色图文并茂,让学生更加直观、更加形象的感受诗歌中友人离别的愁绪,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教学是一种有目的的、讲求效益的活动。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教师只有踏踏实实立足于平日的教学积累,潜心钻研教材与探索教法,根据学情,遵循规律,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才能有效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
总之,高效课堂要以关注每位学生的发展为根本。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放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一堂课中做到身动、心动、神动,使每一个学生肯学、想学、会学,让每一个学生深切地感受到“老师变了,我们也变了,每堂语文课后,我们都会有新的收获,语文学习已不再是我们的负担,而是一种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