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幼儿有与成人不同的特点,幼儿具有多变性,独特性,可塑性。幼儿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父母的指引。隔代教育在教育不容被忽视,希望家庭中能引起相对的重视,只有正确的教育幼儿,幼儿才能在一个有自己特性但又不缺乏社会性的环境中健康正常。幼儿才能有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关键词:幼儿教育;隔代教育;策略
在社会竞争加剧、工作节奏加快,父母需要集中更多精力于事业时,祖辈家长在儿童成长中的影响和作用应该得到社会的关注。出于“隔辈疼”的原因,他们将对儿女的爱转移到幼小的孙辈身上,给孩子以加倍的爱。由于祖辈们自身的因素和一些外在因素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形成一定的影响。这种隔代关系也对幼儿园的工作施加了压力。于是必须弄清隔代教育中幼儿的情况,才能在幼儿园中有效的进行因材施教。
“隔代带孩子”是当今社会的普遍现象。教育孩子关键不在于谁带,主要在于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父母有责任抚养教育孩子,即使有老人的帮忙,也要多和孩子交流、沟通,以弥补老人教育孩子的不足。父母和祖父母的教育常会发生冲突,因此需要不断沟通。遇到孩子的教育问题,父母不妨避开孩子,找个时间和老人好好谈谈,多与老人交流新的教育理念、方法。
两代人统一思想认识,求同存异。由于出生与成长的环境和时代有着显著的差异,两代人在教育宝宝的问题上自然也会存在相当大的差距。比如,年轻一代可能更注重宝宝智力培养、个性发展,他们往往会更多地向宝宝传递知识,给他更多自由,让他自由探索;而祖辈们则更看重道德教育,可能就会给宝宝更多的约束。在教育宝宝的事情上,两代人要尽量平心静气多一些沟通,只有统一认识,才能避免在宝宝面前暴露分歧,防止他利用这种分歧要挟父母或者祖辈,引发更多的问题。父母们最好尽量多向祖辈请教,多一些温和的沟通,而祖辈们最好利用各种渠道多接受新思想,学习新知识,用科学先进的教育理念来武装自己。面对孩子的偏食,家庭中每一位成员必须建立“统一战线”,形成“合力育儿”。作为冬冬的奶奶不能没有原则的迁就孙子的不合理要求,甚至抵消儿媳对冬冬的教育。如果我是冬冬奶奶,面对孙子的目光,首先应态度鲜明,对孙子表明自己的观点:多吃蔬菜,才能使自己的身体更健壮。积极鼓励孩子多吃蔬菜,当好儿媳的配角。如果“这一招”仍然无效的话,那么与其在孩子面前与冬冬妈妈“对着干”还不如暂时回避,使冬冬失去一个支撑他的“靠山”。
寻找合适的平衡点,理智控制感情。祖辈在养育宝宝时最好用理智控制感情,分清爱和溺爱的界限,爱得适度。父辈也是如此,要权衡自由与规则之间的界限,不能给了自由而缺乏规则。否则,没有规则的环境并不能帮助宝宝获得更好的发展,相反,一个缺乏规则的环境反而会带给宝宝更多的不安全感。此外,祖辈和父辈之间很容易争抢宝宝的爱,出现亲子嫉妒的现象。宝宝本质上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依附于任何人。祖辈育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与亲子育儿相比,毕竟是一个配角,孩子对父母的依恋感和安全感是一种天然的情感关系,谁也无法取而代之。祖辈育儿固然有其时间和空间上的优势,但在育儿观念和育儿方法上难以摆脱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在家庭生活中,常对孩子过度限制和保护,处处百依百顺、迁就、溺爱,心甘情愿成为孩子的“防空洞”,容易使孩子养成“以我为中心”的性格,对幼儿的个性发展难免会有一些负面影响。所以,祖辈在养育孙辈时,关键是如何擅长用其长而避其短,合理定位,做到不错位,不越位,乐于当配角。因此,无论祖辈还是父辈都要冷静地看待宝宝,积极创造机会,让宝宝有更多的机会尽可能多接触家庭里其他的成员,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家庭教育的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
父母应承担必要的责任,不能出了问题找老人。年轻父母有难处,爷爷奶奶们也有苦衷。在养育孩子方面,老人绝非主体。父母首先要认识到自己的重要性,主动承担为人父母的责任,不能过分依赖自己的父母。孩子的成长是不可逆的,一旦错过就不能再来,年轻父母不管多忙都要尽量多抽时间与宝宝在一起,不要以忙为借口,把对宝宝的教育权、抚养权完全交给祖辈。如果父母长期忽视宝宝渴望跟父母在一起的这种心理需求,他的心理健康就会受到影响,比如,宝宝可能变得非常缺乏安全感,对周围环境和人群缺乏信任,并且,为了获得父母更多的关注,他也可能出现更多的问题行为,让父母头痛不已。
长辈要包揽教养大任。先设定孩子成长的大目标,时代的进步与教育水准的提高,让现代父母有了更多汲取教养新概念的机会。
感觉和长辈无法沟通。沟通之妙在于倾听,当与上一辈人就育儿问题有不同看法时,最重要的就是控制情绪,千万不要在孩子面前争执起来。其实,很多沟通的功课在平日就应该做足,而不是等到发生问题时再去想办法解决。不论是教养方式,还是彼此对孩子的期望,我们都要经常与父辈多多沟通,要知道,很多问题不是一时间就能够圆满解决的。当面指责对方在教养上的偏差,这是相当不聪明的做法。因为一旦争吵起来,双方的感情就会出现裂痕,以后再沟通起来就更加困难。所以,一旦感觉即将出现争执,我们应该先想想对方为什么会说这样的话,深入思考这些话背后的意义,然后再适当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不需要借着批评别人来证明自己想法的正确性。请注意,当双方都有不理性的情绪反应时,请务必注意控制情绪,等大家都比较冷静之后再沟通,效果会更好。
隔代教育亟待心理辅导,“爷爷奶奶培训班”的出现是一件好事。这些“爷爷奶奶培训班”可以教祖父母们学会新规则,比如新的教育理念、知识和方法等。老年人通常都已到了退休赋闲的年龄,社会竞争压力降低,生存危机意识减弱,知识结构相对陈旧,教育方法也相对简单,在孩子的道德培养、营养健康、体能训练、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可能都力不从心。但是很多年轻父母因为怕与老人发生冲突就尽可能按照老人的意愿去养育孩子,可这样的结果对孩子并不好。培训班会跟老人们传授“如何培养孩子的能力”、“如何做早教”等话题,尤其着重在语言能力培养方面,让爷爷奶奶们很受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