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本辉 贵州省兴仁市潘家庄镇姑屯中学
【摘要】 初中是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要阵地,也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教育的主要阵地。 初中体育课是教育总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体育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和勇敢精神, 可以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和文明行为。体育教学蕴含着许多德育内容。因此,如何在体育教学中紧密结合德育 教育,是值得我们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
【关键词】 体育教学 德育渗透 反思;
初中是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要阵地,也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教育的主要阵地。初中体育课是教育总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体育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和勇敢精神, 可以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和文明行为。体育教学蕴含着许多德育内容。因此,如何在体育教学中紧密结合德育教育,是值得我们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立足教材
体育教材的内容很广泛,而每项教材都有其鲜明独特的教育性,教师要善于挖掘其深刻的内涵,结合不同的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目的有计划的实施教育方针。在体育教学中,严格体育课堂常规教育,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纪律行为,在开展各项体育游戏竞赛的时候,利用对规则的学习、理解培养他们遵纪守法,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根据各种不同的教材特点,培养他们的各种意志品质在户外进行体育活动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往往比在理论课中空洞的说教更有说服力。队列队形练习可培养学生严明的组织性、纪律性,“令行禁止”体现得淋漓尽致;耐久跑可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精神;体操项目可培养学生团结互助,互帮互学的作风;球类项目可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体育竞赛则更有凝聚力,能使学生空前团结,并能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风尚。因此体育教学中对学生的道德思想品质的教育来得更直接,更易让学生接受并牢记,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思想品质。
二、以身作则
体育教学是言传身教的过程。古人云:“其身正不会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从中可以看出教师自身表率作用的重要性,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学生的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潜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严于律已,大公无私,严谨治学,广博知识,做到夏天面南冬面北的教学姿态,穿着整洁,示范正确优美等等,都可以在学生心目中留下美好的形象,同时无形之中影响学生的思想,使之形成高崇的情操,激励学生锻炼身体的积极性,为今后二个文明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另外,严密课堂的组织纪律,有组织而迅速地调动队伍,可以培养学生动作整齐和遵守纪律的习惯。正确处理好体育课中突发事件、及时抓住好的或不良的现象,因势利导,进行表扬或批评,这对发扬先进思想、制止不良行为有重要意义。总之,教师要利用一切有利时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努力培养思想品德高尚,身心健康的未来建设者。
三、用爱育人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这是一句千百年颠破不灭的真理。现在,在教育事业上,随着每位教师本身的师德修养的提高,在教学过程中充满了爱心,所以涌现出了很多的以爱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模式。如:成功教育、愉快教育。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这种教学方法他们的内在含义就是教师利用爱心调动学生的情感动力,让学生在喜欢体育教师的同时也喜欢上体育课程。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就会形成师生之间的心灵沟通和共振。教师教课情满于课,学生学习则亲其师而乐其道,从而实现了教与学之间的互动,这不仅强调了学生的内在动力,而且达到了“乐学”“好学”,以学为乐的境界,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增强了学生的身体素质。
四、规范行为
体育教学中的教学组织与其他学科有不同的特点,体育教学一般都在体育场、馆内进行。活动形式多种多样,活动内容也比较广泛,它需要有一定的规范并按特定的规范来进行教学。因此,在体育课堂上,要求学生课前整队集合,体育委员向教师报告人数,从队列、队形的合理调动、变换、队列练习,组织学生布置、收拾器材,到训练过程中同学之间的相互保护与帮助等都有具体的要求,而这些教学内容都蕴含着生动的德育教育因素,有助于培养学生迅速、整齐、遵守纪律、吃苦耐劳等优良品质和行为规范,有利于培养学生遵守社会生活的各种准则、形成较强的组织性和纪律性。
五、科学评价
心理学家认为“赞美有如孩子的营养剂”,“好学生是夸出来的”。一句由衷的赞美,可使丧失信心的学生重燃希望,表现不错的孩子更加积极上进。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敏锐地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表扬、鼓励。在运动之前用适当的语言鼓励和表扬,使其放下心理包袱,轻松地完成运动,从而调动起学生地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学生实际出发,对进步学生鼓励,培养他们的责任心、荣誉感及自觉学习、刻苦拼搏的精神。批评时,根据学生心理,把批评放在赞扬之后,可取得很好的效果。如有一学生的体育技能较好,但纪律观念差,在集体中不能与同学友好相处。我赞扬他的长处之后,点出要当一名优秀学生,还需得到同学们的信任和支持,学生听后,慢慢自然收敛。《孙子兵法》中有句名言叫“赏罚分明”,其意是说赏与罚之间必定要有道清楚的界线。一味的表扬,事事得赏,这不仅会变成毫无意义,而且变成“无聊”的代名词。过重严厉的批评,往往可能毁灭孩子的兴趣,变得自暴自弃,陷入自卑和孤独。
总之,教育无小事,事事皆育人。在体育教学中贯彻德育教育不仅是学校体育改革的需要,也是体育教育观念更新的需要。在重视体育教育的同时,更要重视体育课的德育教育。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必须同体育教学的特点、内容和形式紧密结合起来,防止只写在计划与教案中,或进行空洞的说教。要把德育教育内容中的抽象概念具体化,使之成为看得见、摸得着、能测量、能评价,具有可操作性的实际内容,建立合理的、客观的、科学的德育教育评价体系,使体育教育在学校思想品德教育方面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