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 玲 湖北省建始县官店镇民族小学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作文是生活的必需,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最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生活处处皆语文”已经成为语文教育者的共识。但是,在农村地区的学校“作文难”的现象仍然比较普遍,作文教学质量仍然有待进一步提高。本人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和他人的经验探讨如何利用生活契机,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这一难题,与大家共享。
一、抢抓生活契机,引导学生说真话,诉真情
生活是多彩的,语文教师更应该具备捕捉教育契机和写作契机的职业习惯,引领学生去捕捉生活的具体情景,激起学生发现美、鉴赏美、表现美、描述美的热情。
1.用心和真情观察自然。大自然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孕育学生灵性的最佳场所。自然界带给我们花红柳绿,送给我们风雪雨露,春天,我们走出校园寻找春的清新、赞美春的温暖;秋天,我们在《美丽的树叶贴画》《秋韵》《落叶情》中,感悟“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冬天,我们和孩子一起站在雪地里,欣赏雪的舞姿,感受雪的快乐。例如,某老师在带领学生上课间操时,和大家一样,感觉风特别大,但是他抓住风大这一天气特点,引领学生进行说话训练。摘录部分师生对话:“同学们,今天的风与以前有什么不一样?”“风特别大。”“你能说说风怎么大吗?“刮得我不敢睁眼睛了。”“刮得塑料袋都跑到树上了。”“刮的我走不动了。”……“能想象今天为什么刮大风吗?”“风伯伯喝醉了酒”,“风爸爸饿了”,“风爷爷生气了”……看看我们的学生想象力多么丰富,哪一个不是是天生的小诗人!
2.留意生活琐事。每天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很多,只要稍微留意,细细体味,都是学生笔下的好文章,教师经常地把这些琐碎的小事作为写作的素材,学生的思维才能扩散出去。例如,有一次,我发现讲桌上放着许多没人要的铅笔,就“讲桌上的铅笔”进行了一次说写训练。我指着这些铅笔对学生说:“这些铅笔怎么跑到这儿来了?他们是不是很喜欢我呀?”话这么一说,学生们都笑了,创作的灵感也随之而来了。其中一名学生写得挺有意思。诗中写到“我的铅笔迷路了/我好着急呀/铅笔,铅笔,你在哪/忽然/我看到了他/正在墙角边哭/我急忙把他/送回了家”。还有许多这样成功的作文。
3.关注媒体信息。在信息发达的今天,学生的生活无时不受到媒体信息的影响,关注媒体信息,感受国内国际事务对自身的影响,是学生亲近社会,融入社会的好机会,也是语文教师进行写作指导的最佳时机。在5.12大地震后的一段日子里,许多教师把“说说地震中最感动自己的事”作为话题作文的素材,引导学生感悟亲情,感悟爱。
二、抢抓活动契机,教会学生用真情表达真话
活动是学生乐于接受的教育形式,可是学生往往在活动中只注重热闹的情景和自身的感受,忽视了活动细节的感悟,语文教师的作用就是唤醒学生沉睡的思维,让学生在活动中去观察、去思索、去探究、去感悟。
1.切割活动,引导观察方法
教师利用作文课或活动课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尝试把活动的过程进行切割,指导学生观察的方法;通过学校的教研活动展示指导的过程,形成了活动作文教学的基本模式:设置悬念──切割活动──分项观察──形成文字。引导学生利用多个感官观察,从不同的侧面观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如:老师在组织学生进行“隔箱猜物”的游戏时,把游戏分成了几个阶段,首先上台的是甲,老师重点引导学生观察甲上台时的动作、神情,并围绕他上台进行说话训练;当甲点到乙时,老师又引导学生体会乙的心理活动,观察他的表情、动作;甲从箱子里摸出物体,进行表演,老师又引导学生说出他的动作,揣摩甲的心理,以及乙的表情、心理等等,让学生明白观察就要调动全身的感官,观察游戏双方、观众以及自己的不同感受。像这样的活动还有许多,彰显了教师的智慧,学生的观察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2.规划活动,引导跟踪观察
作文是独特的情感体验和个性化语言的综合结晶。真实的作文离不开细致的观察,要想观察仔细就要为学生提供合适的条件。为此,许多老师在班里设置“生物观察角”。引导学生通过亲自观察将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写成日记。这样学生写出的日记就很真实很生动。有的班在教室养了几个蚕,让学生细致的观察春蚕一生的变化。通过观察,学生写出了《与蚕相伴的日子》。有的班级让学生自己种蒜苗,观察蒜苗种植、发芽、成长的过程,进行蒜苗种植展览;有的班级把柳枝种在教室里,通过长期观察,写出了《我和春天有个约会》。活动锻炼了孩子仔细观察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在过程中体验到付出与收获的幸福。
3.利用活动,进行体验观察
我校班队活动丰富多彩,对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端正学生的思想道德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语文教师恰当的利用少先队活动的过程进行写作训练,无疑是一项一举多得的好事情。《你的优点我来找》、《课间活动金点子》等是少先队活动的集中体现。每年的春秋两季,学校都要组织大型的系列社会实践活动,这也正式语文教师大显身手的好时机。例如:高年级师生徒步拉练之前,教师创设情境激发孩子对于目的地和沿途风光的向往和对于这次拉练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将拉练之前的喜悦、兴奋和期待写出来。活动结束后,老师们又引导学生写出拉练之后的感受。很多学生写的情文并茂。《想说爱你不容易》、《坚强的意志》表达了跋涉的劳累。《心儿飞了》表达了还没有出发,自己的心已经飞到了向往已久的野外拉练。《一人历险记》写出了一个掉队的孩子独自前行的艰难险阻。
当学生感到有一滴圣洁的露珠滴落在灵魂深处的时候,当学生被没膝的丰草所震撼的时候;当学生被蜻蜓的薄翼感动莫名的时候……凭借符号与语言、自然与生灵、真诚与热情打开的思路就会一个个涌现出来,使学生的作文走向趣味与生动,走向丰富与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