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庆情 贵州省兴仁市第七小学
【摘要】古诗词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关键性内容,有着优美的韵律感和节奏感,抑扬顿挫的诗句会读起来朗朗上口,与小学生的认知特点相符。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是教师开展语言文字训练的参与依据,也是开展思想教育和美育的有效载体,学生通过对古诗词的学习,既能拓展视野、丰富思想、陶冶情操,也能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
【关键词】小学语文 古诗词 美育
一、发掘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美育功能的重要性
古诗词有着幽深清新的意境、优美凝练的语言、生动传神的形象、优美和谐的音律,蕴含着潜在的育人价值与丰富的审美资源。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具有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要求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来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增强审美情趣和思想道德修养,形成健全的人格与良好的个性,获得和谐发展。为此,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发现和感知古诗词中的美育因素,主动学习古诗词,激发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接受美的熏陶,培养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审美情趣。
二、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美育功能的发掘
(一)美育指导
第一,情感美。对于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来说,其不仅涉及古诗词中意境和诗句的鉴赏,也涵盖对诗人思想情感的鉴赏,这是因为诗人创作的最终目的是要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通常感悟古诗词的中心思想时,往往需要从诗人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出发,对诗人创作期间遭遇的重大事件进行分析,以此感知诗词中蕴含的思想情感,而这些思想情感都是诗人从人生、社会、自然等方面的感悟,也是诗人内心的独白。
第二,意境美。意境美是古诗词中最具欣赏价值的教学素材,是诗人将景与情相互交融的产物,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或联想来感知古诗词的意境美,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第三,语言美。古诗词属于语言艺术,语言凝练、言简意赅、字字珠玑,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感知古诗词的语言之美。以贾岛的《题李凝幽居》为例,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的“敲”字用得极妙,而诗人曾在“敲”和“推”两字的使用上犹豫不决,后来在韩愈的建议下使用“敲”字。教师在课堂上通过这样的讲述,能丰富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知晓佳句难得,更好地感知古诗语言美。
第四,韵律美。在小学语文古诗词的学习过程中,对古诗词的韵律美进行体验极为关键。古诗词虽然不属于声乐的范畴,但其中也隐含有声乐的“韵味”,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对古诗词中的“韵味”进行感受,学生在朗诵中能对诗词的韵律美加以了解,加上朗诵中的音节轻重不同,有利于提供丰富的表现力。
(二)功能发掘
1.审美情趣的培养
现阶段,我国小学教育在情感教育方面有所欠缺,而古诗词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内涵,是实施情感教育的重要素材。学生通过古诗词的学习,能获得审美情趣的培养,铸就大美心灵,例如:学习“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等诗句,品悟诗人的人格魅力;学习“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等诗句,感知浓浓的亲情;学习“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等诗句,体验真挚的友情。当然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环节,教师必须要注重学生情感的培养以及古诗词诗教功能的发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美育,感知“真善美”的品质和浓郁的情感,增强美感体验,获得心灵的滋润。
2高尚情操的陶冶
我国古诗词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从《诗经》、《楚辞》、魏晋文学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这些不仅记载了我国文学漫长的发展历程,也孕育着伟大的民族精神。例如:通过《诗经》能知晓西周时期的历史与民俗;通过《楚辞》能感受西汉时期生命力量的激越华美;通过唐宋等不同朝代诗人所创作的诗词来知晓不同朝代的气象。同时古诗词中蕴含着许多民族精神,尤其是爱国情感,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龚自珍的《己亥杂诗》、文天祥的《过零丁洋》、陆游的《示儿》等,学生通过阅读和学习能获得民族精神的培养,形成高尚的情操,增强历史责任感。
(三)发掘路径
1.注重视听结合
小学语文教师开展古诗词教学活动时,应该对讲解的方式加以注意,重视对诗意的梳理,不能只借助单纯的讲解进行教学,以免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可以利用视听结合的方式展开教学,将古诗词中的意境和内容进行直观呈现,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轻松理解古诗词的内容、意境和情感。
2.发挥联想或想象
由于古诗词是由诗人高度概括和提炼的语言文字,而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在学习中只能通过熟悉的字词进行想象和揣摩,对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情感的理解可能不准确。为此,教师需要设计详细的教学方案,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想象或联想空间,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感知诗词表达的情感。值得注意的是,想象需要有依据,古诗词的特点之一就是“诗中有画”,诗人在诗句中刻画出一幅色彩绚丽或动静相宜的画面,学生通过联想与想象能获得美的享受,更好地理解诗句中蕴含的意境和情感。
综上言之,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取的古诗词都是流传千古的佳作,集情感美、意境美、语言美、艺术美于一体,对学生语言积累的丰富、智慧的启迪、人文素养的提高、审美品位的培养等具有积极意义。小学语文教师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应该从实际出发,深度发掘古诗词中的美育功能,对学生审美情感的体验加以充分调动,从而让学生学会欣赏美、感悟美、创造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有效满足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梁少卿. 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实施美育教育,升华学生的人格[J]. 科教导刊-电子版(中旬), 2019(2).
[2]王宝宝. 发掘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美育功能[J]. 新课程(上), 2019(1).
[3]谭龙文.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与美育教学的探析[J].新课程(小学版), 2018(004):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