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学道德与法治课中的运用
谭金刚
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民族中学
摘要:
心理健康教育是中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开展也是为了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规范自身行为。一些初中、高中校园内出现霸凌现象的产出正是由于学生心理健康出现问题,并且没有及时受到教师的重视。因此,在道德与法制课中突出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十分有必要。本文就心理健康教育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实际运用做出阐明,并就如何更好组织学生学习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健康;道德与法治
随着我国中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教育已经从简单的知识获得导向逐步向学生全面素质培养的方向发展,关于道德和法治行为规范的课程也成为了中学生的必修课。中学生正处于快速发育成长的阶段,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都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如何引导中学生健康成长,获得正确主流的价值观,成为了一线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就从一名教师的角度出发,讨论一下在真正实践过程中如何将学生心理健康与道德,法制知识相结合,帮助学生在中学阶段形成健全的人格[1]。
一、道德与法制课程核心
(一)明确学生情感目标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目标除了帮助学生掌握法制道德知识以外,更重要的就是帮助学生树立责任意识、培养爱国情怀、奉献精神、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培养民族自信心,明确法律的权利义务等等,这些方面都属于课程的情感目标。教师如何通过课程设置,将知识获得,技能成长、情感态度塑造着三维目标逐一实现,成为了备课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
尤其是对于学生情感和态度的转变这一目标,需要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互动和课后的长期反思最能逐步成型。
(二)明确课堂生活化要求
道德与法治课程与其他纯理论课程有所区别,更强调知识的迁移作用,教师应时刻注意,将课堂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能在生活中切实体会到课程精髓。具体来说,教师在课程中只是一个引导者,可以通过生活化的场景设置来引导学生讨论思考。例如在面对“两难困境”的时候应该如何取舍,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采用班级辩论或者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2]。
二、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学道德与法治课中的运用重点
(一)认识自我,找准定位
在青春期学生心理会发生较大的变化,从对外部世界的关注转向更多关心自己的内心世界。情绪也是出现了矛盾的两极性,这些巨大的变化都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不正当评价可能会导致出现自卑或者自负的情绪,因此,在道德与法治课的课堂设计中应该贯穿着学生对自我的不断认知[3]。
就具体的课程来说,在七年级上册中关于“三生知识”的学习中,教师就可以关于“自我”概念展开探讨。组织学生首先在纸上写下3-5个自己的关键词,在通过随机配对的方式请班上同学互相写下彼此的印象。之后请学生分享自己眼中的自己和别人眼中的自己有哪些区别,并且引导学生探究区别形成的原因有哪些,让学生了解到“自我”是有多维度性的,每个人都有优点也有缺点,只有接纳自己才能更好的热爱生命,拥有积极地生活态度。
(二)做情绪的主人,学会适当发泄
中学生虽然思维快速发展,但是情绪控制能力还有待发展。要做情绪的主人,首先是对于自己情绪的认识,其次就是对情绪的控制和合理发泄,最后才是学会利用情绪[4]。
就传统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来说,教学目标仅仅只是让学生了解一下情绪的定义,情绪的分类,这些“死知识”在学生实际生活中并没有多少用处。因此,教师应该结合心理健康课程的相关知识,让学生能真正在现实场景中体验到情绪唤醒,并且能认识到自己在这一情绪下思维、行动的改变,并且学会如何做情绪的主人。
比如,通过告知学生下节课英语老师要来临时测试,成绩直接与期末考有关,来唤醒学生焦虑、紧张、愤怒、无奈的消极情绪,之后为学生播放一段5分钟的视频。播放结束后意外的请学生回答视频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告知学生并没有英语测试这件事,请学生分析这一时间段内自己情绪经历了哪些变化,在负面的情绪下对于视频记忆的影响,由此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情绪是如何影响一个人的。
(三)培养意志力,学会坚持
很多学生都存在着“享乐主义”的思想,这与我们传播的勤奋、刻苦、努力的价值观不符,如果教师只是死板的要求学生要接受这一观念反而会起到副作用。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意志力对于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教师可以通过小组比赛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好胜心,让小组内每位学生都只伸出一只手共同来抬起一只凳子,看看哪个小组能坚持到最后。通过这样看似简单的事情,引导学生发现坚持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但是有目标就会让坚持变成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三、结束语
道德与法治课的落实对于中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了关键性作用,课程中会经常涉及到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不应该只是单纯地讲解书本知识,而是通过思考、讨论、团体活动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内化知识,迁移技巧。教师通过专业方法将心理健康知识与道德法治要求结合,在培养学生道德素质的同时也注重学生心理的健康。结合不同的班级特点,开展有特色、有针对性的课程,在不断的实践中总结经验,取得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