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教”思想在语文提效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四川省武胜县乐善学校 兰英
摘要:“优教”是语文教学提效的必然要求。本文从优化目标开始,探讨了运用微笑营造授课氛围、创设悬念情境使课堂浑然一体、搭建课堂展示平台和把好课堂能力操练关等路径去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的具体实践。
关键词:小学语文 提效教学 “优教”思想 实践应用
“优教”,既需要主观上的理念先行,也需要行为上的创新实践。多年实践告诉我们,要取得良好语文教学效果,以好的质量育人,促进学生获得最有宽度和深度的语文教育,需要“优教”思想指导实践,才能在教学目标、过程实施和巩固操作等环节进行优化,从而以最优化的质量惠及学生发展。传统语文教学,“应试味”浓,“唯考是教”成为了教师的追逐,导致课堂上处处为培养学生解题能力付出。而今天,要实现“优教”效果,就需要一线教师把“优教”作为教学出发点和归宿,才能使语文课堂出优质硕果来。
一、优化教学目标设计
教学目标是“优教”的首抓着力点。我们知道,教学目标是教学实施的最开始,没有正确的目标,就无法谈优化,没有具体的目标就难以找到可行的路径。因此,要提效先优化目标,就成为我们很多一线教师的共识了。那如何优化目标呢?新课标告诉我们在三个维度上去落实,即我们常说的“三维目标”。在知识技能目标上,需要教师通读教材,结合课标“学段目标”建议,找出课本里字词句段篇中的知识训练点,明确要达到的效果,是属于了解、识记,还是理解、掌握或运用等,层次要求要明了。在方法过程目标上,要抓住文本主题理解和情感熏陶达到目标的实现方法,即平常所说的“通过……”等进行路径探寻;在情感态度目标上,把课本中的人文性主题准确表达出来,这是挖掘教材思想价值的最好载体,也是育人培思的最好土壤。如果没有准确界定,就可能出现象这种说法也可,象那种表述也行的“模棱两可”。这是目标设计的大忌,也是我们有效教学所不愿见到的。
二、运用微笑营造授课氛围
良好的课堂氛围是有效教学的必不可少。微笑的面庞常给人心理愉悦和自由。难怪有人说,课堂氛围愉悦不,就看教师一张脸。小学生学语文,很多时候就看教师一张脸。课堂上,如果我们面带微笑授课,就已经营造出了一种愉悦氛围。而且这种方式既简单易行,又行之有效,不需要努力。当然,这种微笑是发自内心的源于对教学的热爱和对学生的关爱,而非矫揉造作,其表情既不虚假也不伪善。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必须面带微笑进课堂,面带微笑授课和提问。小学生在洋溢着微笑的课堂中感受和谐和民主,感到教师的可亲可爱可敬。现在有些教师在授课时,总是板着面孔,显然是怀揣“教师中心论”思想,想在学生中树立威严感。这种做法无形中就成了扼杀学生对你亲切感的利器。可以说,面带微笑营造授课氛围是“优教”中的一个最简单的教学策略,而且能营造主体活动氛围提高学生主体性,增强教学活力。
三、创设悬念情境使课堂浑然一体
用精彩的导语刚把学生想学的胃口吊起来,马上就用“且听下回分解”来创设悬念,处于愤悱状态的学生探究欲有了不学不快的需求,自然会主动投入对话中,与教师对接下来的教学活动进行互动。这就是教学悬念策略的运用,不只是让学生主体地位被确立起来了,更多的是教学流程浑然一体,紧凑如行云。传统语文课堂教师唱独角戏,即使口干舌燥也很难将学生激趣一轮涟漪,还被动地接受知识。这种少了悬念的教学开展,缺少师生对话,教学结构松散,课堂气氛沉闷,导致教与学不互动。相反,创设悬念情境施教,先设悬再解悬,课堂总是围绕中心点而展开,自然就能使学生紧紧绷住,课堂流程如行云流水式的过渡,而且衔接自然,体现了“优教”思想的教学实践。
四、搭建课堂展示平台
课堂,既是学知的主阵地,也是成果展示的主阵地。要培养学生课堂展示能力,首先我们就应弄清什么是课堂展示?怎样引导学生做课堂展示?如何让课堂展示更好地发挥作用,促进学生展示能力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所谓课堂展示就是指在课堂教学中,由学生在组内或班内讲解某一知识,演示某一操作技能,分享某一技巧、技法、经验和体会,通过交流、展示、表演、操作等方式在班级或小组所进行学习的一种展示活动,是学习成果或经验的汇报展示。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做好课堂展示,就需要教师营造氛围,搭建平台,鼓励学生参与,把语文学习实践中所获得的听说读写成果通过自身展示出来,既是一种知识的自我消化,能力提升,也是一次学习分享、交流。语文课堂上的“优教”思想,让学生有更多的能力展示,这本身就是转知为能的语文实践。
五、把好课堂能力操练关
语文素养中的各项能力,都是在反复实践中得到形成和提升的。作为一线教师,既要优教过程又要优练过程,把实课堂练习的能力操练关,让学生尽量少费力多费“心”,引导他们在思考中去解决适宜相当的语文实践。为此,我们在设计课堂练习作业时,应尽量减少文字抄写类作业,少一些枯燥的词义诗意背诵,特别是反复的“一抄再抄”,抄词语、抄多义词、多音字等,要拓展练习形式,增加趣味性,以此来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并当成一种快乐实践。为此,我们应将“优教”思想化为课堂练习的针对性、启发性和实践性。
总之,“优教”思想在语文提效教学实践应用中有着广泛作用。作为一线教师要积极实践,把“优教”理念变成“优教”实践,切实提效增质,促进学生发展。
参考文献:
刘长青,“优教优导”思想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教育研究,2020年。